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庄子》:德充符原文译文.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838033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7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庄子》:德充符原文译文 《德充符》 【题解】 本篇的中心在于争论人的精神世界,应当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究竟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动身,表达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子笔下的“德”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 为了说明“德”的充实与证验,文章想象出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的人,但是他们的“德”又极为充实,这样就组成了自成局部的五个小故事:孔子为王骀所折服,申徒嘉使子产感到惭愧,孔子的内心比叔山无趾更为丑陋,孔子向鲁哀公称颂哀骀它,跂支离无脤和大瘿为国君所宠爱五个小故事之后又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作为结尾,即第六局部,在庄子的眼里惠子恰是“德”充符的反证,还赶不上那些貌丑形残的人。

      【原文】 鲁有兀者王骀①,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②:“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③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④?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⑤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⑥!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⑦,其与庸亦远矣⑧若然者,其专心也独若之何⑨?”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⑩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11),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12)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13);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14)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15),而游心乎德之和(16);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17),视丧其足犹遗土也(18)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19),得其心以其心(20)得其常心(21),物何为最之哉(22)?”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23),唯止能止众止(24)受命于地(25),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26),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27),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28)。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29),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30),府万物(31),直寓六骸(32),象耳目(33),一知之所知(34),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35),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肎以物为事乎(36)!” 【解释】 ①兀:通作“跀”(yuè),断足的刑法兀者”指受过跀刑只有一只脚的人王骀(tái):假托的人名 ②常季:鲁国贤人,传奇为孔子弟子 ③中分鲁:在鲁国平分,意思是在鲁国彼此间差不多,不分上下 ④无形:不具有完整的形体心成:内心世界到达成熟的境地一说“无形”指不须用形表,“心成”指潜移默化 ⑤直:通作“特”,仅只的意思后:意思是落在对方的后面 ⑥奚:何假:已,只 ⑦王:突出、超过的意思;“王先生”即远远超过了先生 ⑧庸:平凡,这里指寻常的人其与庸亦远矣”,是说他跟寻常人相比也就相差很远很远了 ⑨若之何:如何,怎么样 ⑩遗:失不与之遗”是说不会随着天翻地覆的状况而丢失 (11)审:明悉,通晓假:凭依;“无假”即是“无待”旧注“假”通作“瑕”,指审度自己没有一点儿毛病;姑备参考 (12)命:任。

      命物之化”就是听任事物的变化宗:本,主旨 (13)肝胆楚越:肝胆两种器官紧紧相连,楚越两国相去甚远,喻指邻近的肝胆同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越那样相去甚远 (14)一:同一,一样的 (15)耳目之所宜:指相宜于听觉、视觉的东西 (16)游心:使心灵自由驰骋游览和:混淆 (17)听一:同一的方面所丧: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 (18)遗土:失落土块 (19)以下四句很不好理解,各家断句也不全都,这里取传统的断句方法为己:即修己知(zhì):才智为己以其知”即“以其知为己”,意思是运用自己的才智来修养自己 (20)得其心以其心:即以其心得其心,大意是,用自己的心智去求取自己的理念 (21)常心:真常之心,即忘知忘觉,无思无虑的心境 (22)物:外物,这里指众多的门徒何为:为何,为什么最:聚拢 (23)鉴:“鉴”字的异体,照看,审察的意思远古无镜子,人们对着盛有水的器皿照看就像今日照镜子一样,故有“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的说法 (24)唯止能止众止:唯有静止之物方能照人,方能使别的什么东西也静止下来 (25)以下四句有的版本为六句:“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句式要工整得多,姑备参考。

      (26)正生:即正己,指端正自己的品德下句“正众生”即端正他人的品德 (27)始:本初之态征:迹象 (28)九:非实数,“九军”犹言千军万马一说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故名九军 (29)要:通作“徼”,求取的意思 (30)官:主宰 (31)府:包藏 (32)寓六骸:把自身的躯体当作寓所 (33)象:表象 (34)一知:自然给予的才智 (35)假:通作“格”,陟升的意思 (36)肎:“肯字之古本字 【译文】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导,坐着不能谈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莫非确有不用言表的教育,身残体*内心世界也能到达成熟的境地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答复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德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教师,何况学识和品德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德竟超过了先生,跟寻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专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仲尼答复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丢失、消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一样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像这样的人,将不知道耳朵眼睛最相宜何种声音和颜色,而让自己的心思自由拘束地游览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外物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却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因而看到丢失了一只脚就像是失落了土块一样 常季说:“他运用自己的才智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假如到达了忘情、忘形的境地,众多的弟子为什么还聚拢在他的身边呢?”孔子答复说:“一个人不能在流淌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对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无论冬夏都郁郁青青;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德最为端正。

      幸而他们都擅长端正自己的品德,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德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赶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作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把握了自然给予的才智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的境地,人们将紧紧地跟随着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弟子当成一回事呢!” 【原文】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①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②,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③?且子见执政而不违④,子齐执政乎⑤?”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⑥?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⑦?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⑧,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子产曰:“子即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缺乏以自反邪⑨?”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⑩,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行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11),中心者,中地也(12),然而不中者,命也。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13);而适先生之所(14),则废然而反(15)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16)?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17),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18),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19),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20):“子无乃称(21)!” 【解释】 ①郑子产:郑国的大政治家伯昏无人:假托的人名 ②止:停顿,留下 ③其:还是、抑或 ④执政:子产曾是郑国执政大臣,故有此说违:回避申徒嘉为一兀者,地位低下而子产位尊,不愿与之同步,故有先出、留止的一段话 ⑤齐:跟……齐一、一样,向……看齐;“齐执政”意思是跟执政大臣齐一,即把自己看得跟执政大臣一样 ⑥固:岂全句大意是,哪有执掌政务的大臣如此拜师从学的呢?言外之意是,伯昏无人门下没有贵贱之分,要分贵贱就不会到这里来拜师从学 ⑦说(yuè)通作“悦,”喜悦后人:以别人为后,含有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⑧大者:这里指广博精深的见识 ⑨计:计算,估量反:反省这句语意有所隐含,似乎是说受过刑断还缺乏以使自己有所反省吗? ⑩状:陈述,含有为自己的过失辩白的意思。

      其过:自己的过失以:认为亡:丧失、失去,这里指使身体残缺,与下句“存”字表示保全的含义相对应 (11)羿:古代神话传奇中的善射者彀(gòu):张满弓弩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喻指人们生活的社会范围 (12)中(zhòng):地:最易射中的地方 (13)怫(bó)然:勃然,发怒时盛气的样子 (14)先生:指伯昏无人所:寓所 (15)废然:怒气消逝的样子反:返,指回复到原有的正常神态 (16)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用善道来教导我 (17)夫子:指伯昏无人 (18)形骸之内:指人的精神世界游于形骸之内”即以德相交,精神世界相通 (19)形骸之外:指人的外在形体索:要求 (20)蹴(cù)然:尊敬担心的样子更:更改 (21)乃:仍 【译文】 申徒嘉是个被砍掉了一只脚的人,跟郑国的子产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其次天,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在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可以留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