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7903220
  • 上传时间:2018-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浅谈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论文关键词:收养关系收养法成立条件 论文摘要:收养关系的成立是指收养当事人依照收养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收养关系在世界各国现行的收养法中,考虑到收养是变更身份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行为,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关系到社会公益,因而都要求必须符合嫠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收养关系始能合法成立我国《收养法》第二章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应当具备一定条件和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否则,收养关系不能成立,收养行为无效 一、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所谓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是指通常情况下建立一般的收养关系时,当事人和收养行为所应具备的条件根据我国《收养法》第二章的规定,在没有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建立收养关系必须符合以下四项法定条件 1、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 4 条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被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1)年龄未满 14 周岁; (2)生父母双亡的孤儿;或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弃儿;或者是生父母虽在,但因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其中,孤儿是指父母已经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儿童;弃婴、弃儿是指被父母遗弃,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婴儿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是指生父母因伤、病、残或经济困难以及客观条件不许可等原因,无力抚养的孩子。

      2、收养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 6 条和其他相关条款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收养人应同时2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即收养人不论是有配偶者,还是无配偶者,必须无自己名义下的子女(包括亲生的子女、养子女、有事实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这里所说无子女,并非指不能生育者如果有生育能力而不愿生育,要求收养子女的,只要具备相应条件,也可以收养子女;当然,如果子女均已死亡的,也可以收养 (2)有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收养人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具备抚养被收养人的必要经济条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从物质生活和教育诸方面为被收养人提供必要的条件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由于《收养法》此条为刚刚修改的内容,哪些疾病不准收养子女,还有待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作出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通常对有严重传染病或精神病的人禁止其收养子女 (4)年满 30 周岁这是取得收养人资格的最低法定年龄,不满 30 周岁的公民一般不得收养子女若收养人为夫妻的,须夫妻双方均年满 30 周岁(收养法修改前为 35 周岁) (5)有配偶者作为收养人,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收养;收养人(包括共同收养的夫妻)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这是根据现行《收养法》第 8 条第 1 款和第 10 条第 2 款的规定所作的一般要求 3、送养人的条件 14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生父母、其他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均可作为送养人,但他们须分别符合相应的条件,遵守法律对各自的特殊要求 (1)生父母作为送养人的条件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 10 条和其他相关条款的规定,通常情况下生父母作为送养人应遵守以下条件: 3其一,生父母有特殊困难,均无力抚养子女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双方的法定义务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只要一方有抚养能力,就不允许通过送养转移抚养子女的义务即使是无抚养能力的父母一方,也无权免去有抚养能力一方的抚养义务,将子女送他人收养 其二,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通常情况下不允许生父母单方送养子女对于非婚生子女,也应由其生父母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下落不明或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但是,应当经过适当的查找或通知形式 其三,在配偶一方死亡后,如果另一方要求送养未成年子女,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送养须先征求死亡一方父母的意见若他们愿意并有能力抚养该孙子女或外孙子女时,另一方就不得将其送养 (2)父母以外的监护人作为送养人的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 16 条的规定,在未成年人的生父母双亡或均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况下,该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姊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上述公民或组织在担任监护人期间,可以依法送养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但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均死亡的条件下,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求将其送养,须征得有抚养义务人的同意有抚养义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成年兄、姊不同意送养,监护人又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时,应依照《收养法》第 13 条的规定,变更监护人 其次,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时,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4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性或威胁其健康成长可能的,允许其监护人将其送养 (3)社会福利机构作为送养人的条件 社会福利机构通常是指儿童福利院或康复院等由民政部门设立的、专门收容、抚养暂时无法查明生父母或监护人的弃儿或孤儿的社会组织在我国,除了这类机构外,其他任何机构不得送养上述弃儿或孤儿公民拾得弃婴、弃儿后,不得擅自将其收养,而应交当地的社会福利机构收容抚养若收养人符合法定条件,并自愿收养这些弃儿、孤儿的,应由收养抚养他们的社会社利机构作为送养人,办理这类收养的法定手续 4、收养须得各相关当事人的一致同意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征得其配偶的同意配偶一方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由有行为能力的一方同意收养年满 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生父母离婚以后,一方要求送养子女的,同样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二、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特殊收养的条件是相对于一般收养的条件而言,是在一般收养关系应具备的普通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几种特殊收养关系所作的变通性规定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特殊收养主要有以下 5 种,其成立的条件各不相同 1、亲属间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这种收养的当事人之间本来就是近亲属,相互比较了解,而且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亲属间的收养,感情基础相对牢固,并可进一步稳定双方的家庭关系所以, 《收养法》第 7 条放宽了这类收养的条件其放宽之处在于: (1)被收养人可以不受不满 14 周岁的限制,即被收养人可以超过 14 周岁,也5可以是成年人 (2)作为送养人的生父母即使没有抚养子女的困难,也可以将子女送养;即使被收养人不属于生父母没有能力抚养的子女,也可以被送养 (3)无配偶的男性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女儿时,可以不受年龄相差 40周岁以上的限制 (4)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2、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 出于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心,收养父母双亡的孤儿或身心有某种缺陷的残疾儿童,承担抚养教育和监护他们的责任,社会各方面应当鼓励这种利国利民的行为,收养法对这类收养的条件相应地予以放宽。

