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上册生物提纲.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0418570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4.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s七年级生物学第一单元认识生物第一章 奇妙的生物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一、 我们身边的生物1、 生物类群有:植物、动物、 、 、 等2、 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 种二、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1新陈代谢(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如: ;不断排出体内的废物如: ) 是生物进行其它生命活动的基础2生长(生物由 到_,是说体积上量的增加);发育(个体成熟,是生物体各器官在功能方面的成熟程度)繁殖(增加了生物个体的数量)3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 )4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 的反应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1 2 3 4 5 6 二、 分析巴斯德实验:[巴斯德一一微生物学之父,提出“巴氏消毒法” (常用于牛奶保鲜)]1. 实验的目的(或要探究的问题)是: 2. 做出的假设是: 3. 单一变量是: 4. 实验步骤是课本上的 步(用数字表示)5. 实验现象(或实验的结果)是: 6. 结论是: 7. 本实验有 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和 第二章 严整的生物结构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 显微镜的构造:(1) 最主要的结构是: 和 物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目镜相反)(2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和 。

      需强光时选用 (首先选用)和 3 )使镜筒升降的结构: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快速升降的是 ,调节物像清晰度使用 2、 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的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对光时,用 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 、 、 、 在一条直线上,并转动遮光器,使 对准通光孔,由目镜可以看到 视野安放装片时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以免损坏 或 )2) 成像: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即平面旋转 180°) (3)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第二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放九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放九观察-厂细胞壁 起 和 的作用二、 植物细胞」细胞膜 ——起 和 的作用Y 细胞核——含有 匚细胞质——它的流动能 「液泡——内含 J叶绿体 作用的场所一线粒体 作用的场所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质里没有 和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 细胞分裂(1 )概念:一个细胞分成 细胞的过程2) 过程: 一分为二t形成新的 、 (植物)7 被平分成两份。

      3) 结果:细胞 增多2 •细胞分化(1 )概念: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 的作用下,其 、 、 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2)结果:形成了不冋的(如:叶的表皮)(如:叶的叶肉)(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植物: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3•联系(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 、细胞的 和细胞的 (2) 细胞 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细胞分化发生在细胞 过程中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多细胞生物体由小到大发育成熟的机理是 和 细胞分裂使细胞 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 增大,细胞 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2、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 __动物体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二、栖息地1、 定义: 2、 分析各栖息地的特点和主要的生物种类3、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及 ,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2、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认同科学探究的严谨和求实态度。

      3、 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形成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能够不断关注生态环境知识要点: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1、 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 、 和 等2、 探究活动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1) 讨论:① 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如何设计?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② 两组实验中应分别放置多少只黄粉虫幼虫?③ 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④ 放入黄粉虫幼虫后,为什么要静置 4~5分钟?为什么要一分钟统计一次,并且统计十次?(2) .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探究可以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 一、_ 、 、 和 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 种内关系广 种间关系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2•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 范围〉 范围〉 范围、生物对环境的作用生物不仅能 一定的环境,而且能 环境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的比较:植物类群生活环境结构特点主要作用生殖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 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1、 蒸腾作用是 2、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二、 实验观察叶片结构厂徒手切片法上表皮(气孔_)观察叶片 彳表皮保护下表皮(气孔 )结构的实验叶片的结构 Y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支持和输导概念: 以 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失水的“ 门户”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窗口影响因素: 强度、 温度、 湿度、空气流动状况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 意义促进 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降低植物体的 ,使植物体有效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 1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相关链接:淀粉遇到碘变蓝色 方法步骤:⑴ —⑵ ⑶ ⑷漂洗⑸染色(6)漂洗⑺观察 实验结果:(现象) (结论) 讨论:⑴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⑵ 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⑶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⑷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2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相关链接:氧气的特性助燃 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集气法清水金鱼嚥讨论:1.把装置放在阳光下,试管内会出现什么现象?2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1 •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金鱼藻金鱼靈甲、乙两组是 实验,其变量是 现象: 结论: 2 . 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深入探究】设计实验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三、 光合作用的条件: (分析课本68页第2题)四、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绿色植物 表达式:五、 光合作用的应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有关实验:1、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实验材料状况实验现象结论1号瓶装有明发的种子( )温度计示数—2号瓶装有煮熟的种子( )温度计示数 「2、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实验材料处理现象分析(CO?含量)结论1号瓶装明发的黄 豆种子将杯内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2号瓶装煮熟的黄 豆种子同上3、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实验材料处理现象分析(氧气含量)结论1号瓶装萌发的黄豆种子放入燃烧的蜡烛2号瓶装煮熟的黄豆种子放入燃烧的蜡烛二、 概念:植物体细胞内有机物在 的参与下被分解成 和 ,同时释放出 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三、 反应式: + ——__ + + (储存着能量)四、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作用:①以 ■勺形式散失掉②应用于 女口: 五、 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对作物的田间松土, 有利于根的 ;涝灾防碍了根的 ,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粮食、水果、蔬菜的贮存要减弱 。

      六、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冃匕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 能量转化器:绿色植物能够吸收 ,并通过 '乍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 ,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 最 的组成成分二、 自动的空气净化器1、 约瑟夫•普罗斯特勒的有趣实验中:问题一:图1、2的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 问题二:图3、4中蜡烛能燃烧、小鼠能存活较长时间的原因是 o蜡烛燃烧、小白鼠呼吸产生 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 o2、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能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 产生的 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中 和 ■勺浓度处于相对的 状态,简称 o3、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 体,有的绿色植物如悬铃木、圆柏等,能够分泌 ,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三、 天然的蓄水池:绿色植物在维护生物圈中水循环的 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 ,增加 从而促进生物圈的 o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到目前为止已被人类识别的动物有 万种,常见的主要类群有 、 、 、 、 等。

      这些动物根据脊 柱的有无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一、环节动物(一)代表动物一一蚯蚓 实验1观察蚯蚓实验目的: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思考如何区别它的前后端?2、 观察蚯蚓的运动3、 了解蚯蚓的呼吸材料用具:蚯蚓,培养皿,糙纸,棉球,放大镜方法步骤(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1、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1 )观察蚯蚓的体形,蚯蚓的体节有何特点? 对照图2.2—1,认识蚯蚓的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怎样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 2) 用手指轻轻地抚摸蚯蚓身体的腹面并用放大镜观察, 你所看到的腹面许多小突起叫做刚毛 刚毛与 有关3)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体壁与 有关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想一想: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要爬到地面上来?2、 观察蚯蚓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一想蚯蚓的运动是如何完成的?(二) 其他环节动物(三) 环节动物主要特征(四)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节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