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安书院门商业步行街调研报告.pdf
10页调 研 人 员:张荣群马艳娥 调 研 时 间:2013 年 4 月 25 日 西安市书院门西安市书院门 文化商业步行街文化商业步行街 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调研大纲 讨论问题讨论问题::1.书院门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旅游的冲突书院门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旅游的冲突 2.书院门的文化街区与现代经营者的利益矛盾书院门的文化街区与现代经营者的利益矛盾 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方式及展开过程方式及展开过程的详的详述述 1.1 调查目的 1.2 调查方式 1.3 调研流程图 1.4 参考书目 2 书院门书院门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2.1 地理位置 2.2 场地环境和周边环境及历史背景 3.书院门的书院门的文化和文化和商业特征分析商业特征分析 3.1 书院门的文化特征 3.2 商业特征分析 4.书院门的使用现状书院门的使用现状 4.1 各主要节点的人流,交通流量及人群使用特征 4.1.1 宝庆寺塔 4.1.2 关中书院 4.1.3 碑林博物馆 4.2 书院门各类人群的现状和需求 4.5.1 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现状和兴趣意向 4.5.2 经营者的经营现状及需求 4.5.3 维护者的维护现状及需求 5.书院门文化街区服务设施完善状况的调查书院门文化街区服务设施完善状况的调查 5.1 硬件设施 5.2 软件设施 5.3 消防设施 6.夜景与照明夜景与照明 6.1 照明设施 6.2 夜景与周边环境 7.保留书院门的历史与现代的经营者的利益与维护保留书院门的历史与现代的经营者的利益与维护 7.1 书院门的发展前景 7.2 经营者的发展前景 7.3 城市的发展前景 7.4 书院门的维护前景 8.影响书院门与当今社会发展冲突的主要因素影响书院门与当今社会发展冲突的主要因素 8.1 宏观 8.2 微观 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方式及展开过程方式及展开过程的详的详述述 针对现状“展望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为话题,展开了由因 到果的调查。
在过程中结合多种调查方式推进思路,希望在了 解现状问题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1.1 调查目的 1.1.1 书院门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旅游的冲突 1.1.2 书院门的文化街区与现代经营者的利益矛盾 1.2 调查方式 以两人一小组,分路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网页资料,文献, 书籍,国家规范标准,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进行调研 (调查问卷发放 40 份,回收 30 份 )详见附录 1 1.3 调研流程图(详细见图 1.3 调研流程图) 1.4 参考书目 步行街设计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2.书院门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书院门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2.1 地理位置(详见图 2.1 区位示意图) 西安书院门位于西安市钟楼以南,西临南大街,东与柏树林 街相连,北与东木头市,南以南门古城墙毗邻,在书院门的 中心有安居巷 图 2.1 区位示意图 图 1.3调研流程图 围绕调研主题探讨 搜集网 页资料 分析调研对象 提出调研主题 搜集相关文 献与规范 初步 实地 调查 整合实地调研与调研 资料 观察访谈 发现书院门的主要问 题 文化和商业特征分析 各街区人群的使用特征 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现 状和周边环 境 书院门的交通流量和消 防的分析 影响书院 门的发展 因素 围绕主题展开 详细调研 调查问卷 解决调研的问题 统 计 所 有 调 研 数据 书 院 门 历 史 现 实冲突 得出结论 出调研报告 拍 摄 实 地 场 景 照片 2.2 场地环境和周边环境及历背景 2.2.1 场地环境 书院门全长为 570 米、宽 10 米,建筑高度 6-9 米,道路宽度与 两侧建筑高度形成了比较舒服的空间尺度,这种空间尺度有助 于形成亲和力强的空间,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
