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梅花》教案.doc
4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梅花》教案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试图体现以下几种教学理念: 一、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三、整体观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听、说、读、写、思、悟、议、画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梅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状物的古诗,为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诗人以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格的喜爱和赞美 一、赏画激趣,唤起情趣 教学一开始就由老师画出梅花的简笔画,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梅花图片课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展示各种梅花图,全班学生都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读中自悟,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讲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本课教学中,读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在初读中,不同形式的读多达五次,使全体学生真正读通课文,为下一步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后,让学生再次好好读课文,并让他们自己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没有了束缚,朗读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个性化朗读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个学生读的表情、音调、情感都各有千秋如最后一行为有暗香来,我让他们在读这行时先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宛如在闻梅花的幽幽芳香,然后再来读诗句结合着想象,体验着诗意,再配上悠扬动听的音乐,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体会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三、诵中升华,拓展体验 在指导背诵环节,我和学生一起合作背诵,示范背诵,带动全班同学背诵的积极性老师的参与更接近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不仅是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习的参与者的教育新理念 四、画中延伸,体验成功 低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想把它画下来在实践环节,我让学生动手画画梅花,学生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那种自豪感和成功感的独特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五、课外知识的延伸 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搜集有关描写花的诗歌,准备开诗歌朗诵会,做到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特点: 1、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读中悟情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培养,让学生多自读自悟,多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方法,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生活积累来读懂课文,体验读书的快乐 2、注重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如这篇课文,写了寒梅傲雪的美景,我采用了乐曲与幻灯,师解说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了梅花傲雪的场景中,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使学生切身体验梅花的美,引发了学生想学的欲望 3、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主动,读书读得深入师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