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观光路改造工程高边坡支护方案(DOC 61页).doc
63页观光路(二十三号路以东段)市政工程2标高边坡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工程地质概况 1第四章、高边坡支护设计参数 3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 4第六章、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其他人员配备 6第七章、劳动力需求计划表 12第八章、高边坡支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2第九章、主要机械设备表 14第十章、边坡支护材料汇总表 15第十一章、项目重点难点及其对应措施 16第十二章、主要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 20第十三章、边坡边坡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第十四章、边坡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40第十五章、边坡支护应急预案 48第一章、编制依据根据设计图纸显示,本工程涉及挖方边坡共8处、填方边坡3处,其中挖方边坡坡高≥20m的3处,属于高边坡为切实保障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编制此方案用以指导高边坡加固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以及其他关联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本方案内容主要针对坡高≥20m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高边坡,其他边坡参考本方案实施本施工方案根据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深圳市宝安区观光路改造工程第三部分 高边坡工程》、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圳市宝安区观光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编制时对施工工艺及方法、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安全应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编制依据如下(但不限于):(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3号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安全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质[2009]87号) (二)主要的规范标准 1、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边坡支护方案图纸2008.032、《深圳市宝安区观光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10;3、《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及验收规范》(GBJ202-83)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 22:99);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石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1、《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3、国家现行其它施工规范及标准及本公司近年类似工程之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宝安区东部观光路,起讫桩号GGL5+380~GGL7+500,全长2.12公里,为旧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道路将现状四车道保留,两侧各增加一条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化带根据设计要求,本标段边坡分为两大类:一般边坡和高边坡,沿线边坡坡高大于15m按一级边坡设计,其他边坡按二级边坡设计高边坡结构设计参数如下:桩 号坡高支护类型坡率GGL5+410~GGL5+540左侧10~26m锚杆(索)+格构梁支护1:0.75GGL6+450~GGL6+510右侧28m锚杆+格构梁支护1:1.0GGL7+380~GGL7+479右侧37m坡脚:人工挖孔桩+锚索加固二、三级坡面:锚杆+格构梁加固1:1.0GGL5+410~GGL5+540左侧高边坡GGL7+380~GGL7+479右侧高边坡GGL6+450~GGL6+510右侧高边坡第三章、工程地质概况一、现状地形及地层结构根据深圳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圳市宝安区观光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7年10月),各高边坡现状地形及地层主要为:1、GGL5+410~GGL5+540左侧高边坡该边坡高约10~25m,总坡长约140m,坡度50~70度,坡面分两级,为修建坡脚观光路切坡形成,一级为浆砌片石坡面,二级为坡面格构护坡,坡顶和坡脚均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坡面植被一般发育。
坡体地层相对简单,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亚粘土、残积亚粘土、全、强风化混合岩土石方类别主要为II级普通土~III级硬土,少量IV级软石2、GGL6+450~GGL6+510右侧高边坡该边坡坡高约28m,观光路一侧坡体长约60m,浪容路侧坡长约40m,坡面较缓,坡面为一级放坡,为片石格栅,坡顶和坡脚间修有良好排水系统,地面植被发育较好,坡体地层较简单,从上至下依次为:坡积亚粘土、线积亚粘土,强风化花岗岩,土石方类别为II级普通土~III级硬土,少量IV级软石3、GGL7+380~GGL7+479右侧高边坡该边坡高约10~37m,最高处达37m,总坡长约100m,坡度55~75度,边坡走向270~275度倾向北、坡面边线呈近折现型,坡面分级开挖,为修建坡脚观光路切坡形成,浆砌石坡面护坡,坡顶和坡脚均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边坡坡脚下为观光路,地势平坦,地面高程84~85m;边坡坡顶为丘陵低山自然平台,山顶高程为117~122m,山上植被发育坡顶平台修建有南方电网公司的高压电塔坡体地面相对简单,从上至下依次为;强、弱、微风化石英岩坡体土石方比约为2:1土石方类别主要为III级硬土~VI级坚石。
