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地方舞蹈河北沧州民间舞落子.doc
4页浅谈地方舞蹈河北沧州民间舞落子摘要:沧州落子是河北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与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并称为“河北省三大民间舞”,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沧州落子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尝试以沧州落子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弘扬这一艺术形式献出微薄之力关键词:民间舞蹈 沧州落子 艺术魅力 一、前言河北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精彩纷呈,河北民间舞蹈更是一枝独秀,成果璀璨可以说,河北民间舞蹈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心之弦歌,更是世之妙形河北人民希望能通过肢体语言和美妙音乐展现自身完美的精神追求其中,沧州落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与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并称为“河北省三大民间舞”,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沧州落子与河北当地的民间文化融为一体,直接表达出该地人民的气质、性格、精神、宗教信仰与审美观念这种民间舞蹈可以直击人的内心,激发出人体内最真实的情感本文先分析沧州落子的历史渊源,接着阐释其艺术魅力,然后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的途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沧州落子的历史渊源落子形成的年代及其渊源,史无记载,艺人中众说纷纭,然多无据可考唯老艺人梅盛林(1889-1981年,南皮县杨八庄子村人)、周树棠(1926-1980年,南皮县倪官屯村人)的回忆与《沧县志·礼俗娱乐篇》的记载,颇近实际,可供研讨梅盛林说:“我十二岁(1901年)学落子,当时听爷爷讲,村里有个扛活的杨黑爷,会武术、善高跷,落子中霸王鞭的动作就是他从武术中的单刀式摘出来的周树棠说:“听老辈人讲,跑落予卖艺时,男的拿打狗棍,女的拿牛胯骨后来,由于牛胯骨难以寻找,就用两块硬木板代替,拿竹板和霸王鞭是后来的事了据《沧县志》载:“美女手竹板,公子持乐子(以竹竿长二尺许,每节凿扁孔,孔缀铜钱三、四枚,振之作响,名日乐子)以上三说,梅说说明了落子男角动作的出处;周说说明了落子的原始形态及道具的演变情况;《沧县志》则明确了男角所用道具的名称及落子之所以得名但其产生年代只能从梅盛林上朔到他的祖父和那位杨黑爷那里,推算起来,距今约有150多年由此可见,沧州落子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积淀了人类社会数代历史文化三、沧州落子的艺术魅力(一)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方面,女角色扮如戏曲的武旦或花旦;男角色扮似戏曲舞台上黄天霸、杨香武的形象。
由于男角扮相类似黄天霸、杨香武,因此,有些艺人误把戏曲人物当做历史人物,从而传出一则黄天霸的故事,并与落子的起源联系起来故事说:“康熙年间,黄天霸为破一山寨,命士兵扮做卖艺人,手持鞭、棍,内藏武器,且歌且舞,上山献艺,趁机取出武器,杀死山大王,为民除了害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打起霸王鞭、敲起竹板,从此有了落子二)舞蹈动律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并且落子的舞姿、动律、连接动作及节奏的运用,都具有鲜明的武术特征,讲究“走似水上漂,跑似草上飞,跳似凌空燕,转似燕翻身”老艺人要求落子的表演者必须要有武术功底,否则便不能更好地把握动作的韵味男性动作有英武健美的形象特征如男性最基本的贯穿动作“捋鞭”,其做法有“缠头捋鞭”、“裹头捋鞭”、“挽花捋鞭”等,这些不同的做法只是上身动作的变化,而下肢始终是屈膝的“虚步”和“跺子”落子的“三道弯”,则是女性贯穿始终的基本舞姿,由屈膝,拧腰(出胯)、腆腮三个因素构成,其中拧腰是最主要的落子讲究曲线美,身体左右拧动的三道弯曲线,舞步进行时的蛇形曲线和身体上下起伏的波浪式曲线,形成了落子女性动作曲线美的特征。
艺人们归纳为“屈膝拧腰、腆腮错肩、含胸拔背、颠脚夹裆、一蹬一颤”著名艺人周树棠强调三道弯儿,讲究曲线美,他说:“腆腮是表现情的,要做的含蓄、内在、要媚气人送他美称“大酸梨”三)服饰道具落子的服饰,最初只着生活服装后来,为了美化,多穿戴戏曲服饰在道具方面,“文落子”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武落子”表演时,只用鞭和板四、沧州落子的发展现状 建国后,落子艺人被聘请到专业艺术院校任教在此期间,民间艺人与专业舞蹈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以《茉莉花》、《放风筝》等为素材的新作品,并搬上舞台,将落子推向了形式与内容相吻合的新阶段进入新时代之后,沧州落子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具备很强的生命力2004年,沧州落子代表沧州市参加河北省调演,并于同年6月获得河北省第七届“燕赵群星奖”;2006年元旦,沧州落子参加河北电视台元旦晚会;2010年,沧州落子还参加了河北省第三届民俗文化节的演出由此可见,沧州落子在艺术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沧州落子在发展前景中仍然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导致沧州落子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巨变,很多年轻人不再将沧州落子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从内部因素来看,很多具备深厚造诣的落子舞老艺人相继退出舞台,导致一些表演技巧面临失传,很多人只能模仿出落子舞动作的大致外形,却无法传达出其内在精神。
这些情况都制约着沧州落子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