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常识科课程指引.pdf

15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2883876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19MB
  • / 1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 言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一系列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八冊及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以配合《基礎教育課程 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2002),並落實課程發展議會報告書 《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2001) 及教育統籌委員會教育改革報 告書《終身學習‧全人發展》(2000) 所提出的各項建議課程發展議會是一個諮詢組織,就幼稚園至中六階段的學校課程 發展事宜,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意見議會成員包括校長、教 師、家長、僱主、大專院校學者、相關界別及團體的專業人士、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代表及教育局人員學習領域及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的編訂,建基於二零零零年十一 月發表的《學會學習》各學習領域及小學常識科諮詢文件在編訂這 些課程指引時,課程發展議會轄下有關學習領域的委員會,充分考慮 學校、教師與學生的關注點、需要和利益,以及諮詢期間社會人士所 表達的期望編訂各學習領域及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目的在展示課程架構, 說明各學習領域及小學常識科的課程宗旨、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 就課程規畫、學與教策略、評估及資源等提出建議,並且提供有效 的學習、教學及評估示例我們鼓勵學校充分考慮本身的情況、需 要和優勢,適當採用課程指引的建議,以達到學校課程的學習宗旨 (課程發展議會報告書,2001)及教育目標(教育統籌委員會報告 書,2000)。

      使用本課程指引,宜參照《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 揮所長》(2002) 和相關的學習領域課程指引,以確保對學校、學習 領域、學科層面的課程規畫有整全的理解 《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於二零零二年首次出 版,而該課程亦於二零零四年在小學全面推行自課程實施至今,我 們身處的社會及世界已有不少轉變故此,課程發展議會現更新及 增益課程指引的內容,以配合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發展課程指引 內的示例將另以單行本發行,以包括更多示例,方便教師參考自 2011-12學年起,小學應按本課程指引的建議發展常識科課程;教育 局會為學校提供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和學與教示例,以配合課程的推 行課程發展是共同協作、不斷改進的過程我們將繼續與時俱進, 不斷更新及改善學習領域、小學常識科及相關的學科課程指引,以切 合學生和社會未來的需要 歡迎教育界同工對小學常識科的課程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來函請 寄: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3樓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幼稚園及小學)收電郵:kpgs_cdi@edb.gov.hk提 要小學常識科 為學生提供學習經驗,讓他們更了解自己及所處的世界。

      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各種能力,以探究與科學、科 技及社會有關的課題和事件培養學生正面的態度和價值觀,讓他們有健康的個人與群性發 展現有優勢 教師普遍了解常識科有助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正面的態度和價 值觀部分學校已因應本身的優勢和學生的需要,規畫不同模式的常識 科課程學生有機會在常識科進行探究式學習學生對學習常識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學校開始重視以多元化的評估促進學生學習家長繼續對常識科的學習表示支持支援全方位學習的機會和學習資源,日有增添課程發展的路向 建立持續發展校本課程的文化,依據常識科的課程架構並配合學 生的需要、興趣和社會的轉變更新課程在學校整體課程規畫中加強常識科課程的縱向與橫向發展,及本 科與校內其他科目和學習經歷的連繫繼續透過課程改革的關鍵項目、全方位學習和善用學與教策略及 資源,達成常識科的課程宗旨 ❖❖❖❖❖❖❖❖❖❖❖❖❖v根據常識科課程指引的評估原則,訂定本科的整體評估政策,並 善用評估數據/資料剖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發展有效的學與教 策略以促進學習施行要則 所有小學按常識科課程指引的建議推行常識科課程根據常識科課程架構及建基於學校的優勢,發展校本常識科課 程。

      運用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 提昇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協作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課程宗旨 常識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本 身的福祉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關心科學與科技發展對 社會的影響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學生應享有的學習機會 從小一至小六學習常識科獲得課程中與核心學習元素相關的學習經歷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常識科,本科應佔小學課程總課時的百分之 十二至十五❖❖❖❖❖❖❖❖❖❖❖❖❖v中央課程 常識科的課程具備開放和靈活的課程架構,並訂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和學習重點,讓學生透過下列六個學習範疇,建構學科知識、發展 共通能力、以及培養正面的態度和價值觀: 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課程應均衡地涵蓋六個學習範疇學校應在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的學習範疇中,讓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 中央課程與校本調適 學校宜對中央課程作出調適,並發展本身的校本課程,以達到常識科 課程指引所訂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

