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摄影教材(图片事例讲解)课件.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7717821
  • 上传时间:2018-10-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26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6.1.1 取景与拍摄点 6.1.2 远近拍摄角度 6.1.3 上下拍摄角度 6.1.4 水平拍摄角度,6.1 拍摄角度,拿起照相机、摄像机看世界,就要将客观世界分离出来一部分,这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就是我们取景的画面,拍摄的画面而我们这时取景的位置即为拍摄点分离客观世界,就是框多少,怎样框,从哪个方向框拍摄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画面四条边的问题 从客观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这一部分与原来没分离出来的之前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动地说明了看客观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就大不一样用镜头来分离客观世界就更是如此 根据拍摄点与被摄物体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拍摄角度6.1.1 取景与拍摄点,1. 景别 2. 关于裁身点,6.1.2 远近拍摄角度,上下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主要有平摄角度,仰摄角度和俯摄角度三种造型效果 1. 平摄角度 2. 仰摄角度 3. 俯摄角度,6.1.3 上下拍摄角度,水平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在同一平面上的对应关系也称为拍摄方位它是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360°范围内,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作为拍摄点。

      不同的方位有各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能获得不同的画面结构 由于水平拍摄角度变化,产生了正面构图、侧面构图、斜侧面构图、后侧面构图和背面构图等不同构图形式 1. 正面构图 2. 侧面构图 3. 斜侧面构图 4. 后侧面构图 5. 背面构图,6.1.4 水平拍摄角度,1. 景别,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就会形成不同的景别景别就是镜头画面中主体的范围和视觉距离的变化距离越远,景物越远;距离越近,景物越近根据视觉距离的远近和景物范围的大小习惯上分为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的拍摄距离远,近景的拍摄距离近 (1) 全景 图例 (2) 远景 图例 (3) 中景 图例 (4) 近景 图例 (5) 特写 图例,2. 关于裁身点,如果以远景拍摄,人的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如果以中景、近景、特写手法去拍摄,这样就需要把被拍摄者的身体从下往上依次递增的从画面上裁掉一部分在截取时要注意:不要把人的膝盖、腰部和颈部作为裁身点因为,在这三点上裁出来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是很别扭的除非拍摄的是脸部或身体某部位的特写最好的裁身点应是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去一点花鸟市场(全景),永生鸟业(远景),选购(中景),葵花鹦鹉(近景),喜鹊和主人(人物特写),我最美丽(动物特写),1. 平摄角度,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角度来拍摄,这种角度称为平摄角度。

      平摄角度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歪曲和损害应用范围最广 在人像摄影中,凡属身份证、工作证所用的半身免冠照片等,均应以平摄角度来拍摄该角度拍摄的肖像,容易引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一种平易亲近的感觉 平摄角度的拍摄方法,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害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构平面资料均需采用平摄角度来拍摄 平摄角度的缺陷是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 图例,2. 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仰摄角度 仰摄角度的视平线较低,如果以仰摄角度拍摄室外的各种景物,可以在画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线或水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天空作为背景占据了画面中相当大的面积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用仰摄角度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和高大的建筑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上的效果。

      在体育、舞台摄影摄像中,为了强调表现某些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跳跃动作的高度,可采用仰摄角度 在人像摄影中,仰摄角度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之高大,还可以纠正和弥补某些脸型的缺陷 图例,3. 俯摄角度,拍摄点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俯摄角度俯视角度的视平线较高如果以俯摄影角度拍摄带有地平线的景物,地平线往往被置于画面的上方,地面景物占据画面中的绝大部分,天空常常只占一线的位置在有些情况下,俯摄角度较高时,整个画面全部被地面所占据,天空和地平线在画面上完全消失在俯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中,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犹如登上泰山极顶,环顾四周,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拍摄角度是依据拍摄点的高低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在摄影实践中,要依据被摄对象的形象特征,根据摄影者的创作要求,来选择运用各种拍摄角度,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造型手法和理想的构图形式图例,海边浪花(李文联摄),小桥(李文联摄),钟宣楼之晨(汪山渊摄),降(李文联摄),新富贵酒店(杨绍先摄),高空走钢丝(杨绍先摄),缘聚(徐宜庆摄),观景留影台(杨绍先摄),下山通道(杨香萍摄),正面构图的特点是:摄影摄像机的方位正对着被摄对象的正面拍摄,即产生正面构图效果。

      正面构图,能够清楚地展现出被摄对象正面的形象特征 如拍摄天安门、大会会场等景物时,可体现对称、庄严、肃穆、隆重气氛 在人像摄影中,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众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 正面构图的缺点: 其一,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其二,画面中的各种平行线条难以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其三,画面是平均地展现正面的各部位,不易使主体突出 图例,1. 正面构图,摄影摄像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成90°拍摄,即产生侧面构图效果 侧面构图,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特征,适于表现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使整个画面结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能够加强活跃、动荡的效果 侧面构图的不足之处:一是运用侧面方位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由于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同样产生了正面构图的某些缺陷,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也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二是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 图例,2. 侧面构图,摄影摄像机的方位处在被摄对象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即产生斜侧面构图效果。

      斜侧面构图,既能表达出人、景、物各种被摄对象正面的主要特征,又能展示侧面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使构图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在这种构图中,各类线条均按一定的方向由近而远汇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加强空间纵深感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运用斜侧方位拍摄,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配置适当,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在某些情况下,把主要的被摄对象置于线条透视的汇合处,虽然主体占据了较小的面积,并处于画面的深处成为一个“点”,但是观众的视线却能够随着透视的变化而落到这个“点”上,这种最引人注目的点,通常称为视点 图例,3. 斜侧面构图,摄影摄像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侧面至背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即产生后侧面构图效果 后侧面构图,是表现被摄对象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的一种构图形式它与斜侧面构图的拍摄方位正好相反,所类似的是同样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立体感较强,各类线条也与斜侧面构图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这种构图形式大多用于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在人物肖像摄影中,有时为表现人物的背面和侧面的某些特征,常采用后侧方位来拍摄。

      例如表现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头饰,运用后侧面构图形式,既可清楚地表达人物头部和背部的一些精美图案的色彩效果,又可看到人物侧面的基本形象图例,4. 后侧面构图,摄影摄像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对着被摄对象的背部拍摄,即产生背面构图效果 背面构图,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面形象来表达作者艺术构思中的含蓄意念在这类作品中,通常是以人物的背影姿态作为前景,透过背影看到远景环境或背景特征图例,5. 背面构图,天安门(杨绍先摄),张灯结彩(杨绍先摄),天主教堂(杨绍先摄),比翼飞(杨绍先摄),一对新人(杨绍先摄),巴斯马拉(杨绍先摄),土家风情园(姜海波摄),请喝杯酥油茶(杨绍先摄),苗家女儿(杨绍先摄),石块堆起赵州桥(李文联摄),赶集去(杨绍先摄),雪天不觉冷(杨绍先摄),新娘子(杨绍先摄),跳竹竿(杨绍先摄),苗装(杨绍先摄),摄像(杨绍先摄),选首饰(杨绍先摄),苗装(杨绍先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