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doc
8页北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注射器吸收药液C.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4、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产生的原因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A.6cm3 B.0.6dm3 C.12 dm3 D.12 cm3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7、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8、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9、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10、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12、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d C.c D.a.b.c.d13、某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14、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A.16.2℃ B.18.1℃ C.19℃ D.20℃15、张丹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她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A.长为20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B.长为2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C.长为1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D.长为3m,分度值为1cm的钢卷尺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旭日东升”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的.2、湿衣服晾干,这是______现象。
早晨,花草上会形成露珠,属于______现象3、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4、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_(能/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5、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所示的两条光线其中的一条是由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另一条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的位置.2、如图,S是发光点,MN是平面镜,请作出由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小金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首先按图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F点是1倍焦距处,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她再次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2、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移动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小金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①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②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他想了许久,针对老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按天平正确操作程序测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m1步骤2:故意将游码放在0.2g的位置,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2步骤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m3则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因此他知道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A2、C3、B4、C5、D6、A7、D8、B9、D10、B11、A12、C13、A14、D15、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球 山2、汽化 液化3、17m4、折射 能5、10 照相机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略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上 右 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2、游码 m3>m2>m1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