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理论的关键概念:污染(物)是产品.doc
5页1环境保护理论的关键概念:污染(物)是产品蔡殿奎内容择要:政策的根本是观念,观念的基础是理论,理论的关键是概念污染(物)和一切环境损害都是产品,是具有负效用的负产品(它也是“副产品” ) 一切环境改善成果也是产品二者应通称“环境产品” 当前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缺乏“环境产品”的概念引起的一系列理论混乱,继之的政策失策,导致的环保产业没有与工业、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阻碍了由经济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所决定的环保产业的发生、发展2“循环经济”是近年来继“持续发展”之后世界各国达成的又一个共识达成这一共识是实践使然,理论上尚显准备不足,政策上急需创新眼前急需解决的建污水处理厂缺钱,建起来又运行不起的问题,只要政策对,环保产业实现市场化,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政策的根本是观念,观念的基础是理论,理论的关键是概念污染(物)是产品企业生产,抽象地说,就是投入自然资源,产出产品和废物产品是对人有用的,人们有意识生产出来的;而废物则是对人无用的,很多还污染环境,对人造成危害,它是人们在生产中非预期产生的产品之所以被称为“产品” ,不就因为它是被生“产”出来的物“品”吗?可那废物(污染环境的又被称为“污染物” )不也是和产品同时“产”出的“双袍胎”物“品”吗?只是“性别”不同而已。
它当然也是“产品” 关于“产品”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术语》国际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产品 PRODUCT活动或过程的结果注 1:(略)注 2:(略)注 3: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顾客)或非预期的(如污染或不愿有的后果) 2000 版 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中的 ISO9000:2000 国际标准对“产品”的概念是这样阐述的: 产品 PRODUCT过程的结果注 1:(略)注 2:(略)注 3: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过程 PRO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照两版 ISO9000 系列标准中“产品”的概念,可以看出,概念本身的含义没有实质性变3化,前版注 3 指出产品包括污染,后版注 3 指出该系列标准“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后版注3 并没有否定前版注 3 指出的产品包括污染,只是指出该系列标准主要的关注点是预期的产品,这可能是由于有了 ISO14000 环境管理标准的缘故综上所述,污染(物)和一切环境损害都是产品,是具有负效用的负产品(虽然它也是“副产品” ) 一切环境改善成果也是产品。
二者应通称“环境产品” 它们都是不能在现有市场中自由买卖的“私人用品” ,而是只能大家共同消费的“公用物品” 当前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缺乏“环境产品”的概念引起的一系列理论混乱,继之的政策失策,导致的环保产业没有与工业、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违背了“总资源一定时各种消费边际效用相等总效用最大”的经济规律阻碍了由经济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所决定的环保产业的发生、发展环 保 产 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废物的产生量,减少对环境的其它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 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速度和废物产生的速度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快清洁生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废物产生的速度和对环境的其它不利影响,却不能根本扭转这一趋势,环境危机还是不可避免,持续发展无法实现现代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已经不能像人类早期“牧童经济”时那样,可以完全靠自然环境本身来消除了人类现在要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向大自然母亲的杰作——自然生态系统学习,发展生态经济,即循环经济,把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实现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不仅仅指微观、中观的企业内、行业内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更主要的是在宏观经济上,健全经济生态系统。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料,生长了自己,为自然生态系统制造出了有机物,被称为“生产者” ;动物以植物为食物,消费了有机物,被称为“消费者” ;微生物把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分解成无机物还给土壤,使之重新成为植物的养料,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经济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极度膨胀及随之极度发展的“生产者” ,已经使自然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不堪重负人类必须补充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不足,发展人类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环保产业,把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在人类经济系统的层面,实现生态化,实现物质资源循环利用报载,有人提出:生产无氟电冰箱,是把整个电冰箱的价值都归入环保产业产值,还是仅仅把其中不采用氟利昂的制冷部分纳入环保产业产值(见 2003 年 3 月 17 日《中国环境报》第4一版《开拓市场 发展产业》一文)?我们认为,二者都不应归入环保产业产值,连建污水处理设施,生产除尘设备都不是环保产业它们应该叫做环保相关产业,或再具体点,分别叫做环保建筑业、环保机械工业运营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才是环保产业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治理沙化土地,这些直接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才是环保产业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制造拖拉机是工业,不是农业;操作拖拉机耕作,才是农业。
在经济结构分析中,根据生产过程,按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分类:第一产业,是对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它主要指农业和采矿业;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生产的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生产,它主要指工业制造业按照这一分类原则,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的负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环保产业就是真正的第三产业——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后的新兴的第三个物资生产部门环保产业不是和经济对立的另类,而是经济系统的的当然成员环 保 产 业 市 场 化 之 路发展环保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更是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发展环保产业,使产业门类更齐全,经济向广度、深度进一步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改善环境发展环保产业,不仅不能阻碍工农业发展,而且会促进它们的发展把环保产业从工业、农业中独立出来,发展环保产业,会像农耕社会末期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发展起工业,不仅没有阻碍农业的发展,反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加就业,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速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场经济促进了专业化、规模化。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它的发展速度是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环保产业要快速发展,也必须从自然经济状态脱离出来,走市场化之路现在,一方面有大量的污水,垃圾需要处理,大量的水土流失、沙化土地需要治理,就是说环保产业已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银行里大量的存款无处投资,环保技术已比较成熟,环保产业保证供给的潜在能力也已具备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各种客观条件已完全具备,只欠政策大堤挖开放水了环境不仅有“公用物品”的属性,而且还有像食品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消费品”的属性这就是人们生活必须保证的环境最低水平和作为享受的较高环境水平前者,政府要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以保证;后者,则主要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就像管理粮食问题一样因为环境是“公用物品” 它的市场化必须通过政府这个中介来实现这就是,政府把厂5商污染和损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和把改善环境的“外部经济”内部化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环保产业市场化的“政策大堤就挖开放水了” 各级环保局是各级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不仅应该负责污染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收取排污收费,还应该负责其它损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收费,更应该负责改善环境的“外部经济”内部化的付费。
可以说,环保局现在做了不少“帮了别人的忙,荒了自己的田”的事本来没钱支付应该支付的改善环境的“外部经济”内部化的付费——如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费,却把认为收的本来不到位的排污费又返还给排污者(以所谓“重点污染源防治” “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的形式) ;组建负责本应由金融机构负责的(重点污染源防治费用)贷款的“投资公司” 帮别人忙,固然也出了一些成绩,也光荣,有余力的时候应该提倡但要是“荒了自己的田”那就错了,要是都这样做那就乱了套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并不需要进行“公用物品”的生产,只需采购就行了 “公用物品”国防装备,政府只需采购,不必生产政府也不必购置修筑道路这种“公用物品”的装备为什么政府非要建筑和运营污水处理厂呢? 只要环保局代表政府把污染和损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和把改善环境的“外部经济”内部化,环保产业市场化之路就畅通了当前作好这一工作的重点不是在量上到位,而是在种类上搞全,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框架,确立起按对环境所起的实际效果收费或付费的市场经济根本原则原作于 2005 年 4 月 9 日本次修改于 2014 年 2 月 5 日作者姓名:蔡殿奎工作单位: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环保处(现已退休)电子信箱:kejifuli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