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卷历年高考解析几何真题归类分析2022终稿.pdf
15页全国卷历年高考解析几何真题归类分析(含答案)(2015 年-2018 年共 11 套)解析几何小题(共23 小题)一、直线与圆(4 题)1.(2016 年 2 卷 4)圆2228130 xyxy的圆心到直线10axy的距离为1,则a=()(A)43(B)34(C)3(D)2 【解析】圆2228130 xyxy化为标准方程为:22144xy,故圆心为14,24111ada,解得43a,故选 A2. (2015 年 2 卷 7) 过三点 A (1,3) , B (4,2) , C (1,-7) 的圆交于y 轴于 M 、 N 两点,则MN=()(A)26(B)8 ( C)46(D)10 【解析】选C.由已知得314123ABkkC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所以kAB kCB=-1,所以ABCB,即 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外接圆圆心为(1,-2),半径r=5,所以外接圆方程为(x-1)2+(y+2)2=25,令 x=0 得 y=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所以 |MN|=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3. (2016年 3卷 16) 已知直线l:330mxy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圆2212x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交于,A B两点,过,A B分别做l的垂线与x轴交于,C D两点,若2 3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C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析】取AB 的中点E,连接OE, 过点 C 作 BD 的垂线 ,垂足为F,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3m3m1,所以在Rt OBE 中 ,BE2=OB2-d2=3,所以d=23m3m1=3, 得 m=-33,又在 CDF 中 , FCD=30 ,所以 CD=CFcos30=4. 4. (2018 年 3 卷 6) 直线分别与轴, 轴交于, 两点,点 在圆上,则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解析】A,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两点,则点 P 在圆上圆心为(2, 0),则圆心到直线距离故点 P 到直线的距离的范围为则二、椭圆( 4 题)1.(2015 年 1 卷 14)一个圆经过椭圆221164xy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解析】设圆心为(a,0) ,则半径为4a,则222(4)2aa,解得32a,故圆的方程为22325()24xy. 2.(2107 年 3 卷 10)已知椭圆2222:10 xyCabab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A,2A,且以线段12A A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ayab相切,则C的离心率为() . A63B33C23D13【解析】因为以12A A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ayab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等于半径, 即222abdaab, 又因为0,0ab, 则上式可化简为223ab .因为222bac ,可得2223aac,即2223ca,所以63cea.故选 A. 3.(2016 年 3 卷 11)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22221(0)xyabab的左焦点,,A B分别为C的左, 右顶点 .P为C上一点, 且PFx轴 .过点A的直线l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A)13(B)12( C)23(D)34【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直线AE 的斜率存在,设为 k,直线 AE 的方程为y=kxa,令 x=0 可得点E 坐标为0,ka,所以 OE 的中点H 坐标为ka0,2,又右顶点B(a,0), 所以可得直线BM 的斜率为-k2,可设其方程为y=-k2x+k2a,联立yk xa ,kkyxa,22可得点M横坐标为-a3,又点 M 的横坐标和左焦点相同,所以 -a3=-c,所以e=13. 4.(2018 年 2 卷 12)已知,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是的左顶点,点在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上,为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A. B. C. D. 【解析】D,因为为等腰三角形,所以PF2=F1F2=2c, 由斜率为得,由正弦定理得,所以,三、双曲线(10 题)1.(2015 年 1 卷 5)已知 M(00,xy)是双曲线C:2212xy上的一点,12,F F是 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MF,则0y的取值范围是()(A) (-33,33)(B) (-36,36)(C) (223,223)(D) (2 33,2 33)【 解析】 由题知12(3,0),( 3,0)FF,220012xy, 所以12MFMF= 0000(3,) ( 3,)xyxy=2220003310 xyy,解得03333y,故选A. 2.(2016 年 1 卷 5)已知方程222213xymnmn表示双曲线 ,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 4,则 n 的取值范围是(A)1,3(B)1, 3(C)0,3( D)0, 3【解析】选A.2222xy1mn3mn表示双曲线,则 (m2+n)(3m2-n)0, 所以 -m2n3m2,由双曲线性质知:c2=(m2+n)+(3m2-n)=4m2, 其中 c 是半焦距,所以焦距2c=2 2|m|=4, 解得 |m|=1, 所以 -1n0,b0),如 图 所 示 ,|AB|=|BM|, ABM=120 , 过 点M作MN x轴 , 垂 足 为N, 在RtBMN中,|BN|=a,|M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故点 M 的坐标为M(2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代入双曲线方程得a2=b2=c2-a2,即 c2=2a2,所以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 (2016 年 2 卷 11) 已知1F,2F是双曲线E:22221xyab的左,右焦点, 点 M 在 E 上,1MF与x轴垂直, sin2113MF F,则 E 的离心率为()(A)2( B)32(C)3(D)2 【 解 析 】离 心 率1221F FeMFMF, 由 正 弦 定 理 得1221122 2sin321sinsin13F FMeMFMFFF9.