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3页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学习演讲辞反复使用特殊词汇和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 2.思维发展与品质:梳理文章思路,理清论说文的内部逻辑关系 3.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 4.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体验文章中作者丰富的情感,在审美鉴赏中,培养创造性解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发 1.请学生转述概述视频时间事件(在1949年9月21日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请学生角色代入,谈视频中讲话者和与会者的感受(回顾历史,身临其境,所有与会者激动兴奋,高兴开心,信心百倍、干劲十足;讲话者,宣告世界、骄傲自豪、力量鼓舞) 二、模拟朗读,勾勒文体 1.学生模拟视频现场,多人角色代入讲话者,大声朗读讲话 2.学生一起学习总结讲话稿(演讲辞)的文体特征: 讲话稿(演讲辞)由首语、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
首语(称谓称呼问好,会议背景,发言的缘由) 主体(围绕发言的主题词有条理地表达内容) 结语(点明会议的意义、深远影响、希望倡议、鼓舞力量) 三、精读课文,突破主问题 以革命理论说服人,以崇高精神鼓舞人,是一切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特点本文既有理性思考,逻辑表达,又有丰富情感,细腻语言 1.学生本人精读课文,思考本文如何将感情的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 2.小组研讨 3.全班展示,一起总结 (一)理性思考,逻辑表达:概括段意,梳理思路,把握逻辑 开头(1、2)宣布介绍与会者(掷地有声) 主体(3-12)回顾过去(战争胜利、政治成熟) 立足当下(国家规划、自由解放) 展望未来(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国防) 结尾(13-16)敬仰与祝贺(情绪激昂) 总结:时间脉络,过去现在未来;逻辑脉络,因,果(因),果 (二)丰富情感,细腻语言:分享句子,感知情感,品味语言 1、2段掷地有声,兴奋激动 比如:“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开幕了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 3段 蔑视敌人,胜利自豪 比如: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4段 愤怒对敌,认识清醒 比如: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6段 宣告世界,骄傲振奋 比如:“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近代落伍了"“我们是这样做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12段 爱憎分明,自信昂扬 比如:“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样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13-17 敬仰英雄,惋惜高兴 比如结尾四个感叹句 总结: 1.情感脉络: 兴奋激动---胜利自豪---愤怒对敌---骄傲振奋 ---自信昂扬 --- 惋惜高兴 2.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2.1运用肯定句句式特点,本文运用很多判断句,表达强烈肯定语气,坚定自行溢于言表 2.2使用很多修饰词,比如上述句子中“渴望的"修饰词,强调会议的召开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的修饰词,“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军队前面的修饰词“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鲜明对比的情感自然深蕴其中。
四、作业: 1.在网络上找一段精彩演讲视频,分享给同学们 2.以|“伟大复兴需要哪些精神”为话题,写一篇2分钟演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