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资料.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99905809
  • 上传时间:2019-09-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9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新党办发〔2005〕2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新党办发〔2008〕19号)的精神,正确指导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纲要第一部分   总 则  一、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学制为两年  二、“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应从实际出发,实施“双语”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少数民族幼儿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文明礼貌的良好品德  三、“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要在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幼儿汉语交流的能力,打好汉语的听、说基础,为少数民族幼儿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四、“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必须遵循少数民族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选择和实施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寓语言学习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幼儿获得健康、快乐,富有个性的发展避免 “小学化”教育倾向,杜绝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五、“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应利用家庭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幼儿身心特点,满足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双语”学习环境  七、“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必须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游戏和教育活动时间建立一日生活常规,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第二部分  教育目标与建议  “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幼儿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考虑到我区实施两年制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和少数民族幼儿“双语”发展的需要,“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内容要特别突出语言领域(包括母语和汉语,本纲要中所涉及的语言均含这两部分内容),同时兼顾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使之相互渗透融合于整体教育活动之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语言领域教育使用汉语和母语教学,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教育使用汉语教学  一、健康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乐意参加体育活动,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在集体生活中具有健康、愉快的情绪,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教育建议  1.幼儿园(学前班)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幼儿有充分的锻炼机会要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利用园内外的一切可利用的场地,为幼儿提供活动空间  2.尊重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过高、过低或强求一律的要求  3.健康教育应当结合幼儿园其他各领域教育进行,使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做”,注意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积极、主动、乐观的心理品质  二、语言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具有学习汉语和母语的愿望和兴趣,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用汉语和母语讲话,理解日常用语能够运用汉语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喜欢倾听汉语故事、儿歌、诗词,对阅读汉语图画书有兴趣,对生活中常见的汉语文字感兴趣;能听懂和会说日常汉语。

        (二)教育建议  1.语言教育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应保证幼儿学习汉语和母语的时间  2.创设一个乐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双语”学习环境  3.尊重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幼儿语言学习方式和速度的不同,关注每位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指导  4.注重激发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演游戏、听说游戏、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汉语学习的愉悦,使他们能够正确发音、丰富词汇、掌握日常句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汉语听、说能力  5.少数民族教师应当具有“双语”教学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语言规范、亲切、文明,发挥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6.教师应当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母语环境,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母语听说能力  三、社会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的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初步的责任感与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育建议  1.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幼儿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落实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上。

        2.教育活动要通过创设丰富和多样的物质环境,宽容和接纳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社会教育活动应采取情境化、游戏化、随机化的教育方式,以幼儿体验为重点,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方式,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4.积极开展“四个认同”教育(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要通过识国旗国徽、学国歌、颂首都等方式,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介绍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增进理解,加强团结  5.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应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社会品质  四、科学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环境、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能够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兴趣;知道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教育建议  1.科学活动的内容要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2.重视科学教育的游戏化、生活化,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运用多种方式去探索科学、理解科学,形成初步的科学态度  3.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支持、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和实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等  4.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五、艺术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能够初步感受并喜爱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让幼儿体验艺术的多样性,乐意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教育建议  1.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体现直观性、真实性并贴近幼儿生活音乐、美术、舞蹈等不同的艺术门类要互相交叉、融合、彼此相通,形成一种有机的融合  2.在组织实施艺术活动时,应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  3.教师要利用当地各民族的风俗、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充分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美。

      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  一、教育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心理环境  1.保教人员对幼儿的态度要和蔼、真诚,以尊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主动与幼儿交往,经常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手段,形成使幼儿感到宽松、愉快、文明的集体生活氛围,严禁对幼儿体罚和变相体罚  2.保教人员应在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引导幼儿友好相处,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3.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之间应建立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4.教师要重视为少数民族幼儿创设良好的汉语交流环境,使幼儿乐意倾听汉语,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喜欢说汉语  (二)物质环境  1.合理利用幼儿园现有空间和条件,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活动材料要安全、卫生,摆放便于幼儿操作  2.重视操作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如语言区、美工区、建构区、游戏区等)  3.环境的创设与布置应有利于幼儿欣赏、参与和互动,发挥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活动  幼儿园应根据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及体育活动  (一)生活活动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帮助幼儿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  2.保教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修养,注重自身行为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包办代替和不必要的等待现象关心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4.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能力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在形成过程中易出现反复,保教人员应做到耐心细致  (二)学习活动  1.确定学习目标应从培养幼儿的汉语听说能力、情感、态度、知识等方面入手学习目标应做到要求明确、具体、恰当、有层次、有弹性  2.选择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各种潜能的开发和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幼儿生活周围的人或事进行,做到容量适度  3.学习活动的时间应安排在幼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组织学习活动时应培养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4.教师在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时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内容恰当地选择集体、小组和个别教育的组织形式  5.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鼓励并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6.汉语应成为“双语”幼儿园教师之间、师幼之间日常教学的语言,但根据幼儿汉语听、说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采用母语与汉语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促进幼儿汉语听、说能力发展  (三)游戏活动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来组织开展游戏活动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机会与条件,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运用代用品、半成品、本土材料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体育活动  1.在季节和天气允许的条件下,要保证幼儿每天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其中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  2.根据天气、气候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体育活动内容,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3.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和安全的活动场地,因地制宜,可以自制部分体育活动用品  4.活动时注重检查幼儿服装是否整齐、便于活动,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育资源  幼儿园(学前班)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做好家长工作  幼儿园(学前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工作,指导家庭教育活动。

      通过多种多样的家园联系形式,如家长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