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
13页第八单元教学设计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二)学习《揠苗助长》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三)带着问题读课文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四)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六)学习《揠苗助长》1.读题,知题意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2.知作者《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2)指名回答,读句子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5)指名读第2自然段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5.细读悟道理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
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二、新授(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3、读词记形: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板书:啄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二)读故事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2)指名汇报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4、是这样吗?齐读第13、14段,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5快速默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怎么判断的?(三)明道理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五、作业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附:板书设计鹬 蚌 ↘ ↙ 相争(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25、争论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对策:学生自主学字,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记忆生字的字形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关键 原谅 烟熏火燎(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