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铁路工程沉降观测与评估PPT课件.ppt

5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210926629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43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案例:新建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工程沉降观测与评估 客运专线高速行车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而无砟轨道铺设后线下构筑物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不但导致线路维修成本的增加,而且有可能使轨道板开裂从而导致轨道构件的更换及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必须严格控制线下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所以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并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沉降随时间发展,其沉降变化一般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分析计算,但沉降计算的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只能是一个估算值,这就导致设计阶段沉降变形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砟轨道工后沉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及运营安全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线下结构沉降观测一、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主要观测路基基底沉降和路基面沉降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与路基基底沉降观测断面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以便于各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路基沉降观测一般不少于6个月。

      一)观测点位的布置1、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为50m;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适当增加观测断面2、路基基底观测断面一般纵向间距为50100m;路堤高度3m且地基压缩层厚50m梁体跨中后期徐变变上拱值值不应应大于L/7000或14mm;当不能满满足上述要求时时,按此式确定无砟轨砟轨道的最早铺设时间铺设时间 观测观测期观测观测期2个月,是取得较为较为完整的徐变变变变形过过程曲线线,即足够够的可利用的观测观测数据的基本保证证控制性指标标相关系数相关系数0.92时认为预测时认为预测 是可靠的设计总设计总 沉降量和预测总预测总沉降量的吻合性?终张终张拉完成时时,梁体跨中弹弹性变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设计值 的1.05倍一般指标标观测频观测频 次主体工程完成后不同阶阶段的观测频观测频 次观测观测数据的合理性观测观测数据是否出现较现较大的跳跃跃或者直线发线发展趋势趋势第七节 评估结论及武广评估现状(七)过渡段评估控制指标表12 过渡段沉降评估控制指标一览表指标类别标类别具体指标标说说 明核心指标折角预测 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控制性指标工后沉降容许工后沉降差异值为 5mm第七节 评估结论及武广评估现状二、评估结论 针对施工单位及相关监理单位提交的观测区段的评估申请,评估单位对相应沉降变形区段给出以下三种评估结论(一)评估通过 评估区段能完全满足评估的核心控制指标、控制性指标和一般指标,即各项指标均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各项要求,可评定为评估通过。

      二)评估基本通过 评估区段能完全满足评估的核心控制指标,但控制性指标和一般指标中部分不能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即评定为基本通过评估按正式施工图阶段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一般按15mm控制,桥路过渡段按5mm控制同时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618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且必须至少经过一个雨季,经工后沉降评估分析满足要求时方可铺设无砟轨道 此类区段之所以评定为基本通过评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观测期不足所引起,若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则存在沉降观测和调整期不足的隐患,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七节 评估结论及武广评估现状指挥挥部通过过 (份)基本通过过 (份)中间报间报告 (份)不通过过 (份)合计计 (份)武汉13101528长沙247512101郴州10432356广州11510365合计58179413250指挥挥部总总里程已评评估里程所占百分比(%)武 汉150.4121.17980.57长 沙336.5333.10698.99郴 州186.7174.53493.48广 州310.0245.95879.34全 线983.6874.77788.94表13 武广客专各指挥部已完成评估报告统计表表14 武广客专各指挥部管辖区段评估进度信息表第八节 评估过程中特殊问题处理一、当前观测沉降小于1mm 从上报的数据来看,路基面观测桩、涵洞、隧道和桥梁墩台当前观测沉降量均存在小于1 mm的情况,沉降实测值与水准观测系统误差接近,故预测分析评估时未对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进行计算,认为工后沉降已满足评估技术指南要求。

      第八节 评估过程中特殊问题处理二、过渡段 当结构物和相邻路基当前观测沉降量均小于1mm且后期沉降趋于稳定时,工后沉降均未作推算,在进行过渡段分析时,认定该过渡段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预测沉降引起线路方向的折角)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三、徐 变 有些梁片在终张拉完成后,徐变上拱量变化很小,基本呈平直状态,徐变变形有轻微的波动,可不必进行徐变分析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