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doc
5页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 临床疗效,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 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 不同方法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胆 红素明显降低,PTA比例明显上升,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 对照组,PTA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8%,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能提高对早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糖皮质激索;抗病毒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 床疗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且具有高传染性,因此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任务比较艰巨重型乙型肝 炎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 生命安全[1] o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进行保肝和抗病毒综合治疗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未达到理想的疗效,选择有效治疗方 案來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疗效是首要目的[2]。
糖皮质激素虽能治疗重型 乙型肝炎,但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副反应,因此,对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重 型乙型肝炎在医学界存在争议[3]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发展,质子泵抑制 剂的研究,提高了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安全性[4]木文选取2013年10月 -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索的的临床疗效分析,具体 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 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 组,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56・7)岁;观 察组35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0. 17・1)岁患者纳入的标 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制定的标准[5] 所有患者都是属于早期慢性肝炎患者,无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 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没有激素使用禁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本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抗病毒和退黄、保肝护肝、保护胃黏膜、预防 并发症综合治疗。
用药方案是①清晨服用恩替卡韦(0. 5mg/d )进行抗病 毒治疗;②应用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门冬氨酸 钾镁、腺昔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保肝退黄治疗;③每天或隔夭应用50ml20%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或者200ml新鲜血浆;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水和解质紊乱;⑥补充多种维生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小剂量地塞米 松,第一周按5mg/d,第二周按3mg/d,第三周按lmg/d.三周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严格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常规、血糖的变化情况,及时治疗感 染和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4个疗程后测定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和 PT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1・4疗效的判断显效: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至正常,肝炎症状消退;有效:患 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好转,肝炎症状改善明显,部分指标恢复正常;无效: 肝炎症状没有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没有出现好转甚至恶化,其他指标没 有任何改善总有效度二(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X100%o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 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土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应用X2, P<0. 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2.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umol/L)和PTA (%)情况比 较,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卩TA比例明显上 升,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TA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 8%,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件表2.3讨论我国是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6],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比较 复杂,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受HBV破坏,病毒大量复制使肝细胞坏死抗病 毒的药物有阻止病毒复制的作用,避免新生肝细胞受损,降低肝脏细胞坏 死率,达到护肝的目的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慢性重型 乙型肝炎中,降低细胞免疫对肝细胞的损伤,阻止淋巴细胞对已感染的肝 细胞的破坏,达到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木次研究表明,对慢性肝炎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个疗程后,明显降低患者的 血清胆红索,提高患者PTA比例,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总而言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能提高对早期慢性重型乙 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甘苏琴,龙尧•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 6 (12) : 1856.[2] 张会爱,朱新功,河小峰,等•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 23 (3): 34-36.[3] 黄春洋,金怡,魏飞,等•力核廿(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学突破/反弹的临床特点[J]•中华全科医学,2012, 10(3):364-365.[4] 宋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口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3, 24 (23): 3509-3511.[5] 高文虎•恩替卡韦治疗Il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I1BVDNA水平与HBe 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医刊,2014, 41(20): 105-106.[6] 李莉•肾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激素与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 9 (15): 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