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析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zh****66
  • 文档编号:255798672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析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析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xx、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会带来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也会使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面临新情况、新挑战为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加强司法应对,经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的矛盾纠纷一是因企业融资引发的矛盾纠纷呈“两升一降”态势即金融借款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持续上升、企业间借款纠纷大幅下降受经济下行和“去库存、去杠杆”措施影响,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投资减缓等导致多个行业陷入经营困境,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缩减贷款,部分企业无力偿还到期贷款;由于银行贷款不能满足社会资金需求,民间借贷总量持续增长,民间借贷纠纷亦随之增加;大多数企业流动资金紧缺,企业间借款总量明显下降,借款纠纷随之减少二是企业破产案件大幅增多2022一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分别为7件、13件、25件、26件、53件,年均增长54%从行业分布上以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相关行业为主;从企业性质上以民营、改制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为主三是涉房地产纠纷明显增多。

      由于前期房地产开发过度投入,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重,在人口数量并无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商品房交易持续低迷,导致大量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借款、追索劳动报酬等连锁纠纷;因资金短缺而施工缓慢,延期交房现象大量出现,消费者要求退房或给付违约金案件明显增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工程款、材料款等施工合同和买卖合同纠纷不断增加;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 二、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践中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尤其外部多元化解机制和诉调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具体而言,一是基层调解组织功能弱化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不够,基层综治、矛调中心主要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的本职工作沦为“副业”;调解人员力量配置不足,多数地方无专职调解员,调解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不高,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缺乏;经费物质保障不足,办公硬件和信息化条件落后,人员经费和考核经费缺乏,基层调解人员积极性不高二是行政调解工作开展不平衡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不平衡,公安派出所、交警部门对发生的邻里、治安、道交事故等纠纷常态化调处,而住建、卫计等部门对涉商品房买卖、物业纠纷、医疗纠纷等,受理和调解成功的案例很少;各地区之间不平衡,有的县(区)扎口设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入驻办公,集中调处相关矛盾纠纷;有的地方对行政调解工作缺乏统一部署,行政调解职能基本虚置。

      三是社团组织的调解职能存在缺位消协、妇联等社团组织消费者权益纠纷、家事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开展不平衡、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调解纠纷数量少和调解成功率不高的现象四是多元对接机制建设有待加强除思想认识不到位外,还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健全,诉与非诉对接工作主要由人民法院主导和推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不够,多元对接未能全面覆盖企业用工、医疗、房地产等各行业和各基层组织,多元化对接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工作流程不完善,由于多元对接尚处于探索阶段,工作流程规定不够完善,各地操作并不统一,遇到问题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委托调解对接难、工作运行不畅等问题;化解责任不明确,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调解成功率较低,一些委托调解案件还要法院派人参与,并未真正实现多元化解的目的 三、对策建议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责任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涉及面广,参与主体众多,只有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工作机制的建立加大考核比重,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情况纳入对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领导工作业绩考核范围,适当加大考核比重,倒逼工作开展。

      二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将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贯穿于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基层工作的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出台重大改革决策前,应加强研究论证,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做好预判、预防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发挥法律引导功能,使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减少纠纷三要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各县区、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调解员,形成全覆盖的基层调解网络和专业化调解网络;积极开展对条线人员的法律培训与指导,提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和司法、仲裁领域办案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经费保障和物质配置,建立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物质保障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经费保障体系;明确乡镇、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室、办公室建设标准,列入政府工作重点,确保及时达标;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信恝系统建设列入财政预算,提高信急化条件下矛盾化解工作实效四要充分发挥法院对多元化解工作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纠纷解决体系中最后一道防线作用,通过延伸职能,促进和帮助外部多元化解工作法院应采取措施加强诉讼服务过程中化解纠纷的宣传引导,加强驻院人民调解室建设,将部分纠纷分流、对接到相关职能机构处理。

      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组织和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高其法律适用与纠纷化解能力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协议的确认和执行,维护外部化解方式公信力加强工作汇报和沟通交流,促进有关机关、单位、部门尤其基层党政主要领导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增强相关单位和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4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