      除了保护被收养人基本生活条件的要求外,法律对这种收养几乎未加任何限制修改后的《收养法》第 8 条取消了这种情况下对收养人年龄的放宽条款,主要是考虑到收养人的年龄已经由原来的 35 周岁调低到 30 周岁的缘故根据现行收养法的规定: 首先,这种收养人可以不受一般收养人必须无子女的限制即使收养人已有子女,也无论收养人有几个子女,只要收养人还有抚养能力,仍可以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 其次,这种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以上的孤儿或残疾儿童,不受只能收养一名子女的限制但收养几个子女,要受抚养能力的限制,要能保障被收养人的健康成长3、收养继子女 在现实生活中,继子女和继父母在一般情况下并无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是因生父母再婚而形成的姻亲关系收养法从维护再婚家庭的稳定和睦出发,鼓励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而收养继子女,使他们之间形成完全等同于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对未成年继子女的抚养教育,也可6以减少再婚家庭的矛盾我国《收养法》第 14 条对这类收养的条件也作了放宽规定,即可以不受除《收养法》第 4 条第 3 项、第 5 条第 3 项、第 6 条等条款的限制,具体放宽条件如下: (1)继父母可以收养 14 周岁以上的继子女,被收养人可以不受不满 14 周岁的限制。

      (2)由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生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的方式事实上已经改变,所以,生父(母)即使没有抚养子女的经济困难,也可以将子女送养 (3)收养人可以不受无子女及夫妻年满 30 周岁的限制 (4)收养人可以不受收养一名的限制此为修改后的收养法新添的内容 4、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 我国《收养法》允许无配偶者收养子女,但特别对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作了较为严格的限制 《收养法》第 9 条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 40 周岁以上 ”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收养关系的伦理性,保护被收养女性的合法权益,避免借收养名义而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作为收养人的无配偶者是指因未婚、再婚或丧偶等原因单身而有抚养能力的成年人 5、隔代收养 最高人民法院于 1984 年在《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毌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照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 ”司法实践中通常把这种收养养孙的行为称为隔代收养根据近年来的司法解释,上述规定仍可适用也就是说,这种养孙子女(被收养人)与养祖父母(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父母子女权利义务的规定,而不适用祖孙7关系的规定。

      不过,按照这一规定的本意,收养养孙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必须确实相差至少 40 周岁以上,或者在原有的亲属关系中为隔代辈份的 第二,收养养孙的行为各方面均符合收养的法定条件,且办理了合法的收养手续,只是收养协议或登记的称谓不同而已 第三,必须是收养人(包括收养人夫妻双方)本人直接收养,而不是为收养人的子女代为收养特别是有些夫妻为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患精神病的子女在上老时有照料生活而收养养孙,这样容易损害被收养人的利益,应当禁止其代为收养不过,如果确实收养人自己收养并有能力抚养养孙到成年,只是名义上让养孙称收养人的子女为父母的,则不应禁止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构成一个代际完整的家庭,而且可以减轻社会负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