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问题与应对_职业指导课心得体会.docx
3页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问题与应对_职业指导课心得体会《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职业指导”是这样解释的: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明确职业指导课是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从实践来看,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情况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何才能上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笔者从教师的角度谈谈以下看法一、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中职学生总体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较差这主要是学生自身弱点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年龄小,求职意识弱中职学生年龄小,大多处于16-18岁年龄段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只有模糊的概念这样导致他们普遍缺乏求职的动力,而把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帮助上。
根据笔者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调查,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由家长和学校来帮助找工作,很多学生甚至从没考虑过求职的问题,对于职业指导课,明显缺乏学习的动力2.知识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中职学生的学历层次比较低,中职学校学制较短,主要实行的是二加一模式,也就是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社会实践,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又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导致中职学生知识面狭窄,对一些职场知识、社会常识很少关心了解,这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3.社会经验少,期望值过高现在很多中职学生到了十七八岁,没有干活、打工的经历学生对于社会比较陌生,只是通过电视、网络和他人了解社会情况最近几年,劳动力工资增长较快,出现了不少高工资的职工很多学生据此认为,现在社会上工资很高在班级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将来的月薪应在3000元以上,而实际上,本地企业的非熟练工,月薪大多在2000元以下这种好高骛远的态度,造成学生的初次就业心理落差极大二、职业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属于德育课程,课程的内容往往从德育角度出发,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比较严重,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学习后,好像懂了不少,但真的走上职场,学到的东西却一点都用不上。
二是中职学校中,职业指导教师大多是非专业课的德育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情况,企业要求等并不了解在职业指导课教学中,教学空洞,应付了事,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三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时量的减少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周只有两节职业指导课而且德育教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混教的情况比较常见,有时一名教师要担任5~6个班级的德育课程教学,不利于教师精心备课,钻研课程三、教师如何上好职业指导课1.掌握企业信息,熟悉职业要求职业指导教师要利用中职学校的优势,平时保持与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劳动中介组织的联系,搜集职业指导相关的信息在教学中,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了解有关的就业知识在备课中要贴近突出实用性,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可以采用请企业老总进课堂,带学生下企业上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通过直观感受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2.了解学生特点,调整就业心态一是课程准备过程中,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进行备课,针对他们的年龄段和学历水平,组织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去除自卑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调整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前景二是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特点,开展一些社会常识教育,如职场礼仪,职业规范等内容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灌输,可以设置一些场景开展教学。
比如:模拟招聘会、如何与老板打招呼、如何与同事相处通过实践开展职业指导往往比书本教学更有效果3.结合当地实际,优化课程教学中职学生的就业区域往往是在当地和周边县市因此熟悉当地企业的情况,对中职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职业指导教师,授课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走进社会了解情况,平时多看本地新闻,了解社会经济动态;了解招聘广告,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比较各个行业前景,了解学生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把这些知识和职业指导教材结合,使职业指导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作为一个德育教师,如果能拓展思路,面向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指导,就一定能上好职业指导课学生也一定会接受甚至喜欢这样的职业指导课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理工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