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花会》教案.doc
5页《赶花会》教案教学目标: 1、欣赏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初步了解中国的戏曲 2、通过欣赏和歌曲学习,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3、合作讨论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学会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明白民歌来自于生活 教学重点: 感受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指导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各种花草的资料,挂图,课件或相关录象教学内容: 唱:对鲜花 听:对花 动:露一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1、播放黄梅戏选段《对花》,学生轻松自由进教室 2、说说今天听到的歌曲有什么让你好奇的吗? 学生提问,老师答 简介黄梅戏这一戏曲形式,流传于安徽,《打猪草》、《女驸马》、《天仙配》是它的代表曲目,严凤英、王少舫、马兰、吴琼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揭题:《对花》 3、再次欣赏:(最好选用课件或录象,同时了解戏曲的服装和表演) 说说歌曲采用了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一问一答),对答的内容是什么? 4、轻声随音乐哼唱 (设计意图:用戏曲导入,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快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为学生学唱新歌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作铺垫。
二、猜谜: 1、老师也听小朋友来猜个谜语好吗? 叶子象葱又象蒜,根儿象蒜不分瓣 寒东腊月花盛开,阵阵清香送人间 (水仙花) 2、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花?能不能也用谜语或者提问的形式来让大家猜一猜? 学生提问,大家猜花名 三、节奏练习: 1、老师把花的某一方面的特性用一句话来说明 菱 角 开 花儿 在 水 里 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说明一下某种花好吗? (四人一组讨论得出一句交流) 老师问:什么开花儿怎么样?指名学生接上来按节奏回答 指导读准 节奏2、唱唱你编的这句歌词 学唱老师的歌词,学唱自己编的歌词 四、歌曲教学: 1、导入谈话: 这么多的花儿一起开放,蜜蜂和蝴蝶也赶来了,它们在花丛中边唱边舞 (老师展示课件或者歌片,同时播放范唱) 问——蜜蜂,答——蝴蝶 画面展示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对唱 2、揭题: 蜜蜂和蝴蝶是怎样演唱这首歌曲的?(一问一答) 这种演唱形式叫对唱她们对的内容是什么? 揭题:对 鲜花 3、再次听范唱 分角色,部分学生扮演蜜蜂,部分学生扮演蝴蝶,轻声哼唱 要求注意歌曲旋律的节奏和拐弯的字(一字多音) 4、互相评价,巩固旋律,解决难点 两组分别互相倾听对方演唱的旋律是否正确,纠正,全班齐学。
在蝴蝶唱的时候提醒 ,数数一共出现了几处这样的节奏型 5、对唱巩固 师生对唱一、二段,然后交换唱三、四段 或第一段师生问答,第二段生齐唱,第三段生问师答,第四段齐唱 五、拓展: 1、边游戏边拍 这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北京民歌,每段歌词道出了一种鲜花的名称,北京小朋友常常边唱边做对拍游戏 你们也来设计一些游戏的动作好吗? 分小小组讨论,交流,师可以稍统一一下游戏的动作: 1-4小节:两人对拍,5—12小节自由律动,13—14小节自拍,15—18小节自由律动,19—20小节对拍 2、创编歌词: 分组讨论,(承接开始部分) 把我们知道的花名也编排到歌曲中来唱一唱吧 用开始创编的歌词边唱边进行游戏 3、欣赏另一首北京童谣《打花巴掌》 六、结束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