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儿推拿教学课件:小儿推拿理念.ppt

122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330921530
  • 上传时间:2022-08-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43MB
  • / 1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儿推拿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小儿推拿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小儿推拿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小儿推拿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我们要以感恩恭敬的心态来认识、学习、传承这一宝贵的养生我们要以感恩恭敬的心态来认识、学习、传承这一宝贵的养生我们要以感恩恭敬的心态来认识、学习、传承这一宝贵的养生我们要以感恩恭敬的心态来认识、学习、传承这一宝贵的养生之道!之道!之道!之道!不管是哪个门派不管是哪个门派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一个推拿师一个推拿师要达到他所追求医疗要达到他所追求医疗境界除了要有较高的境界除了要有较高的诊断、选穴、娴熟技诊断、选穴、娴熟技术外术外,在治疗中更要要在治疗中更要要求自己以意率手求自己以意率手,去追去追求内经中倡导的求内经中倡导的“迎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之、随之、以意和之”的境界1、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能时快时慢,用力轻重得当2、柔和:手法用力要灵活、缓和,不可生硬粗暴,中病即止,不可一味攻伐3、平稳:要求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4、深透:通过均匀、柔和、平稳的操作,达到深透祛病的目的1、循经取穴: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证候,在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取腧穴。

      如胃痛取足三里2、局部取穴:是在患病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有关的腧穴,如头痛取太阳、风池等,咳嗽取膻中,肺俞等3、对症取穴:根据小儿所患疾病时,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加减取穴如小儿久泄后,出现睡眠不安的症状,捣小天心腹泻兼有腹痛时加取一窝蜂等4、五行配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肺气虚而咳嗽者,用培土生金法,补脾经来补益肺气治疗其咳嗽临床还常用抑木扶土法,泻肝清肺法5、俞募配穴:根据俞募穴与各脏腑病理有密切关系,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俞募穴上得到反应,表现压痛或敏感等凡某一脏腑有病,即可取所属的俞募穴进行治疗如咳嗽捏脊可重提肺腧,配合揉膻中;胃痛呕吐,按揉背部脾胃兪,配合揉中脘一)调整心态1、把一切杂乱的思绪,都抛在工作室外,把心定下来;2、起心动念:爱孩子,喜欢孩子,从心底愿意让这个孩子快快好起来;3、集中精神:专一心念,做手法,加好信息4、放松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安静、心如止水小儿推拿,首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诊病强调四诊合参,不能偏废,但以望诊为主强调通过望神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以望面色判断病情的新旧轻重望诊:望而知之谓之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神闻诊:闻而知之谓之闻诊:闻而知之谓之圣圣问诊:问而知之谓之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工切诊:切而知之谓之切诊:切而知之谓之巧巧一、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一、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1、望面色 面青:惊风、寒症、痛症、瘀血证 面赤:热症、主痰、主惊悸 面白:虚症、寒症 面黄:伤脾伤食 面黑:痛甚、寒甚2、望眼 3、望鼻鼻大者为佳,为脏器有余。

      鼻小者脏器不足鼻准红燥为脾热,惨黄为脾败,鼻孔干燥为肺热,鼻流清涕为风寒感冒,清涕化浊为由寒化热,鼻衄或鼻内生疮糜烂为肺热上炎,灼络动血之象4、望舌舌象舌象 正常:淡红舌,薄白苔正常:淡红舌,薄白苔审苗窍审苗窍舌象舌象舌质舌质 淡白淡白 淡红淡红 绛红绛红舌苔舌苔 白为寒白为寒 黄为热黄为热 腻为湿腻为湿 剥苔津伤剥苔津伤 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齿痕:脾虚、湿盛齿痕:脾虚、湿盛5、望指纹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二、闻诊:闻而知之谓之圣二、闻诊:闻而知之谓之圣听咳声 咳声清扬且伴流清涕为外感风寒 咳声重浊且伴少许黄痰为外感风热 咳声嘶哑如犬吠样为喉炎或白喉 晨起咳唾痰声漉漉为痰湿阻肺多为脾虚或寒湿在大肠 夜间咳甚痰少为阴虚内热三、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三、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便,妇人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四、切诊:切而知之谓之巧四、切诊: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有力无力定虚实。

      触诊:腹部的软硬,喜按与拒按,按压后疼痛的程度可辩虚实对寒热喜恶及腹壁温度可辨寒热叩击腹部是中空还是有液体,可分辨气胀和积水辩证遵循八纲,治病善调阴阳阳证:表证、实证、热证阴证:里证、寒症、虚证【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功用 疏风解表主治 头痛头晕,感冒,发热,精神萎靡,惊风配伍风寒加推三关,风热加多清天河水山根】位置两目内眦(zi)中间,鼻梁上凹陷处操作用拇指掐法主治惊风、抽搐望印堂望印堂 黄脾胃必伤;白肺经有痰;红心肺有热;青:肝经风热;黑:风寒入骨天柱骨】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肩井】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肾顶】位置 在小指顶端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次数100500次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小横纹】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四横纹】(四缝)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小儿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板门】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五指节】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手阴阳】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小天心】(鱼际交)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老龙】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功用开窍醒神,退热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端正】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内劳宫】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外劳宫】位置 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操作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功用 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能发汗解表掐揉外劳宫主要用于一切寒证主治 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一窝风】(外一窝风)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总筋】(内一窝风)位置 在掌面腕横纹之中点操作 以指按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功用 镇惊,醒神主治 惊风,夜啼,潮热,呕泻等退六腑】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膻中】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腹阴阳】(腹)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肚角】位置 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操作 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功用 此穴为临床止痛要穴,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也相当有效主治 腹痛,腹泻天枢】位置肚脐旁开2寸,左右各一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脊柱】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涌泉】位置 在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凹陷处操作 用拇指面向足趾推称推涌泉;用指端揉,称揉涌泉推揉50次功用 推涌泉能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足心发热及心中烦闷)以及烦躁不安等症1、揉运膀胱 部位在尿闭时,小腹高起处手法操作时令患儿仰卧,两腿伸直,医者站在患儿左侧,左手扶患儿膝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末端按于穴上,慢慢向左右揉运各200300次手法宜轻宜缓,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此法配合箕门穴是治疗小儿尿闭最常用的方法,效果极佳,一般立竿见影2、分推胸八道 部位在胸部两侧第15肋间隙操作自胸骨柄起向左右分推功效配揉膻中,有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3、推箕门 部位在膝关节内侧正中上至腹股沟部操作令儿仰卧,将腿伸直,医者位于患儿身旁,一手扶儿之膝;另一手食中二指并拢,自膝关节内侧向上推至腹股沟500次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尿闭4、拿肚角 部位脐下两寸,旁开两寸大筋操作医者以两手拇指置于肚角穴上,而双手食中两指置于腰背部与肚角相对的位置,然后两手相对用力拿住肚角穴,做一提一紧、一拉一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