整条街 区空间大体分为三个区域,它们分别是:西部书院区、中部过渡 区与东部碑林区因其宣扬和传承文的优秀作用,建为书院 2.2.2 历史背景与周边环境 地段东端的三学街因清代的西安府学、长安县学、咸宁县均 设在这里而得名三学街现存始建于北宋哲宗地佑二年(公 元 1087 年)的中国最大的碑林碑林博物馆, 1962 年被 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中展示了包括书圣 王羲之、画圣吴道子的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 宝庆寺塔西入口牌坊 3.书院门的书院门的文化和文化和商业特征分析商业特征分析 3.1 书院门的文化特征 书院门一带曾经是周边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很多老 书画家在这里创作、交流,同时也是年轻人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 场所 3.2 商业特征分析 书院门地段商业氛围的形成起初是一些人拿了宣纸,到碑林里 拓片了来卖后来前来赏玩古玩画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 一条充满“场所文化”氛围的街道,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作用 近代的书院门成为了古城西安的名片和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 吸引了民间书画品玩者之外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 4.书院门的使用现状书院门的使用现状 4.1 各主要节点的人流,交通流量及人群使用特征(见图 4.1) 4.1.1 宝庆寺塔(见图 4.1.1) 4.1.2 关中书院(见图 4.1.2) 4.1.3 碑林博物馆(见图 4.1.3) 63 37 西安书院门旅游人群特征调查图 4.1 77 23 宝庆寺塔的交通流量与人流量状况图 4.1.1 关中书院的交通流量与人流量的现状(中午 14:15)图 4.1.2 中午 14:00 碑林博物馆的交通流量与人流量的现状(中午 15:38)图 4.1.3 4.2 书院门各类人群的现状和需求 4.2.1 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现状和兴趣意向(见图 4.5.1) 4.2.2 经营者的经营现状及需求(见图 a 与图 b) 通过对西安书院门的走访询问调查,大多数商户都觉 得书院门的环境差,脏乱,没有吸引游客的地方,周边的车位太 少 商 户 在 经 营 的 同 时 , 搬 运 过 程 交 通 也 很 不 方 便 4.2.3 维护者的古建保护及环境维护 通过观察调研书院门的现状维护,大多数游客反映西安书 院门设施破旧,本人也拍摄搜集了部分图片来证明(见图 c 和图 d) 书院门街区乘载着街区的文化源起。
其中有碑林、关中书院、 唐 代华塔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有孔庙、三学街形成的“一庙三学”的 街巷文化 碑林形成于唐末至北宋年间, 距今 900 多年历史, 最初成为 “碑 院” ,自明万历年间始有“碑林”之称西安碑林堪称一座儒家文化 典籍的石质图书馆和史料档案库,馆内存放有字汉唐到明清各种碑 刻两千余篇,是中国书法爱好者的神圣之地 关中书院建于明代,其思想精髓为关学关中书院现为中国四大书 院之一,关学则为北宋四大学派之一 关中书院古建宝庆寺塔古建孔庙 通过研究书院门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推及一些历史街区地段的保 护,提出几点自我的看法: a 历史地段的保护,要充分研究其各个方面,要跳出单体建筑而将 其置身于更大的社会环境下,考虑其空间组合,街景立面等,其保 护会更为科学合理; b 同时细节研究至关重要,重要古建保护,甚至景观小品,是串联 整个街区的关键点,同时,景观小品在形成序列与节奏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要注重对小品的研究乃至植物搭配上,这些在营造历史氛 围,唤起历史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城墙脚下的移动橱窗利用率不高,冬夏两季白天由于气候不好导 致铺子的营业时间有限,格子铺周围也没有充足的照明设施,所以 铺子晚上基本停止营业。
