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必备总结所有高三名校大题天天练六.高中物理.doc
6页物理:总结202X年所有高三名校大题天天练(六)1、(10分)如图,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3q和-q的小球A和B,它们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求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k+s-5#u 2、(10分) 如图所示,导体杆ab的质量为m,电阻为R,放置在水平夹角为θ的倾斜金属导轨上导轨间距为d,电阻不计,系统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电池内阻不计,问:(1)若导轨光滑,电源电动势E多大能使导体杆静止在导轨上?(2)若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不通电时导体杆不能静止在导轨上,要使导体杆静止在导轨上,电池的电动势应满足什么条件?k+s-5#u 3、(10分)两质量分别为M1、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彼此独立,位于光滑平面的同一水平直线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若物块从A上静止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k+s-5#u ABabELvBvA+q+4.如图所示,绝缘长方体B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E。
长方体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B与极板的总质量mB=1.0 kg带正电的小滑块A质量mA=0.60 kg,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 N假设A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t=0时刻,小滑块A从B表面上的a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A=1.6 m/s向左运动,同时,B(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B=0.40 m/s向右运动问(g取10 m/s2)⑴A和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⑵若A最远能到达b点,a、b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至A运动到b点时,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多少?k+s-5#u AB30ºCPQ5.(14分)如图所示,P是倾角为30º的光滑固定斜面劲度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接细绳的一端系在物体A上,细绳跨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另一端有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斜面平行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B后,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接触地面⑴求物块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⑵设物块A沿斜面上升通过Q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该最大速度vm;⑶若仅把物块B的质量改为2m,挂上B物块后,求A沿斜面上升到Q点位置时的速度v。
k+s-5#u 6.(14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的同一条直线上,有质量分别为mA=3m和mB=2m的小平板车A、B质量为mC=m的物块C(可看作质点)放置在B车右端,物块C与B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开始时B车和物块C均静止,A车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与B车发生弹性正碰物块C最终v0ABC恰好在B车中央停止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⑴A、B两车碰撞后瞬间,两车速度vA、vB的大小和方向;k+s-5#u ⑵B车的长度l;⑶物块C和B车刚好停止相对滑动的时刻,A车的右端和B车的左端间的距离d7、(18分)今年11月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 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ⅰ.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ⅱ.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2)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碰前瞬间机械能之比;(3)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k+s-5#u 8.(19分) 长为2L的板面光滑且不导电的平板车C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车的右端有一块挡板,车的质量为mC=4m,绝缘物体B的质量为mB=2m,B位于车板面的中间,带电的金属块A的质量mA=m,所带电荷量为+q.A、B开始处于图示位置而静止,今在整个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金属块A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时的速度为v0,碰后A以v0/4的速度反弹回来,B向右运动(设A、B均可看作质点,且所有碰撞中无电荷量的转移,若B与C相碰,则碰后C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的一半). (1) 求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 (2) 若A第二次与B相碰,试通过计算判断是在B与C相碰之前还是相碰之后;(3) A从第一次与B相碰到第二次与B相碰的过程中,电场力对A做了多少功.高☆考♂资♀源€网 ☆k+s-5#u 参考答案1、解: (1)对A、B整体:3qE-qE=2m ① k+s-5#u 得:a=qE/m ②(2)设所求的距离为L,则对B有: ③k+s-5#u ②、③联立得;2、解:(1)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而 由以上三式解得 E=(2)由两种可能:一种是E偏大,I偏大,F偏大,导体杆有上滑趋势,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由平衡条件 根据安培力公式有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另一种可能是E偏小,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同理可得综上所述电池电动势应满足 E1≤E≤E2 3、解:设物块到达劈A的低端时,物块和A的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V,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 ① ②设物块在劈B上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块和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 ③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⑤4.⑴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方向水平向右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方向水平向左⑵设B从开始匀减速到零的时间为t1,则有此时间内B运动的位移t1时刻A的速度,故此过程A一直匀减速运动。
此t1时间内A运动的位移sA1=0.28m, A相对B运动的位移s1=sA1+ sB1=0.32m此t1时间内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W1=-f sB1=-0.032J;t1后,由于开始向左作匀加速运动,A继续向左作匀减速运动,当它们速度相等时A、B相距最远,设此过程运动时间为t1,它们速度为v,对A,,对B,加速度m/s2,速度,代入数据解得v=0.2m/s,t2=0.5s,此t2时间内A运动的位移sA2=0.35m,此t2时间内B运动的位移sB2=0.05m此时间内A相对B运动的位移s2=sA2- sB2=0.30m,t2内摩擦力对B做功W2=-f sB2=-0.04J,所以A最远能到达b 点a、b的距离L=s1+ s2=0.62m,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W=W1+W2=-0.072J5.⑴g/2(提示:设绳的拉力大小为T,分别以A、B为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T=ma,mg-T=ma4分)⑵(提示:A加速上升阶段,弹簧恢复原长前对A用牛顿第二定律T+kx-mg/2=ma,对B用牛顿第二定律mg-T=ma,消去T得mg/2+kx=2ma,上升过程x减小,a减小,v增大;弹簧变为伸长后同理得mg/2-kx=2ma,上升过程x增大,a减小,v继续增大,当kx=mg/2时a=0,速度达到最大。
可见Q点时速度最大,对应的弹力大小恰好是mg/2,弹性势能和初始状态相同A上升到Q点过程,A、B的位移大小都是,该过程对A、B和弹簧系统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vm)(6分)⑶(提示:A上升到Q点过程,仍对该过程用机械能守恒,4分)高☆考♂资♀源€网 ☆6.⑴向右,向右(提示:碰撞过程仅以A、B两车为对象,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4分);⑵(提示:B车与C相对滑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2mvB=3mv,B、C系统动能损失等于摩擦生热,而摩擦生热Q=μmgl/25分)⑶(提示:B、C相对滑行时间是,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B的位移,因此)(5分)高☆考♂资♀源€网 ☆7、解:(1)设A物块碰撞B物块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4分)高☆考♂资♀源€网 ☆(2)设A、B两物块碰撞前后两物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分别为E1和E2,机械能的损失为,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 (6分)(3)设物块A的初速度为v0,轮胎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µ,A物块与B物块碰撞前,根据动能定理: (2分)碰后两物块共同滑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分)由、 及(1)、(2)得: (2分)高☆考♂资♀源€网 ☆设在冰面上A物块距离B物块为L′时,A与B不相撞,则:,(2分)8.解:(1)对, , . (6分)(2) 、以向右匀速运动,而以初速度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设再次相遇有,则, (2分)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2分)所以与第二次相碰应发生在与碰后 (1分)(3) 匀速运动与相碰时间 (1分)高☆考♂资♀源€网 ☆碰中:. (2分)碰后静止不动,而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直至与相碰,不难看出,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L,电场力做功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