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docx
9页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 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1】 [摘要]以显著持续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抑郁症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 目前,以应用抗抑郁药为主的临床治疗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与此同时针灸不同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日益得到广泛关注 就近期针刺、电针、耳针不同的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及临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同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针灸不同疗法在抑郁症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疗法;耳针疗法;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以显著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症 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记忆减退,言语动作减少,兴趣减退或丧失,自责自罪,自觉无用等 严重抑郁常有妄想幻觉,甚至有自杀行为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 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程坤等收集资料显示,抗抑郁药有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排尿困难、睡眠差、情绪紧张、心脏副反应等问题,已有学者建议不提倡或禁止服用抗抑郁药物。
现在应用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 针刺治疗 马静依据对抑郁症的治疗和疗效分析,总结分析得出两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穴位 第1组穴位:五脏俞加膈俞,主治抑郁症及脏腑并伴有瘀证的;第2组穴位:神庭、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并随证加减 在治疗中,这两组穴位可以交替使用,患者可以得到平心清脑、安神定志的作用 有效率达93.55% 史榕荇采用针刺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36例,治疗基本取穴: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三阴交,在临床操作的时候还考虑到辩证取穴 手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以平朴平泻,留针30―60min,同时配合心理暗示 结果:治愈10例,好转19例,无效7例,有效率80.9% 汪桂清、卫桂娜用针灸治疗抑郁症30例 取百会、印堂、翳风、心俞、肝俞、厥阴俞、太溪,总有效率100% 刘素坤、赵秀敏治疗560例卒中后抑郁症,针灸组取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照海、申脉,有效率95.0%;西药组用百忧解,有效率93.8% 以上的临床研究均说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上疗效明显 2 电针治疗 杜元灏等提出调神疏肝法可使郁证患者降低的5-羟色胺(5-HT)升高;降低郁证患者血中升高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使功能亢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恢复,改善郁证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唐胜修等的研究表明,针刺通过兴奋下丘脑5-HT系统分泌催乳素(PRL)释放促进PRL分泌增加,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可强化NE功能,促进COR值下降,从而改善抑郁状态 徐虹等发现针刺可使抑郁症患者COR和ACTH含量明显下降,针刺对抑郁症患者HPA轴的影响是状态依赖性的,且随着针刺疗效的显现,患者的HPA轴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陈光等的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尿中3-甲氧基・4-羟基乙二醇(MHPG.SO4)排量增加,NE更新率加快,说明电针可增加NE中枢的代谢 李文迅等的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持续的电针百会、印堂可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韩毳等的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电针百会、足三里对海马BDNF具有保护作用 金光亮运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研究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电针能使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质5-HT/5-HIAA(5-羟吲哚乙酸)比值与NE(去甲肾上腺素)/5-HT的比值恢复正常,提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5-HT的代谢来相对增加5-HT的含量,提高5-HT能神经的活性,协调NE与5-HT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抗抑郁的目的。
3 针刺配合耳穴治疗 刘延明等将128例患者分为耳穴按压组(对照组1)、针刺组(对照组2)、针刺配合耳穴治疗组 耳穴选取心、肝、胆、肾、神门,随症加胃、脾、三焦等穴;针刺主穴选百会、膻中、内关、三阴交、太冲,配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在分型的基础上配五脏俞和相关穴位 经治疗1个疗程后,耳穴按压组,其总有效率为81.4%;针刺组其总有效率为90.5%;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为97.7%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疗效肯定,避免了药物的副反应,安全,经济,易为患者接受 但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方面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只停留在临床观察或研究,临床选穴多凭经验,不易重复验证,且随机双盲对照观察与前瞻性研究较少,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在针灸治疗方法上也缺少多元化,如为了减轻患者病痛还可以考虑头皮针疗法 以后有必要在加强实验设计规范化,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的同时,积极吸取中医理论精华,筛选出疗效确切的针灸穴位,进行针灸综合治疗,更好的提高疗效 此外,就世界范围而言 应用针灸治疗抑郁症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美国国立替代医学中心正在从事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客观科学的评价。
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针灸治疗抑郁症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研究【2】 【关键词】 抑郁症 针 灸 综 述 针灸疗法是治疗抑郁症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1 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1.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许多学者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HPA轴是大脑应激应答的重要机制,因而对HPA轴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研究最多第二篇:针灸治疗中风病论文 2000字 针灸治疗中风病论文【1】 【摘要】 目的 中风病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临证治疗中风病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期、亚急性期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 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1 方法 1.1 开窍针刺法 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总结出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
笔者在临证中将中风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2小时~10天)、稳定期(11~20天)、恢复期(21~90天)、后遗症期(91天~12个月) 各期针灸治疗有别 急性期、亚急性期力倡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越早越好,极力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1],以头针体针为主 取穴以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行醒脑开窍针刺法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 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 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当为阴阳两经结合,二者兼顾,方为周全 此外根据“阳缓而阴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从整体观出发,阴阳两经结合,合于理论,利于临床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针刺治疗尤为重要:痉挛期时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 在此期进行针刺治疗时,如果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长此以往,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
结合多年临床体会,对痉挛期的针刺方法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运用于临床,疗效较佳 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对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是针灸治疗最多、最无争议的病症,但寻找到对于某些症状的特效的穴位和针灸方法,仍然是针灸临床医生孜孜以求的目标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后遗症期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药物铺灸,疗效显著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2 讨论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运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 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 同为一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医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灸治疗的普及性 在针刺施术时,除了进针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体要素外,对于腧穴的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操作的持续时间、达成的针刺效应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每次针刺操作仅以得气作为最终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笔者强调,要从电生理学角度而言,针刺操作时,只有其刺激量达到相应程度直至产生动作电位时,才能够对疾病产生突出的治疗作用。
总之,针灸治疗中风病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中风病已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中风病治疗、康复效果的优劣,临床实为参差不齐,要在临床上最大限度的达到康复目的,是爱好针灸事业人的最大追求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2-267. 针灸治疗老年中风病的研究【2】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针灸治疗老年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诊治的老年中风病患者共59例,采用针灸进行综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6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 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老年中风病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特别是临床疗效显著,且疗程较短,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针灸;老年中风;临床疗效 中风导致偏瘫是神经科常见病,是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之一 急性脑血管病偏瘫属中医“中风”、“半身不遂”等范畴+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