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中医文献中水蛭的药用价值与当代临床应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5557490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8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中医文献中水蛭的药用价值与当代临床应用    柳书涵 陈祎舒【Key】水蛭;中医文献;临床应用水蛭,俗称蚂蝗,属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产于我国各地根据其栖息环境与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旱蚂蟥、水蚂蝗等不同种类,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蛭纲动物多达五百余种其状为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体长约4~10cm,宽约0.5~2cm,前后各具一吸盘,背部多为黑褐色或黑综色,腹部与两侧多为棕黄色水蛭多以吸食人畜鲜血为生,且每次吸食量较大,吸食鲜血后通常能膨胀至原身体的数倍我国自古就有以水蛭入药的传统,而随着当代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水蛭在临床医药方面的应用也愈发的科学与广泛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古代中医药文献中有关水蛭特性及其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揭示当代临床医疗事业对水蛭入药的继承与发展,故具有一定的意义1 水蛭特性水蛭作为一种生长在我国各地的常见虫类,早在先秦时期就被人们所认识《尔雅》中就有“蛭虮”之称,郭璞注曰:“蛭虮,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邢邴疏云:“即楚王食寒菹得而吞之,能去结绩者是也这里邢邴提到“楚王食寒菹得而吞之”,即指楚惠王事1.1性质与类别 水蛭作为雌雄同体的动物,生存能力极强。

      晋代张华《博物志》载:“水蛭三断而成三物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对水蛭“性难死”的特性更是进行了极致的描述:“水蛭性难死,予同官林承奉常言少时曾取大水蛭曝为干,数月后投水椀中复生又以为末,散水中,悉化为小水蛭有人夜临溪而溷,蛭入其尻中,数年瘦病而死,其家将殓,蛭自亡者口中拥出,至数升而止彭氏所言,似有夸大之嫌较之彭乘所言,同为宋人的唐慎微,在所著《证类本草》中对水蛭特性的记载则较为合理:“水蛭,音质,味咸苦,平微寒,有毒,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又堕胎一名蚑,一名至掌生雷泽,池泽,五月六月采,暴干唐氏这里不但提到了水蛭的性质,同时对水蛭的疗效,以及采集水蛭的时间与地点也做了简要的叙述宋代医僧法靖对蛭的种类进行了区分,据《历代名医蒙求》载“法靖辨蛭”,法靖将蛭的种类分作草蛭、马蛭、水蛭、石蛭与泥蛭等,由于特性其中只有以水蛭之中小者入药为佳水蛭难死,且水蛭卵易在体内孵化,因此在入药时需要格外慎重1.2误食与医治 古代中医认为,水蛭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若是误吞了活体水蛭,可能造成一定的中毒反应隋人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中记录了误食水蛭中毒的症状:“食诸虫中毒:野菜芹荇之类多有毒虫水蛭附之,人误食之,便中其毒,亦能闷乱烦躁不安。

      由于水蛭嗜血,因此误吞水蛭的症状还表现为腹痛黄瘦,不进饮食宋人窦汉卿撰《疮疡经全书》,其中记载了排出腹中水蛭的具体方法:“用小死鱼三四个,猪脂煎溶搅匀,入巴豆十粒研烂,和田中干泥丸如绿豆大,以田中冷水吞下一丸,泄下为度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有鉴于泄后之人氣血两虚,遂待水蛭排尽,“却用八珍汤调理”除了以田间泥配合诸药剂作为催排水蛭的方法之外,由于蓝靛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古人还多以蓝靛作为治疗误食水蛭的药物据宋代张杲《医说》载:“有人因醉,薄暮渴,饮道傍田水,自此忽患胸腹胀满,遍医不效,人亦莫识其病因干宿客邸,夜半思水饮,令仆覔之,仆夜扪索见,有缸数只,疑店主以此贮水,遂取一碗与其主饮,便觉胸次豁然再索之,忽觉脏腑,急于店仄空地大泄一二行平明视之,所泻乃水蛭无数,继看夜来所饮缸水,乃主人刈蓝作靛者,其病顿愈方思前时渇饮田水,不觉误呑水蛭在腹,遂成胀痛之疾,乃蛭为害今人耘田,为此虫所啮,以靛涂之,无不愈也2 水蛭入药水蛭嗜鲜血,且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古人多利水蛭的这一特性作为用药的依据水蛭的入药方式,大致可分为内服与外用两大类,用药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医治病症的差异其中作为内服之药,在于去除体内淤血积聚不散,故用于治疗太阳畜血证和骨伤。

      而作为外用之方,则具有消除痈疽脓疮的功效此外,水蛭还被用于染发由于水蛭生存力极强,同时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在内服之时,仍然需要慎重处理2.1内服 张仲景撰《伤寒论》,其中所载的抵当汤、抵当丸就是以水蛭作为原料抵当汤与抵当丸成分相同,皆为水蛭、虻虫、桃仁与大黄,但配制比例与制作方法略有差异,虽然都是治疗太阳畜血证的药物,但是根据具体病征的差异而选择不同金人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根据人之血气与阴阳相应,对抵挡汤的四种成分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四者当中,以水蛭为主:“水蛭,味咸苦,微寒《内经》曰咸,胜血,血畜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虻虫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是以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散血缓急,是以桃仁为佐大黄味苦寒,湿气在下,以苦泄之,血亦湿类也荡血逐热,是以大黄为使四物相合,而方剂成清人张璐又在抵当丸的基础上,制作出变通抵当丸:“抵当丸去水蛭,加䗪虫二十个,鸡血拌,瓦上焙干,余如本方如欲缓攻,临卧时酒服五丸至十丸,瘀下,止后药水蛭对治疗跌打损伤,损骨碎痛也有一定的疗效宋人魏岘在《魏氏家藏方》中,就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对水蛭在治疗打扑伤损骨碎等伤势中的疗效进行了记录:“水蛭一两,同自然铜一两,于砂铫中炒,候水蛭焦苏去。

