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8313420
  • 上传时间:2023-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八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观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观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观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1)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叙述的美好理想〔2)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观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拟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假设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下列的几点: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能力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德育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叙述的社会理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4、讲课前准备学生:①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②查找作者资料教师〔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激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根本流程如下: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学生学:感受“美〞—— 观赏“美 —— 发明“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

      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根底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分明、流利通过讨论比拟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叙述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观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这局部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沛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叙述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考。

      选取 “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味语言的优美、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好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一定的梯度给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波折,语言恬淡优美  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这局部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沛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待激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教法分析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叙述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

      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根底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开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可以充沛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课堂4.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五、评价分析  1、归纳与总结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办法等等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肯定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作出下一环节的设计。

        2、作业布置根据上一归纳与总结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个别文言字词读法、解释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文中一些句式还存在疑惑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步骤:〔1)堂上作业:全班一起来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此步骤是让学生对本文来一个系统的复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稳固〔2)课后作业: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小短文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使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得到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