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讲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54886771
  • 上传时间:2023-08-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一、 考点突破1. 结合教材相关图表,能够描述“人口爆炸”现象;2. 举例说明环境资源对人口的限制性二、 重难点提示重点: 环境资源对人口的限制性难点: 环境资源对人口的限制性一、“人口爆炸”1. 描述对象:“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 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 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 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地球从来没 有像今天这么拥挤,人口也从来不像近100 多年来增长得这样快2. 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 变化,决定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 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 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3. 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这种增长的特点是在开始时数 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图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从世界人口增长过程来看,人口 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快。

      但因受到 资源的制约,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决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资料严 重短缺,反过来会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二、环境的限制性1. 自然资源的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将其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2. 自然资源的作用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3. 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表现① 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② 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数量是有限的4. 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的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 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导致自然资源供应不足,从而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 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5.几种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的问题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 的压力,对人类自身发展也是有害的。

      资源 种类属性重要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可再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 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 自然资源世界人□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使人均土地拥有量 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另 一方面由于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用于 农业牛产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矿产 资源不可再生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 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 基础由于人□增长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 需求量不断增长,导致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迅 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淡水 资源可再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由于人□数量增加,生产、生活耗水增多,导致 需水量增多,又由于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导致 供水量减少;从而使水资源出现供需矛盾森林 资源可再生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 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防风固沙、调 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等作用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使森林大面积减少, 从而导致大气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反 常事件增多,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随堂练习】1. 目前愈演愈烈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B. 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D. 全球火山活动频繁答案:B思路分析: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 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目前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增长一人均耕地较少一开垦土地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B. 人□增长一人均耕地较少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一开垦土地C. 人□增长一开垦土地一人均耕地较少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D. 人□增长一人均耕地较少一开垦土地一自然灾害频繁一植被破坏答案:A思路分析:由于人□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人类为了生存开垦耕地,从而导致植被的 破坏,使植被的生态功能下降,产生自然灾害例题1 (浙江高考)区域人□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 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1) —2)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对水资源压 力指数人□对耕地压力 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思路分析:第(1)题,由表格信息可知,人均GDP水平最高的为浙江,但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并不高;据表还可读出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 力却比河南小,故A项错误;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 和黑龙江,故B项错误;人均GDP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也越高,故C项正确;城 市化水平最低的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故D项错误。

      第(2)题,从表中信息可以 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 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排除A; 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排除B;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排除Co答案:(1) C (2) D例题2 (吉林省长春市统考)读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 题1) 分析说明由汉代到唐明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增大的原因2) 分析说明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思路分析:第(1)题,据图可知,汉代到唐明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增大,这是由于此 时期人口增长缓慢,大量开垦荒地的结果第(2)题,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与城 市化、工业化占用耕地、生态退耕,以及人口增长、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系答案 (1)大量开垦荒地;人口增长缓慢2)①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等占用耕地;②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使耕地退化;③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建设,使耕地减少;④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产 生次生盐碱化;⑤不合理施用农药等使耕地污染;⑥人口增长难点剖析】自然资源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趋势自然资源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与数量都在发生 变化。

      如下图所示: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日益广泛和深入, 因而自然资源的种类会越来越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会不断提高,从而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 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资源开采增多,会导致某些资源储量减少,尤其是矿 产资源减少,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品种日益增加, 类型越来越多,品位要求不断降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矿 产资源的减少如钻探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辟广阔 的前景方法提炼】资源类问题的分析方法某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资源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利用不合理 (浪费、污染)等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开发资源、寻找替代资源、跨流域调配);节流(提高资 源利用率、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储备等思考: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1) 自然原因:①淡水总量有限,季节变化大;②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均2)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增;②水体污染严重,造成水质 性缺水;③水浪费严重措施:(1) 开源措施:①修建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改变水资 源季节分配不均的状况;②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 地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状况;③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④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 节流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 高农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③加强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