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神分析引论.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0106876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178条札记 by 丹飞 Notes on Flued’s A Brief Depth Psychology by Daniel Dan  第一编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精神分析的两个命题:   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2、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第二讲 过失心理学   3、研究正常人的小过失微乎其微的符号也有相当的价值,不容我们忽视假使不带偏见或成见,勇往直前,或可凭借各种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有小事和大事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幸运地走上研究大问题的道路上去   1)舌误,笔误,读误,听误;2)遗忘;3)误放,误取及失落物件   4、大多数舌误和一般的过失都有意义,过失的意义应该引起特殊的注意应该将研究的注意力全部倾注于有关过失意义及意向的纯粹心理学的研究   诗人利用舌误及其过失作为文艺表现的工具   第三讲 过失心理学(续)   5、意义就是它所借以表示的“意向”,或是在心理程序中所占据的地位。

      意义”一般等同于“意向”或“倾向”   6、舌误:   1)舌误全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或意向舌误:把所要说的话说反;与应取的态度矛盾;在所要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一个第二义   2)一个意向歪曲或更改其他意向,造成一种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混合的字形   7、过失不是无因而至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8、重复和混合的过失是过失中最好的代表   9、有些实例的心理情境当时尚不可知,或者还无法测定,当时的解释只是一种假说,但是后来另外的事件发生了,可以用来证实以往的解释   10、主观点行动往往会伪装为一种被动的经验   第四讲 过失心理学(续完)   11、过失是由于两种不同“意向”互相牵制而发生的心理行动(结果)其一为被牵制的意向,另一个为牵制的意向   12、“偶然的”及症候性的动作(似乎没有动机,也没有用处,而且显然是多余的)都有意义,都可和过失作同样的解释,都可以被视为真正的心理动作,而成为其他较重要的心理过程的表现   13、牵制意向是被牵制意向的反面(两种相反的冲动互相冲突),更正,或补充(第二倾向与第一倾向密切相连)   14、(舌误的)牵制意向:1)说话者知道他的牵制的倾向,并且在错误前也感觉到这种倾向;2)说话者承认自己有那个牵制的倾向,但不知道这个倾向在讲错话之前曾有相当的活动(他种过失中比舌误中更常见);3)说话者对于牵制倾向的解释大加驳斥:倾向未在他说错之前有所活动,自己对于这个倾向一无所知。

        15、舌误的机制:牵制的倾向被压制下去说话者决意不将观念发表而为语言,因此他便说错了话;换句话说,那不许发表的倾向乃起而反抗说话者的意志,或者改变他所允许的意向的表示;或者与它混合起来,或者取而代之,而使自己得到发表   对于说话的原来倾向的压制乃是舌误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16、一个倾向必须先受牵制,然后才能牵制其他倾向   两种冲突的意向在过失里各有一部分成功和一部分失败,被胁迫的意向既没有全被阻抑,也很少能够照原来的目的直冲而出   17、研究过失的方法对心理学的目的的揭示:不仅要描写心理现象并加以分类,而且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结果,是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意向的表示,这些意向有的互相结合,有的互相对抗要对心理现象作一种动的解释,据此仅仅由我们推论的现象比我们看到的现象更为重要   第二编 梦   第五讲 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   梦的共同特性:   18、睡眠心理特点:不愿和外界有所交涉(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来自外界的刺激),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对外界厌倦而去睡眠)   睡眠中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于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   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方式。

        梦不仅使刺激重现,而且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使适合于梦景,并以他物为代替   19、梦中大部分经历为视象;虽然也混有感情、思想及他种感觉,但总以视象为主要成分述梦的困难半在于要把这些意象译成语言   20、昼梦(白日梦)与睡眠不发生关系,缺乏经验或幻觉,只是一些想象;昼梦者自己也承认其为幻想,目无所见,而心有所思   第六讲 初步的假说与释梦的技术   两个假说:   21、梦不是一种躯体的现象,乃是一种心理的现象   22、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   23、催眠自然的睡眠中,我们和外界完全停止交涉;催眠时也是如此,只是和施术者互相感通而已   24、梦研究的三条通路: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   25、自由联想:将原来的观念留在心头,任意想开去   26、情结:自由联想不仅依附于我们所给予的刺激观念,而且有赖于潜意识的活动,意即有赖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含有强烈的情感价值的思想和兴趣,即情结   27、由代替物出发,利用一系列联想,总可以得到原来的对象;而且由遗忘的名字推论而来,我们或可假定一个梦的元素的联想不仅因那元素而定,而且决定于不在意识内的原来的念头。