(2018 年 1 卷 11)已知双曲线C:,O 为坐标原点,F 为 C 的右焦点,过F 的直线与 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 、 N.若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MN|= y=baxMPNAOyxA. B. 3 C. D. 4 【解析】B, 根据题意, 可知其渐近线的斜率为, 且右焦点为, 从而得到,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或,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设其倾斜角为,可以得出直线的方程为,分别与两条渐近线和联立,求得,所以. 10.(2018 年 3 卷 11)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坐标原点过作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的离心率为A. B. 2 C. D. 【解析】 C,由题可知,在中,在中,,四、抛物线(5 题)1.(2108 年 1 卷 8)设抛物线C:y2=4x 的焦点为F,过点( 2,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 M ,N 两点,则=( ) A. 5 B. 6 C. 7 D. 8 【解析】 D,根据题意,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整理得:,解得,又,所以,从而可以求得. 2.(2016 年 1 卷 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 A、B 两点 ,交 C 的准线于D、E两点 .已知 |AB|=42,|DE|=2 5,则 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 (B)4 (C)6 (D)8 【解析】选B.以开口向右的抛物线为例来解答,其他开口同理可得. 设抛物线为y2=2px(p0), 设圆的方程为x2+y2=r2,题目条件翻译如图: 设 A(x0,22),Dp,52,点 A(x0,22)在抛物线y2=2px上 ,所以 8=2px0.点 Dp,52在圆 x2+y2=r2上 ,所以 5+2p2=r2.点 A(x0,22)在圆x2+y2=r2上 ,所以20 x+8=r2.联立解得:p=4,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4. 3. (2017 年 1 卷 10) 已知F为抛物线24Cyx:的焦点,过点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l,2l,直线1l与C交于A,B两点,直线2l与C交于D,E两点,则ABDE的最小值为(). A16B14C12D10【解析】设直线1l的斜率为k,则直线2l的斜率为1k,设11,A xy,22,B xy,33,D xy,44,E xy,直线11lk x,直线21:1lyxk.联立241yxyk x,消去y整理得2222240k xkxk,所以2122224424kABxxpkk,同理22342124441kDExxpkk,从而22184+16ABDEkk,当且仅当1k时等号成立 . 4.(2107 年 2 卷 16)已知F是抛物线2:8C yx的焦点,M是C上一点,FM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N若M为FN的中点,则FN【解析】由28yx,得4p,焦点为20F,准线:2l x.如图所示,由M 为FN的中点,故易知线段BM为梯形 AFNC 的中位线 .因为2CN,4AF,所以3MB.又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BMF,且MNMF,所以6NFNMMF. 5.(2108 年 3 卷 16)已知点和抛物线,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lFNMCBAOyx交于,两点若,则_【解析】 2,设,则,所以,所以取 AB 中点,分别过点A,B 作准线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因为, ,因为 M 为 AB 中点,所以 MM 平行于 x 轴,因为 M(-1,1) ,所以,则即. 解析几何解答题(共11 小题)一、椭圆( 7 题)1.(2015 年 2 卷)已知椭圆C:9x2+y2=m2(m0),直线 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 C有两个交点A,B,线段 AB 的中点为M. (1)证明 :直线 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若 l 过点 ( ,m),延长线段OM 与 C 交于点 P,四边形 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 ,求此时 l 的斜率 ,若不能 ,说明理由 . 解: (1)设直线 l:y=kx+b(k0,b0),A(x1,y1),B(x2,y2),M(xM,yM). 将 y=kx+b 代入 9x2+y2=m2得(k2+9)x2+2kbx+b2-m2=0,故92221kkbxxxM,992kbbkyMM.于是直线OM的斜率kxykMMOM9即 kOM k=-9,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积是定值. (2)四边形 OAPB 能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直线l 过点 ( ,m),所以 l 不过原点且与C 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k0,k3 ,由 (1)得 OM 的方程为y=- x.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xp. 由22299myxxky,得8192222kmkxp,即932kkmxp. 将点),3(mm的坐标代入l的方程得3)3(kmb,因此)9(3)3(2kkkxM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与线段OP互相评分,即PMxx. 于是()kmk kmkk,解得,kk. 因为 ki0,ki 3,i=1,2, 所以当 l 的斜率为4-或 4+时,四边形 OAPB 为平行四边形. 2.(2016 年 1 卷)设圆 x2+y2+2x-15=0 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 B(1,0)且与 x 轴不重合 , l交圆A 于 C,D 两点 ,过 B 作 AC 的平行线交AD 于点 E. (1)证明 |EA|+|EB|为定值 ,并写出点E 的轨迹方程;(2)设点 E 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 C1 于 M,N 两点 ,过 B 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 交于 P,Q两点 ,求四边形MPNQ 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 (1)圆 A 整理为 (x+1)2+y2=16,点 A 坐标为 (-1,0),如图,BE AC, 则 ACB= EBD, 由|AC|=|AD|, 则ADC= ACD, EBD= EDB, 则|EB|=|ED|, |AE|+|EB|=|AE|+|ED|=|AD|=4. 所以 E 的轨迹为一个椭圆,方程为2x4+2y3=1(y 0);(2)C1: 2x4+2y3=1;设l:x=my+1,因为 PQl,设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