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与思考.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5753663
  • 上传时间:2024-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与思考   [摘 要] 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进行充分的剖析和正确的理解,结合本地区实际,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围绕履行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提出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存在问题;建议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简称农技推广,是指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可利用的传播渠道以及推广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民群众中去,并使之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的过程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是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基层,也是落实中央、省、市(地、州)、县、乡有关“三农”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单位之一   农技推广服务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业切实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服务“三农”笔者结合元江县甘庄街道办实际,谈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与思考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同时也是基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兼具农业行政、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职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履行这一职责的基本单位,其职责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制订当地种植业生产的发展规划、生产计划、生产技术措施   认真学习本地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吃透其中长期发展规划,熟悉和掌握辖区内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整合全盘,充分发挥农业专业特长,本着有利于“三农”发展兼顾全街道经济发展的原则,制订本地区种植业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计划,总体和局部作物、品种布局,科学实用的生产技术措施   2.开展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农业技术培训   收集整理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编写成宣传单(册),深入村组、各家各户、田间地头,通过集中开会、田间讲解等,进行集中式,分散式、一对一式宣传传达,使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集中开会,田间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3.关键技术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研究当地农业资源,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攻克难关,掌握关键农业技术   4.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做好本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取采定点定期观测,及时分析、对比数据,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工作对灾情密切关注,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并进行必要的技术防治,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妥善处置好灾害   5.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   食品安全,从源头上抓起田间生产是第一车间,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严密监督和严格检测,杜绝农药、化肥超标农产品的产出和销售   6.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地传授农民需求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掌握实用的农业新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可用农业信息   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僵化,管理不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同时也是基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兼具农业行政、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职能具体来说,技术业务上有县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等,行政上有乡镇(街道办)人民政府,形成了多管局面增加了管理层次,表面上看是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实际运作时却因环节太多,增加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很大往往政府部门掌管着人、财、物权,基层农技人员忙于政府行政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万精油,正常的农技服务工作无法开展,技术主业被被动放置,其职责难于实施。

        2.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来源有限,工作所需费用不足,设施、设备缺乏,影响职责的正常发挥,职责履行困难大因缺乏经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处于被动运作模式,多以上级下达项目的形式实施,没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调研,资料收集,培训经费的短缺,导致各种农业规划、生产计划,生产技术措施的制订难于高质量的实施,宣传、培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必要设备的缺乏,无法完成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工作,更无法完成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   3.部分领导对农技术推广工作重视不够,农技推广人员主动性不够   农技推广工作对象是祖靠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这使部分领导错误地认为农业有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并不重要三农”工作中,农技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分给农技推广人员来做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听命于部分行政领导,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各种各样的行政指令,农技推广工作疲于应付,思想上重视不起来,行动上动力不足   4.“弱质”农业导致“弱势”农技推广人员   科教兴国已提了多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落实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农技人员特别是常年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直接为广大渴望农业科技的农民提供指导与服务的县乡农技人员,但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藐视,总是放在“漠不关心,无关紧要”的位置   由于农业生产对地方经济、财政收入增长,特别是GDP增长贡献较小,中央历年高度重视的农业生产成了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农业部门也自然成为“弱势”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则成了“弱势群体”在农业资金监管上,农业资金“非农化”严重,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农业的资金投入与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但这些项目资金、优惠政策,到基层后很多被“强势部门”分割拿走,“弱势”的农业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很少由于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利、又无监管权利,使得基层农技推广有责任、缺经费、无手段,工作落实难度大,自身待遇低下   5.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思想意识老化,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由于“弱势”的地位,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有责无权,思想意识上墨守陈规,毫无新意,工作上按部就班,缺乏创新这种被动的指导思想和毫无创新的工作方法造就了人员的思想惰性,自身总体素质不高。

      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农业技术需求不断的更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思想意识老化,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技能相对弱化,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农民需求变化大,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因缺少经费、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困难   三、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建议及对策   为切实履行好基层农技推广站的职责,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转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制,进行科学管理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从政策上支持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在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主体地位,指定专人(在编制内按需要设定人数)专职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有自主支配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财、物权力,为其提供积极主动的工作条件管理上减少中间、交叉环节,避免出现多部门重复管,无人管的情况,从政策上、管理上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在保证农业技术推广职责的前提下,设专人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   2.保证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完善基础设施   经费来源上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保证稳定的科研、推广和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经费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畅通农技推广经费争取、下达、使用通道,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财、物支配权。

      加大投入,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实现职责的必要设施、设备   3.解放思想,加强领导,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积极主动性   领导带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传统农业陈旧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对科技依赖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行动上加强领导,全力支持农业推广工作始终把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专业职责放在首位,从人员安排上保证足够的专职人手职能分开,专业上技术人员要有绝对的权威,让其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从心理上接受并热爱此项工作,认知它的重要性,工作中有成就感,生活上提高物质和精神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健全的农业推广机制,制定激励制度,设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奖励保护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4.加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引进和培训   根据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业和信息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农业信息,提髙农技推广队伍知识存量水平;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面向社会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髙、专业能力强,热爱农技推广事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技推广队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