建议在城墙脚下加强绿化,选用树冠高大 各类游客的兴趣意向各类游客的兴趣意向 图 4.5.1 人行道摆放纸箱,自设的停车位图 a牌坊角落随处可见的垃圾图 b 破损的排水设施图 c 破损的管网设施图d 的乔木树种,既美观又能调节气候;增加照明设施,使格子铺夜 间生活也丰富起来; d.街道缺乏休息空间,座椅数量少,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座椅 被私人占用现象严重,未能达到预期供人休息的效果建议增设 座椅的数量,加强街区环境管理力度建议座椅与花坛相结合处 理,加大绿化力度使环境更加自然、美观 5.书院门文化街区服务设施完善状况的调查书院门文化街区服务设施完善状况的调查 5.1 硬件设施 5.1.1 书院门的大门采用牌坊这种传统的空间界定方式,满足了象 征性、标识性和界定性的要求,用在书院门这条古香古色的步行街 中再合适不过 5.1.2 书院门的介绍牌与关中书院的介绍牌都采用了碑刻的形式, 加上简化的传 统屋檐符号, 与书院门仿古街气氛相统一, 强调了碑林特色 5.1.3 作为陕西三大民间艺术的栓马桩 反复运用在书院门的环境中,凸显了地 域特色,给人们强烈的心里暗示栓马桩 以其优美的形态、古老的韵味,体现出书 院门独有的地域文化。
5.1.4 书院门的街区标志石、 限定石墩也 是结合所处的历史气氛专门设计的,和整 体环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5.1.5 书院门步行街的主导树种是大叶 女贞、国槐、红叶李主要街区空间种植 较高行道树,在遮荫的同时不遮挡人的视 线,使营业空间通透、直观 采用国槐这种古老的树种为行道 树,展现了古城的风韵对重要广 场节点进行了重点绿化:作为入口 空间的西广场设计了观赏花坛, 采 用草坪上种植小叶女贞、冬青、 月 季花、龙爪槐相互配合的形式, 营 造了迎宾广场的热烈气氛 宝庆寺 塔的北侧以列植侧柏做挡景, 虚化了栏杆;关中书院门前设计了花坛, 采用草坪与冬青、紫叶小聚、侧柏等植物,限定入口空间,美化了 空间节点;对东广场原有古树进行了保护处理, 采用石栏杆加以保护 5.2 软件设施 书院门作为一条古文化商业街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 基础健身设施垃圾桶 树下座椅灯具 街区行道树 地域气息 在这里有以孔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以关中书院为代表的关 学文化,因此这里是文人雅士、书画爱好者的天堂 街道两边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 宝等多家店铺,在二 三层雕栏楼阁上,挂 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 匾,书写着文萃阁、 醉书轩、聚看斋、皓 月宫等店名。
这里的 店铺门面古朴敦厚, 门面有很多的特色的 装饰,牌匾、楹联, 还有深狭的门道,显 示了一种儒雅祥瑞、深藏若虚的氛围商家所售的商品有各种 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然而墨香的古文化街最能体现特色的 商品当属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书法字幅、国画卷轴、碑帖拓 片、蓝田美玉,以及古老的乐器“埙” 因为书院门是一条古文化街,所以这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 展示:你可以阅览到书法、中国画等书画艺术,你也可以购买到皮影、剪 纸等民间工艺,你还能欣赏到吹埙、吹糖人等民间表演,你更能感受到仿 古民居、拴马桩等建筑特色,大到古玩字画、小到工艺表演,玲琅满目的 特设商品将地域文化渗透到了城市的生活中来 5.3 消防设施 由于书院门的文化街区大多为砖木结构的民居,居民生活用电、用 火,加之道路狭窄,通行不便,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 同时由于临水而居,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难以进入,临水而解不了 消防之渴,“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观察调研,书院门的消防设施几乎很难看到,这对书院门是 一致命的要害, 在书院门的历史街区应该根据其特点和现有消防资源 的布局,兼顾消防宣传受众的特点和消防宣传的需要,通过“沿街布 点”、“临河连线”、“重点成块”的方法来展示书院门古街消防文化。
再以沿街布点:以历史遗存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部分古建 筑、 社区居委会、 学校为节点,集中进行消防教育,集中展示消防宣 传设置相关的消防雕塑:以书院门特色人物为主要造型创作,传 文化基础软件设施售卖小铺使用唐的特色 唐文化工艺品陕西民俗特色产品 书院门的电箱碑林博物馆入口都没有设消防设施 统不仅能保持特色,而又有提示游客及市民防火防盗以主要街 区主要轴线,设置消防宣传教育设施 6.夜景与照明夜景与照明 6.1 照明设施 6.2 夜景与周边环境 通过观察调研,发现书院门照明设施夜景单调,重点部位没 有体现以上图为实景 7.保留。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