        第七讲 显意和隐意   28、梦的元素本身并不是主要物或是原来的思想,而是梦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代替,正像过失背后的潜伏意向,梦者虽确知某事或某物,可是已经想不起来了梦由许多这一类元素组合而成   我们的方法就是利用关于这些元素的自由联想使他种代替的观念能进入意识之内,再由这些观念,推知那隐伏在背后的原念   29、潜意识:意义与已忘的字及过失背后的意向的涵义相同;意即当时属于潜意识的——非梦者的意识所可及的   反过来说,梦的元素本身及由联想而得的代替观念,都可称为意识的   30、梦也为潜意识到某事某物所代替,而释梦的目的便在于发现潜意识的思想   31、释梦的规律:   1)不必理会梦的表面意义;   2)以随时唤起代替的观念为限,不必理会观念是否合式、是否脱离梦的元素;   3)耐心等待寻求的隐藏的潜意识思想自然而然地出现   32、记得的梦并不是真事,只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显梦当然是一个巧妙化装的代替物   33、人们所要抑制的联想反而毫无例外地是最重要的线索,可以用来发现潜意识的思想   34、代替物的背后,必有一种很重要的念头   35、说出来的梦可称为梦的显意,其背后隐含的意义,由联想而得的,可称为梦的隐意。

        36、显意与隐意:   1)梦的显意也就是隐意的一部分,不过是一片断罢了梦的潜意识思想,有一小部分闯入梦里,称为片断,或暗喻释梦须将此片断或暗喻凑成全义   2)梦的化装作用之一在于用一个片断或一个暗喻来代替他物   3)显意与其说是隐意的化装,不如说是它的代表——一种由字音引起的可塑性的具体意象   37、1)潜意识思想的中心点似乎不在显梦中呈现;   2)梦里的观念作无意义的结合;隐意由显梦中的无意义的成分而表示出来;   3)一个明显的元素并不总是代替一个潜在的元素二者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组的交叉关系,一个明显的元素可代表几个潜伏的思想;一个潜伏的思想也可为几个明显的元素所代替   第八讲 儿童的梦   38、梦就是心灵在睡眠中对于前一日经验的反应   39、儿童期的梦是不无意义的;它们都是完全的,可以了解的心理动作   40、化装不是梦的主要特性   41、侵扰儿童睡眠的心理刺激是不曾满足的愿望,他对此的反应就是梦   42、梦是对于心理刺激的反应,梦的价值就在于使兴奋求得相当的发泄,以消除其刺激而使睡眠继续下去   43、梦的特性:   1)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

      满足愿望是梦的一个主要特性;   2)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隐意经过化装将愿望译为经验   44、被牵制的倾向只是睡眠的倾向,牵制的倾向乃是一种心理刺激,我们称之为(力求满足的)愿望   45、研究儿童的梦得出的结论:   1)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   2)梦由两种互相冲突的倾向而起,一要睡眠,而一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   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   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经验   46、梦的需要和其他重大的机体需要有同等的重要性   第九讲 梦的检查作用   47、梦乃是用幻觉的满足来消除侵扰睡眠的心理刺激的方法   48、梦的检查活动的方式和化装所用的方法:   1)材料的省略(删去或装成喃喃之声);   2)材料的更动(用修饰,暗示和影射来代表真正的意义);   3)材料的改组(重心的移植和改组)   49、有些隐伏的因素完全消灭,有些略有更动,有些仍然呈现于显梦中,甚至变本加厉   50、施行检查的倾向,就是梦者清醒时所承认或赞同的倾向你若对自己的梦的正确的解释加以否认,此时你的动机就是促使检查从而造成化装的动机。

        51、可用内心批判的观点来描写梦的检查作用所反抗的倾向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性质它们往往违反伦理的、审美的或社会的观点,我们平时根本不敢想到,纵然想到也必深感厌恶   52、在梦里化装的被检查的愿望,也就是无限制的自我主义的表现——梦的自我神圣主义   53、打破一切伦理束缚的自我乃是受美育所拒斥,道德规律所制裁的性欲需要所支配的而对快乐的追求,我们称之为“里比多”——就肆无忌惮地选取一般人所禁止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54、化装的程度:   1)被检查的愿望越骇人,则化装的程度也越大;   2)检查的要求越严格,则化装也越繁复   55、梦的化装乃是由于自我所认可的倾向对于夜间睡眠出现的恶念施行检查的结果   56、精神生活中有些历程和倾向是我们所不明白的;所不曾明白的;或长久不明白的,或竟永远不明白的   潜意识不仅是“当时隐潜的”,简直可以说是永远隐潜的了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57、梦的元素与隐意的关系:   1)以部分代替全体;   2)暗喻;   3)意象;   4)象征   (亦出现于下一讲)   58、梦的元素本身就是梦的隐意的象征   59、象征法乃是联想法的补充,而它所取得的结果只是和联想法合用才有成效。

        60、象征的关系乃是一种特殊的比拟   61、梦中大多数的象征都是性的象征   62、梦者虽能作一种象征的表示,然而他对于这种象征一无所知,在清醒的时候,竟至不能认识   63、象征的范围非常广泛,梦的象征只占一小部分   64、真正的象征和性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   65、象征作用乃是梦的化装的第二个独立因素,和检查作用并存   第十一讲 梦的工作   66、释梦的两种方法互为补充:   1)引起梦者的联想,直到能由隐含的代替品求得其原有的隐念为止;   2)运用自己的知识补充梦内象征所代表的意义   67、隐梦变做显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反过来说,由显梦回溯到隐念的历程就是释梦工作;释梦的目的就是推翻梦的工作   梦的工作如何处理梦的隐念:   68、压缩作用:显梦的内容比隐念简单压缩的方法:   1)某种隐念的成分完全消灭;   2)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