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小学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总结.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23928927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槐芽镇中心小学反邪教宣传教育 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增强广阔师生识别邪教、抵抗邪教的能力,充分认识邪教的本质及危害性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以“校园拒绝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进一步认清了邪教的危害性,更加树立了长期拒绝邪教的思想现将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使广阔教师和学生认清邪教的本质,提高同邪教斗争的能力,努力为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我校根据上级有关反邪教宣传教育的具体要求,认真部署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使全校教师深刻认识到当前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共建和谐校园,维护师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成立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专人负责,集体行动,齐抓共管,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健康开展 组长:何玲娟副组长:侯亚莉窦艳勃 成员:周彦峰贺靖冯慧会及各班班主任 三、全面宣传发动,使反邪教警示教育深入人心 根据制定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方案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广泛 1宣传发动、部署工作,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20230多份,安排专题讲座4场次。

      向广阔师生发出了反邪教活动建议信,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邪教邪教有什么危害它又是怎么蒙骗人的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邪教是害人的,我们要坚决抵抗形成了全体师生积极行动,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共同抵御邪教的侵蚀,净化校园的活动气氛 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到达教育效果 (一)积极营造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气氛,充分利用板报、张贴横幅、标语、设置宣传栏,张贴反邪教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看通过图片展活动,使广阔学生了解反邪教斗争成果,大力营造反邪教的校园气氛 (二)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了反邪教vcd光盘教育视频事实真相、焦点访谈等,深入揭批邪教的丑恶嘴脸 (三)组织了反邪教知识调查活动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认真答题通过问卷活动使广阔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反邪教的有关知识,提高了识别和抵抗邪教的能力 (四)进行反邪教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关爱家庭、拒绝邪教〞的实践活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的活动,发放建议书,与家长共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做一件关爱身边人远离邪教的事,把警示教育进一步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努力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的社会效应。

      (五)组织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征文活动,共评出获奖征文2023篇充分利用校内播送、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宣讲教育,组织学生声讨邪教的罪行,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反邪教和破除迷信活动知 2识问答等学校共召开主题班会4次,出专题黑板报2期 (六)利用升国旗仪式举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学校领导做了题为拒绝邪教,创立和谐校园的国旗下讲话,做好宣传教育发开工作,营造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气氛 (七)利用周末学生回家时分发告学生家长一封信,把反邪教有关知识带进千家万户 (八)组织三场反邪教知识讲座,通过宣讲使学生根本了解和认识邪教的反动本质和现实危害,鼓励全体学生不听、不信、不传邪教,勇于与邪教活动作斗争 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师生们进一步认清了邪教的本质,增强了防范和抵御邪教侵害的能力在校园内形成“崇尚科学,拒绝邪教,共建和谐校园〞的浓厚气氛和强大声势 反邪教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识别和抵抗邪教的能力,保障广阔师生的生命平安,为创立“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平安保障。

      3 第1页 共1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