二、岩土层结构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勘察资料揭示各高边坡地层岩性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亚粘土层(Q4dl+pl):灰黄、浅黄、褐红色,可~硬塑状态,局部为粘土揭露层厚0.7~7.2m标准贯入试验70次,锤击数一般8~24击,平均13击属II级普通土2、第四系残积亚粘土(Qel):褐红、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由混合风化残积而成,除石英外其他矿物已风化成粘性土揭露层厚1.0~16.2m标准贯入试验29次,锤击数一般10~29击,平均19击属II级普通土3、震旦系混合岩全风化混合岩(Z):褐红、褐黄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可辨认,岩芯呈土柱状,坚硬状态揭露层厚1.15~14.5m标准贯入试验23次,锤击数一般30~46击,平均37击属II级普通土4、震旦系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Z):褐红、褐黄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土夹块状,不均匀见有弱风化岩块,合金钻进容易揭露层厚1.3m~40.30m标准贯入试验24次,击数均大于50击属III级硬土~IV级软石,其中土状强风化属III级硬土,块状强风化属IV级软石5、三叠系地层强风化石英砂岩(T):褐黄、深灰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但可辨认,岩石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土夹块状,不均匀见有弱风化岩块,合金钻钻进容易。
揭露层厚2.5~36.8m标准贯入试验1次,击数大于50击属III级硬土~IV级软石,其中土状强风化属III级硬土,块状强风化属IV级软石6、三叠系地层弱风化石英砂岩(T):灰色,岩石裂隙发育,岩隙面铁染呈褐色,岩芯块状,手折不断,合金钻进困难,揭露层厚3.2~25.0m,属V级次坚石7、三叠系地层微风化石英砂岩(T):灰、深灰色,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柱状,需金刚石钻进,揭露层厚5.0~6.3m,属VI级坚石三、区域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1、根据《深圳市宝安区区域地质图1:50000》,沿线附近主要发育有走向北西、北东向的断裂,根据《深圳市区域稳定评价》,自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断裂活动痕迹工程稳定性好,适宜道路改造工程2、整个道路改造工程沿线存在数量较多的土、岩质边坡,开挖后在重力作用、风化作用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共同影响下,岩土层易沿层面和坡面发生坍塌和滑坡问题3、整条线路上的岩石风化很不均匀,特别对边坡开挖时的土、石方量计算影响较大,施工时应予以注意四、地下水沿线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介质条件分为二类:一类是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中砂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砾砂层中的孔隙潜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含水较丰富,为主要含水层,且微承压性;另一类是赋存于强、弱风化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亦具承压性。
五、各岩土层力学参数建议值根据勘察单位野外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场区内边坡支护设计各岩土层参数建议值如下表: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层号岩土层名称压缩模量Es(MPa)粘聚力(KPa)内摩擦角Φ(°)容许承载力σ0(KPa)④亚粘土(Q4dl+pl)8.02520180⑧亚粘土(Qel)9.53025220⒅全风化混合岩(Z)13.04530400⒆强风化混合岩(Z)20.06032700⒂强风化石英砂岩(T)20.06032700⒃弱风化石英砂岩(T)---1500⒄微风化石英砂岩(T)---5000第四章、高边坡支护设计参数一、锚杆1、锚孔直径D=100mm,倾角15度2、锚杆长度为3~12m,材料为HRB335D32钢筋3、锚杆间距:竖向2.0~3.0m,水平向2.0~3.0m4、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灰比0.45~0.5,锚固体强度要求大于25MPa,采用强度等级为P.0.42.5R普通水泥二、锚索1、锚索采用4根7Φ5钢绞线,锚索长18~22m,其中锚固段12~16m,自由段6m2、锚索孔直径150mm,倾角20度3、锚索浆体采用水泥净浆,水灰比0.45,浆体强度不低于M304、锚索自由段应进行除锈、刷沥青船底漆、沥青玻纤维布缠裹其层数不少于两层等防腐蚀处理,装入自由段套筒中,自由段套筒管中应通长充满防腐油脂,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油脂滞留在套筒内,外绕扎工程胶布固定。
锚头部位应采用过渡管,过渡管内注入防腐剂锚具经除锈、涂防腐漆三度后,采用钢筋网罩、现浇C25砼封闭,厚度不小于100mm,砼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三、挖孔桩及冠梁1、挖孔桩直径1.2m,间距2.0m,桩长14.0m2、冠梁上宽1200,下宽1500,高8003、砼腰梁上宽400,下宽600,高4004、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四、格构梁设计参数1、竖向间距2.0~3.0m,水平间距2.0~3.0m2、砼强度等级为C25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高边坡施工遵循“减载、固脚、强腰、排水”的原则,贯彻建“绿色通道、走环保之路” ,实现“恢复自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美观” 理念的目标领会设计意图,结合现场实际,遵循“强支挡、弱削方”的边坡加固原则,施工中采用锚式系统加固措施,并加强坡体排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段内高边坡安全一、施工流程1、锚杆+格构梁边坡施工准备→挖土、修坡→锚杆定位→锚杆孔施工、锚杆制作→插入锚筋→浆液制作、注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