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认识自己开始.docx
3页从认识自己开始鹤梦居士在《桃花扇序》中说:“气节伸而东汉亡,理学炽而南宋灭胜国晚年,虽妇人女子,亦知向往东林,究于天下事何补也将天下大乱归罪于学术昌盛,士风蓬发,尽管令人咋舌,但历史却精确地反复验证了这种“巧合”三国初期的那些大人物不少出身社会底层,但文化水平颇高,大抵可以证明东汉末年民间学术之昌盛文化学术的普及与天下大乱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委实让人费解无独有偶,王生在《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中提到,清初士人存在着普遍的悔罪心态和一系列消极行为张岱说他的《陶庵梦忆》是在“国破家亡,无所归止”后,回思平生,“种种罪案,从种种因果中报见之”,故将过去五十年的种种,“持向佛前,一一忏悔”明亡后,很多士人以种种新行为来否定晚明时期的士人风习,如不赴夜宴、不入城市、不赴讲会、不收门徒、不结社、焚毁衣冠甚至著作晚明时期,文人数量众多,大儒开讲,贩夫走卒亦来听讲,多时听众达万人,同时晚明文化有脱离理法的倾向,心学家又好结社,并招收大量门徒读书人甚为骄横,动辄要挟官府,甚至干预诉讼当我们津津乐道,并打心里倾慕明末清初那些思想文化巨人的时候,又何尝想到他们在天崩地陷之后,认认真真地在寂寞中忏悔罪行他们将国破家亡的很大一部分责任揽到自己的头上。
难道是这些时代精英导致了明朝灭亡吗?他们又认为自己犯了什么罪?在这里只能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士人力量的兴起加剧了明代社会的分裂社会分裂所产生的内耗是明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朝堂上君臣失信、文武相轻、朋党相争,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清流本身就是党争的一方在一个制度有严重缺陷的时代,社会各阶层普遍缺乏信任,当不同的组织之间出于思想分歧、道德分歧、利益分歧斗争不断的时候,明代社会早已崩塌,满清入关只是骆驼背上的一根稻草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Krishnamurti)在《重新认识你自己》一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对每一场战争都有责任,因为我们生活中的侵略性、我们的自私自利、我们的宗教信仰、偏见和理想都促成了分裂而且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助长社会的斗争、分歧、丑恶、残暴和贪婪,因此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混乱和不幸都有一份责任他又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反对暴君式的专制政体,内心却接受了别人的权威或专断,允许他们来扭曲我们的心智和生活,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人往往害怕迷失而跟随某个观点,跟随某个“导师”,这是毁灭性和邪恶的开始观念的不同将分出彼此,分出阵营,进而为各自的“道义”和“真理”同化或毁灭对方。
所以这个世界上那些惨案制造者对他们自己的组织和信念来说,何尝不是“圣徒”思想的暴力最终会导致实际的暴力思想分歧并不可怕,在一个合理的制度下,不同的思想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人都需要与组织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组织本身不要付出全部的信任,对合作者要增加信任,但不能跟随某个“导师”否则在直面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愚蠢、丑陋、焦虑不安、微不足道的“二手货”人或许可以从认识自己、观察自己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