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doc
6页附件4:2008年全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2008年,农业部决定在我省继续实施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按照农业部对项目实施工作总体要求,为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加速我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延长玉米产业链,促进畜牧业发展,特制定全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一、 基本思路和目标(一)基本思路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和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和订单化生产为保证,通过推广专用品种,加大配套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增加优质饲料用粮产量和农民收入,全面提高我省专用玉米的整体生产水平 (二)任务与指标2008年,我省承担国家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面积300万亩,其中加工型玉米100万亩,青贮玉米200万亩全省选择专用玉米产业优势明显、畜牧业、加工业发展基础好的26个县作为补贴项目县按照农业部提出的项目示范区比非示范区青贮玉米生物学产量提高10%以上,粮饲兼用玉米亩增产5%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的总体建设目标,2008年,我省专用玉米项目区建设目标是:项目区加工型玉米计划亩产为600公斤,比非示范区增幅6%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
各县(市、区)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分解表见附件3三)基本原则1、坚持品种品质达标按照国家专用玉米品质审定指标要求,高淀粉玉米籽粒总淀粉含量大于72%;高蛋白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大于10%;高油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大于8%;青贮玉米整株粗蛋白含量不低于7%,整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55%,整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30%且生物学产量较高,活秆成熟2、坚持规模化推进项目区整村推进面积达到100%,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项目范围不超过5个乡镇,20万亩面积指标的县份分布范围不超过10个乡镇3、坚持“五个”结合良种补贴项目区要与良种推广结合、与玉米高产创建结合、与品种对比实验结合、与良种繁育结合、与订单生产结合4、坚持青贮品种优先项目县要严格按照省里分配的青贮面积指标,确保面积落实二、主推品种及主要技术措施 (一)主推品种及供种方式1、主推品种按照“国家审定、品质达标、农民认可、规模种植”的原则,省农委在项目区和具备条件的种子企业组织了2008年专用玉米品种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在26个项目县确定了东单70、丹科2162、辽单625、沈玉17、海禾17等60个品种,每个项目县平均推荐了8—10个品种被确定的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区域特点突出。
各项目县具体推荐品种另行通知各项目县专用玉米良种补贴品种公布后,项目县农业主管部门要与品种权属公司签定供种协议各项目县不得在省招标公布的品种之外选择补贴品种,不能二次招标选择公司和品种2、供种方式按时省里公布的确定品种,供种企业自主到项目区供种,种子价格随行就市,农民按市场价购买良种售种时,企业须向农民出具四联据,四联据格式全省统一农民、村委会、乡政府、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各留一联单据存档供种企业要如实填写供种名称、供种数量等信息,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取消当年供种资格乏参加供种的企业,项目区种子外包装要注有“××(品种名称)良种补贴专用种”字样二)主推集成配套技术2008年,全省专用玉米重点推广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种子包衣、地膜覆盖、精少量机械播种、大垄双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分散栽培为规模化栽培1、精细整地根据冬春气温较高的实际,对未进行秋起垄地块及时顶浆打垄以防跑墒,起垄的地块抓紧耙压,蓄纳返浆水提墒,使土壤处于待播状态2、合理密植在充分考虑作物品种生育期和抗病性的基础上,选择优质高产专用型耐密植玉米品种和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实现高产。
3、精少量机械播种精量播种亩用种量1公斤,少量播种亩用种量为1.5-2公斤采用机械精少量播种,株距均匀,覆土深浅一致,既有利于出苗保苗,又能减少种子用量,有利节本增效4、大垄双行种植使玉米植株在田间非均匀分布,有利增加通透性,提高光合效率亩可增加苗数100~200株,青贮玉米亩可增加苗数800株5、测土配方施肥依照土壤类型和供肥能力、种植品种的需肥特点、预期的产量目标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施肥配方在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合理分配施肥量,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搭配,提高肥料利用率6、生物防治病虫害重点从提高生态控制能力入手,综合运用灯光诱集、人工释放赤眼蜂、使用生物农药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7、种子包衣技术选择籽粒大小一致、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黑穗病等病害,促进出苗整齐各项目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和品种特性,分别提出当地主推配套技术方案三、主要保证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项目市、县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由各级政府主管市、县长担任组长,切实把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策扶持结合国家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省农委将300万亩专用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全部作为高产创建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1万亩,要求以整村整乡行政单位建立示范区,不做地块选择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不能用于创高产示范区以外的面积除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区以外,其余的良种补贴面积要建立市、县二级创高产示范区市、县二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数量即为良种补贴的面积的万亩数量各项目县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今年省里对良种补贴工作的新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项目区的投入,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三)依托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项目区专用玉米要积极培育、引进青贮饲料、玉米深加工和流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进订单生产各地要本着就地就近、优质优价的原则,选择大中型玉米加工企业和饲养企业作为项目的龙头企业,力争于5月份完成订单签订工作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水平各项目区要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工作力度,联合科研、教学和生产等单位协作攻关,探索和研究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措施;要加大专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科技入户培训、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活动。
通过层层培训,使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家有一张“明白纸”同时,注意宣传典型经验,通过典型引导农民不断提高科技素质五)加强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各项目区要抓好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每个项县要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示范区,以高产栽培技术(栽培形式、密度、施肥、防虫等)、新品种试验为重点,每个试验展示示范区展示品种不少于10个,面积不少于50亩同时,各项目县建立小面积高产示范田,挖掘增产潜力,探索进一步提高专用玉米产量的途径试验展示区和高产示范田总结报告要报送到省农委六) 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规范运作一是省农委与项目县签订项目任务责任书;二是在项目执行中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通报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三是建立逐级管理监督机制; 四是认真总结项目工作,安排专题现场观摩会,对促进结构调整的典型进行观摩交流;五是动态管理,对在项目管理中问题突出的县份进行调整 (七)强化管理,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到位良种补贴发放对象是项目区内种植专用玉米的农户补贴对象与补贴面积要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各地在供种结束后,购种农民凭购种收据到乡政府指定地点领取补贴款,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
各项目市、县农业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良种补贴资金的发放与监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以任何名义截留和挪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八) 规范项目管理,建立电子档案按照项目县有良种推广补贴区域图、乡(镇)有任务分解表、村(屯)有供种清册、户有供种(订单)卡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图、表、册、卡”项目电子档案电子档案要以户为单位进行统计,并报省农委备案同时,各县(市)建立专用玉米试验田间档案,在不同类型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建立成本观察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