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09672286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4.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GB/T 14777—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 1994—07—01实行  本原则参照采用国际原则ISO 1503—1977《几何定向和运动方向》 1 主题内容与合用范畴 本原则规定了工业产品固有方向性及运动方向的表达措施和操纵器与控制对象之间的方向一致的原则 本原则合用于一切与方向性、运动方向和控制方向有关的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 2 术语2.1 方向 在空间里,一点至另一点的指向2.2 对象物 欲描述和拟定方向的物体2.3 方向性 对象物自身有关方向的固有性质2.4 中心点 为对象物进行几何定向和拟定方向而设定的基准点2.5 轴线 通过中心点的互相垂直的三条设定的基准线,即前后轴、左右轴及上下轴2.5.1 前后轴(X轴);通过对象物的中心点连接前后的直线在图上用轴线X表达(见图1、图4和图5)2.5.2 左右轴(r轴):通过对象物的中心点连接左右的直线在图上用轴线Y表达(见图1、图4和图6)2.5.3 上下轴(Z轴);通过对象物的中心点连接上下的直线在图上用轴线Z表达(见图1、图5和图6)。

      2.6 基准平面 通过中心点的互相垂直的三个设定平面每个平面涉及对象物的两条轴线 三个平面是:基本平面、前后方向平面及左右方向平面2.6.1 基本平面:由前后轴(X轴)及左右轴(y轴)所构成的平面在图上用Pxy表达(见图4)2.6.2 前后方向平面:由前后轴(X轴)及上下轴(Z轴)所构成的平面在图上用Pxz(见图5)2.6.3 左右方向平面;由左右轴(y轴)及上下轴(Z轴)所构成的平面在图上用PYZ(见图6)2.7 观测者 为了拟定方向,从对象外部或内部在中心点进行观测的人或假设的人2.8 视点 观测者眼睛的位置2.9 视方向 为了拟定方向而设定的观测者的视线方向,分为视方向X、视方向Y及视方向Z2.10 观测方式 为了明确方向,以对象物的三轴线为基本拟定观测者的视点及视方向分为外视观测方式(简称外视式)及内视观测方式(简称内视式)2.11 外视式 视点在对象物的外部2.12 内视式 视点在对象的内部2.13 操纵器 为了控制对象物的运动或变化而进行操作的可动部件操纵器只限于位置操纵器类型,即被控对象的状态只随操纵器的位移和转角而变化,操纵器的动作只限于直线、旋转、圆周及螺旋四种运动形式。

      2.14 顺时针旋转 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一致的旋转 同义词:右旋2.15逆时针旋转 与顺时针旋转相反方向的旋转 同义词:左旋 3 几何定向3.1 对象物方向的拟定 以对象物的中心点或轴线或基准平面为根据拟定对象的方向3.2 对象物的方向性 对象物以有无固有的方向性分为三类:3.2.1 完全方向性对象物 对象物具有三条轴线,可以明确断定上、下、左、右、前、后方向 例如:飞机、汽车、配电盘,仪表盘、船舶(见图1)3.2.2 不完全方向性对象物 对象物只具有一条或二条轴线,只能拟定一种轴或两个轴方向 例如:圆桌[见图2(a)],车轮、管子[见图2(b)L3.2.3 无方向性对象物 对象物不具有固定轴线,不能拟定方向 例如:球[见图3(a)],正方体[见图3(b)] 4 观测方式 观测方式见图7、图84.1 视方向X 在内视式时,视方向沿前后轴(X轴)并通过对象物中心点向前;在外视式时,视方向沿前后轴(X轴)所看的对象物的前面4.2 视方向Y 沿左右轴(Y轴)相对于视方向X右侧的方向4.3 视方向Z 沿上下轴(Z轴)所见的下面的方向。

      4.4 观测方式的选择4.4.1 观测方式的选择 根据对象物的性质,选择内视式或外视式4.4.2 根据固有的方向性来选择 a. 完全方向性对象物 可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来选择对于对象物及其有关部分可采用不同的观测方式,例如对汽车采用内视式,而对其仪表盘上的仪器采用外视式; b. 不完全方向性对象物 一般只有一种固定轴线,其第二、第三条轴线的方向需按习惯拟定,拟定出第二、第三条轴线的方向之后便可以选定一种合适的观测方式; c. 无方向性对象物 三条轴线都必须按习惯拟定,然后选定一种合适的观测方式4.4.3 根据观测方式拟定方向4.4.3.1 用外视式拟定方向(见图7) a. 在拟定直线运动的方向和绕前后轴(X轴)的旋转方向时,假定视点位于对象物前方,身体直立于对象物之前,沿视方向X观测物体; b. 在拟定绕左右轴(Y轴)的旋转方向时,假定视点在对象物的左侧,身体直立于对象物之左,沿视方向Y观测物体; C. 在拟定绕上下轴(Z轴)的旋转方向时,假定视点位于上下轴的上部,身体俯卧于对象物的上部,沿视方向Z观测物体 4.4.3.2 用内视式拟定方向(见图8) a. 在拟定直线运动的方向和绕前后轴(X轴)的旋转方向时,假定视点位于对象物的中心点,身体取直立姿势,沿视方向X观测,这是从中心点向前方向观测物体; b. 在拟定绕左右轴(Y轴)的旋转方向时,观测者的视点位于对象的中心点,身体取直立姿势,沿视方向Y观测,这是从中心点向右观测物体; c. 在拟定绕上下轴(Z轴)的旋转方向时,观测者取俯卧姿势,沿视方向Z观测,透过中心点看到的为下方。