      自然铜不用,只将水蛭为细末每服一钱,烧竹膜一钱,烧丝灰一钱,麝香少许,同和温酒调下,其痛立止其骨损处先以薄旧绵包,令骨齐整,次用薄杉木片子夹之,外以软帛札定损处甚者服药参日,每日食前贰服曾经治一人,第参日后,其损处觉如虫行而痒,渐可屈伸,观之如黄胶缠满损处,后平复如故,累有效其中自然铜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加之水蛭的破血逐瘀,故被魏氏视作治疗骨伤的常用药物2.2外用 有关水蛭的外用疗效,主要是利用水蛭嗜血的特性,通过吸取脓血以治疗痈疽宋代洪尊《洪氏集验方》载“治痈疽立效方”:“古用薄纸一片,剪圆如疮大,仍看疮脓头有几个,其纸对脓头作小眼,搭在疮上,将水蛭着在纸眼处,每一胆头用一水蛭,要得先咂去脓,其痛立止如无脓头,即以手指按之,觉最热处是也或用茶末以水调,涂疮上,看先干处即点记,如不能辨,即着在中间如脓头只一个,而赤晕稍大,即近中处加用水蛭,如脓血咂尽,痛定肿退,可用膏药贴之绍兴中,汀州黄守武疽发肩背之间,医药不瘥,用水蛭立效,因就寝盖被,稍煖睡觉,衣被皆湿,以烛视之,乃疮口自出血也急令取池中藕,将藕节处泥抹疮口,其血立止此外,水蛭还被用于须发染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纫染白须”的多种方法:“《谈野翁方》:用水蛭为极细末,以龟尿调捻须,稍自行入根也。

      一用白乌骨鸡一只,杀血入瓶中,纳活水蛭数十于内,待化成水,以猪胆皮包指蘸捻须,稍自黑入根也《普济》:用大水蛭七枚为末,汞一两,以银三两作小盒盛之,用蚯蚓泥固济半指厚,深埋马粪中,四十九日取出,化为黑油,以鱼脬笼指每蘸少许捻须上,其油自然倒行至根,变为黑色也又黑须倒卷帘方:用大马蜞二三十条,竹筒装之,夜置露处受气,饿过七日,以鸡冠血磨京墨与食,过四五次复隂干,将猪胫骨打断,放蜞入内,仍合定,铁线纒住,盐泥涂之,干时放地上火煅五寸香二次退开三寸火又五寸香三次再退远火又五寸香取出为末,将猪胆皮包指,承末搽须,稍即倒上也清人程林撰《圣济总录纂要》亦载“治须发黄白变令黑色倒行油方”:“右方取银子三两作小盒子,盛汞一两,以干水蛭七枚为末,同入盒内,用蚯蚓泥固济约半指厚,深埋在马粪中,十九日取出,已化为黑油矣,用鱼胞裹指头点药捻之2.3禁忌 正如前文所述,水蛭生命力极强,且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以水蛭制作内服药剂时,一定要去除其活性明人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载:“简误:水蛭芒虫,皆破逐瘀血,血瘀发病之恶药而水蛭入腹,煅之若尚存性,尚能变为水蛭,啮人肠脏,非细故也破瘀消血之药,尽多正足选用,奚必用此难制之物,戒之可也。

      如犯之,以黄泥作丸,吞之必入泥而出另外,因水蛭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妇女月闭,但也可能造成气血两虚的副作用明人汪机《外科理例》就记载了因治疗月闭不当而致死的病例:“一少妇耳下患肿,素勤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妪以为经闭,用水蛭之类通之,以致愈虚而毙一妇因怒不思食,发热倦怠,骨肉痠疼,体瘦面黄,经渐不通,颈间结核以逍遥散珍汤治之,少可彼自误服水蛭等药,血气愈虚,遂致不救清人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中,对以水蛭治疗妇人月闭致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夫月水之为物,乃半太阳半少阴二经主之,此二经相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为经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之气盛,故为月水适时而至若面色痿黄,四股消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乃阴血不足也非有余热之症,宜以滋养血气之剂,徐而培之,则经气盛而经水自依时而下抵当汤与抵当丸在破血逐瘀方面存在奇效,是治疗太阳畜血证的良药,但是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身体情况,斟酌合适的药量,切不可教条的应用仲景之方而导致用药太过宋代韩祇和《伤寒微旨》中有“畜血证篇”,就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韩氏指出,合理的运用仲景之方就在于必须审视病症的轻重与病人的老少强弱,灵活变通。

      若是一味的增用滥用,很可能对任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3 当前临床应用水蛭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疏血通是一种常用的以水蛭素为主要成分之一的中药复方注射制剂缺血半暗带区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个重要意义,若治疗不及时易引起瀑布效应,导致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死亡,治疗及时则可挽救这一区域脑细胞、保留这一部分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侧支循环的建立与脑血流量呈正相关,重建侧支循环有助于挽救缺血半暗带临床研究表明,疏血通能够有效改善缺血半暗带内的血液循环,重建侧支循环,提高脑部再灌注,改善脑代谢,具有脑保护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疏血通能夠作用于缺血边缘区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缺血区血管再通和再生;能抑制NO、丙二醛和GRP78蛋白的表达,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起到脑组织保护作用;也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生长因子提高脑缺血耐受;还能通过下调缺血周围区Toll样受体4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将疏血通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能够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