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设计.pdf

168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4401801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3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归纳,主动解决问题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重 点难 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单元课时安排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课时2.认识米和用米量 1课时3.认识线段 1课时4.练习一 1课时5.单元测试 2 课时第一课时课 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主备人赵春梅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1.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尺子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2.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认 识1厘米1)在直尺上找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师: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3)用手比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师: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到2)从 刻 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 刻 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1.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 刻 度3都 是1厘米2.学生独立完成后,班内交流3.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4.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5.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6.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一量你带来的3.用厘米量1)让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儿,纸条就长几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新铅笔长多少厘米量一量挂一挂: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三、巩固练习1 .明确练习任务: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 32 .巡视、指导1 .学生独立完成题后,指名回答2 .小 组合作完成题四、课堂小结重复、强调运算顺序学生齐读并熟记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 厘米,2厘米,3 厘米,5 厘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 题认识米和用米量主备人赵春梅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二、过程与方法: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 0 0厘米教学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 0厘米的实际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二、自主探究1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 米的长度2 .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米3 .量出1 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 0 0 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L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1 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 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 .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3 .1 米=()厘米1 0 0 厘米=()米5 米=()厘米2 0 0 厘米=()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板书设计认识米用米量1 米=1 0 0 厘米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 题认识线段主备人赵春梅授课班级二年级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学生观察情境图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1.认识线段通过看、摸你发现了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2.线段可以度量吗?试量课本第5 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3.画线段用手势表示3 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 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 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段下面写上3 厘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2.学生独立量线段,教师个别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三、巩固练习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板书设计认识线段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 题练习一主备人赵春梅授课班级二年级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实物、尺子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所学知识八占、二、自主探究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三、巩固练习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算,说明计算的方法6.第1 0 题,先估计,再量一量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六课时课 题第一单元练习主备人赵春梅授课班级二年级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完成练习题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习题投影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教师说明本节课要求二、练习一、选择题。

      1.新华字典的厚度为()A、1 1 厘米 B、4厘米 C、4 米 D、1 1 米2.2 米=()厘米A、2 B、2 0C、2 0 0 D、1 0 03.1 米 7 0 厘米长可能是()的高度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A、铅 笔 B、爸爸C、楼 房 D、小草4.小红今年1 0 岁,她妈妈今年4 0 岁,猜一猜小红哥哥合适的岁数是()岁A、9 B、3 8 C、1 5 D、4 25 .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本来应该减去3 6,去减了 6 3,这样最后结果比正确结果小()A、1 0 B、2 7C、9 9 D、3 76 .比9 米多3 米的线段的长是()A、6 米 B、1 1 米 C、1 2 米7 .一个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是2()A、米 B、厘米二、填空题1 .8 0 米一4 0 米=()米 4 0 厘米+3 0 厘米=(厘米3 4 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