      4.5 对象物三维方向的拟定4.5.1 前后方向4.5.1.1 前 a. 外视式 以左右方向平面(PY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X相反的方向[见图9(a)]; b. 内视式 以左右方向平面(PY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X相似的方向[见图9(b)]4.5.1.2 后 a. 外视式 以左右方向平面(PY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X相似的方向[见图9(a)]; b. 内视式 以左右方向平面(PY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X相反的方向[见图9(b)] 采用的体现方式应避免因观测方式不明确所导致的混乱4.5.2 左右方向4.5.2.1 左 此前后方向平面(Px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y相反的方向(见图10)4.5.2.2 右 此前后方向平面(Pxz)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y相似的方向(见图10)4.5.3 上下方向4.5.3.1 上 以基本平面(PXY)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Z相反的方向(见图11)4.5.3.2 下 以基本平面(PXY)为中心界面,在视方向Z相似的方向(见图11) 5 运动方向5.1 直线运动的方向5.1.1 前后运动5.1.1.1 向前的运动 a. 外视式时,平行于前后轴(X轴)向前与视方向X相反方向的运动[见图12(a); b. 内视式时,平行于前后轴(X轴)沿着与视方向X一致方向的运动[见图12(b)]。

      5.1.1.2 向后的运动 a. 外视式时,平行于前后轴(X轴)沿着视方向X的运动[见图12(a)]; b. 内视式时,平行于前后轴(X轴)向着与视方向X相反方向的运动[见图12(b)]5.1.2 左右运动5.1.2.1 向左运动 平行于左右轴(Y轴)沿着与视方向Y相反方向的运动(见图13)5.1.2.2 向右运动 平行于左右轴(Y轴)沿着视方向Y的运动(见图13)5.1.3 上下运动5.1.3.1向上的运动 平行于上下轴(Z轴),沿着与视方向Z相反方向的运动(见图14)5.1.3.2 向下的运动 平行于上下轴(Z轴),沿着视方向Z的运动(见图14)5.2旋转运动的方向5.2.1 旋转运动的视方向 拟定旋转运动的方向,与观测者的实际位置和视方向无关,而应假定观测者的视方向与对象物或其某部分的旋转轴相一致(见图15~图17)顺时针的旋转方向为正,逆时针的旋转方向为负5.2.2 绕前后轴(X轴)的旋转5.2.2.1 绕前后轴(X轴)顺时针旋转(见图15、图18)5.2.2.2 绕前后轴(X轴)逆时针旋转(见图18)5.2.3 绕左右轴(y轴)的旋转5.2.3.1 绕左右轴(y轴)顺时针旋转(见图16、图19)5.2.3.2 绕左右轴(y轴)逆时针旋转(见图16、图19)5.2.3.3 在绕左右轴(y轴)旋转时,对于不也许明确表达旋转的运动作为直线运动看待,例如打开箱子盖(见图20)和大部分被覆盖的旋转圆筒等(见图21)。

      5.2.4 绕上下轴(Z轴)的旋转5.2.4.1 绕上下轴(Z轴)的顺时针旋转(见图17、图22)5.2.小2 绕上下轴(Z轴)的逆时针旋转(见图17、图22)5.3 圆周运动的方向5.3.1 顺时针的圆周运动 观测者沿旋转轴透过圆心观测基准平面时,对象物顺时针的圆周运动(见图23)5.3.2 逆时针的圆周运动 观测者沿旋转轴透过圆心观测基准平面时,对象物逆时针的圆周运动(见图23)5.4 螺旋运动的方向5.4.1 螺旋运动的观测方式 螺旋运动的方向与观测者的视点、视方向无关,观测方式一般取内视式5.4.2右螺旋运动 沿观测者视方向的向前直线运动与顺时针的旋转运动合成的运动[见图24(a))5.4.3 左螺旋运动 沿观测者视方向的向前直线运动与逆时针的旋转运动合成的运动[见图24(b)) 6 操纵器的操作方向6.1 操纵器的操作方向与控制效果的协调 操纵器的操作方向与对象物的运动方向应一致且达到效果一致 操纵器的操作方向与对象物运动方向的协调,以及与控制效果的协调,见表1例如:操纵杆向右移动,对象物应当向右做直线运动;手柄做顺时针旋转,对象物应当顺时针旋转,或向右做直线运动;左右排列的成对按钮开关,按动右侧的按钮应使对象物向右做直线运动,反之亦反之。

      6.2 操纵器操作方向与对象物运动方向一致的基本原则6.2.1 第一原则:相类似的操纵器的一致性 但凡使对象物(不管是同类的、类似的或不同的)产生同样的运动或发生同样的变化,应尽量使用同类或相似的操纵器,并且操作方向相似(见表2)6.2.2 第二原则:不同种类的操纵器的一致性 使用不同种类的操纵器,又规定不同对象物产生同样运动或发生同样变化,此时至少应使操纵器的运动和对象物的变化与表1相符合,在第一组或第二组内进行协调(见表1、表2)6.2.3 第三原则:操纵器的更换 如果此前的操纵器的操作方向与第一原则或第二原则不一致,此时不采用变化此前的操作方向的措施,而应变更控制方式例如,从前顺时针方向旋转手轮,机械向左移动,而目前必须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机械向左移动,此时应把手轮换成控制杆或按钮6.2.4 第四原则:标志 必须给操纵器标上不易误解而又易懂的图形符号和文字 表1 为使对象物变化与操纵器一致的成组词汇 第一组第二组位置右、右舷、右舵上顶部前外视式:向着观测者的这侧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