      學校可以採用以下的措施: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調校學習重點因應學生的需要、學校的有利條件及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組 織學習內容,以完成核心學習元素,並選擇適當的延展學習、學 與教策略、家課策略及評估模式學與教 以多元化的教學取向,如探究式及相關的學與教策略,幫助學生 建構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透過生活事件方式,讓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強化情意 發展和培育國民身份的意識繼續發展四個關鍵項目,透過有效的學與教策略促進學習❖❖❖❖❖❖❖❖❖❖❖v誘發學生的興趣,進行探究及通過動手和解難活動建構知識;避 免把學習規範於課本內容及紙筆測考靈活地使用課本,採用優質的學與教資源善用社會資源,促進全方位學習評估 讓師生找出學與教的強弱之處,使能改善學習使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並提供優質回饋,以改善課程和學與 教❖❖❖❖❖v目錄引言 i提要 iii第一章 概論 11.1 背景 21.2 常識科在學校課程的定位 21.3 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和方向 21.4 常識科課程的發展策略 4第二章 課程架構 72.1 課程宗旨 92.2 學習目標 102.3 常識科課程架構的組成部分 112.3.1 學習範疇 122.3.2 共通能力 122.3.3 價值觀和態度 122.4 學習重點 132.5 核心學習元素及延展學習元素 132.6 主題式教學 40第三章 課程規畫 593.1 中央課程與校本課程發展 603.2 共同備課 623.3 課程規畫模式 623.4 不同學習階段的課程銜接 633.5 跨學習領域的連繫 643.6 時間分配 653.7 課程規畫過程 66v第四章 學與教 694.1 主導原則 704.1.1 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 704.1.2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704.1.3 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 704.1.4 著重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及正面價值觀和 71態度的培養4.1.5 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714.2 探究式學習 714.2.1 探究式學習的優點 714.2.2 探究式學習的主要學習策略 724.3 其他關鍵項目 804.3.1 德育及公民教育 804.3.2 從閱讀中學習 824.3.3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834.4 學生家課 844.4.1 家課的目的 844.4.2 設計有效益的常識科家課 844.4.3 家課指引及回饋 864.5 全方位學習 874.6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894.6.1 課程調適 894.6.2 適切的學習與教學策略 894.6.3 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 904.7 受關注的項目及改善建議 91x第五章 評估 935.1 常識科的評估—施行要則 945.1.1 全面的評估 945.1.2 多元化的評估 945.1.3 重視學習過程的評估 945.1.4 有效益的回饋 955.2 常識科評估政策的制定 955.2.1 訂立清晰的評估目標 955.2.2 配合學生的需要與能力 955.2.3 採用多元化的評估策略與評估模式 955.2.4 善用評估所得的資料 955.2.5 記錄學生的學業成就 965.3 評估模式 965.3.1 進展性評估 985.3.2 總結性評估 100第六章 學與教的資源 1036.1 學與教資源的效用 1046.2 學與教資源的選取 1046.3 常用的資源 1056.3.1 課本 1056.3.2 作業和工作紙 1056.3.3 參考書和其他印刷材料 1056.3.4 多媒體資源 1066.3.5 社區資源 1066.4 學校資源管理 107x附錄 109一 設計循環的理念 110二 「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 114三 關注項目及建議改善措施 118四 為不同目的而設的評估──形式及方法舉隅 1244.1 學生自評 1254.2 教師觀察及家長評鑑 1264.3 學生態度的評估 1274.4 共通能力的評估 1284.5 專題研習報告的評估 1314.6 鼓勵創意及思考試題 133參考資料 135小學常識科專責委員會委員名錄 141第一章 概論概論1.1 背景二十一世紀的兒童必須面對科學、科技和社會急速發展所帶來的挑 戰。

      學校課程應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學習經歷,協助他們建構知識和 發展國際視野,並促使他們裝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切合知識型經 濟和社會的需要常識科課程最初是依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的建議編寫 的,並於一九九六年首次推行二零零二年出版的課程指引則建基 於早前推出的課程綱要及因應課程改革的路向而撰寫課程旨在引 導兒童加深認識自己和他們所在的世界,以及人類、事物與環境之 間互相依存的關係課程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來發展學生的知識和能 力,以達到教育的宗旨香港正隨著社會、科學與科技的急劇發展 而轉變,所以,常識科需要一個開放而靈活的課程架構,幫助教師 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因應社會的發展和學校的需要,課程發展議會在二零一一年更新和 增益常識科課程,務求更能與時並進,使學生能透過與生活息息相 關的學習內容,更有效地學會學習1.2 常識科在學校課程的定位 常識科讓學生有機會結合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科技 教育三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知識、能力及價值觀和態度進行學習 本科透過手腦並用的學習經歷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 力課程的設計著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及發展學生「學會學 習」的能力。

      根據課程發展議會發表的《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全人發展》(2001) 報告及《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2002),常識科 約佔總教學時間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1.3 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和方向 常識科課程的設計理念著重學生整體而非零碎分散的學習經驗這些 經驗能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在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在自然世界中所佔的位置和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為讓學生從常識科課程中得到最大 的裨益,本課程指引依循了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拓寬學習空間 讓學生有充裕時間參與多元化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主動搜尋和建 構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促進學生的全人 發展 加強與學前教育及中學課程的銜接 在初小課程中,進一步推廣主題教學與專題研習,促進學生的個 人及群性發展,可使常識科課程與學前教育課程銜接得更順利; 而在高小加強共通能力的培養則有助學生日後適應中學相關學科 的學習綜合學生的學習經驗 透過常識科,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在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在自然 世界中所佔的位置和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主題教學及與生活 事件有關的學習經歷,有助加強課程內各學習領域內容的連繫, 使學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