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型显示实施方案.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3519974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03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型显示实施方案一、 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成历史性交汇,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重塑,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达国家深度推进再工业化,在关键核心领域对我国制造业限制升级,新兴经济体加快工业化进程,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带来较大风险和挑战,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河北省而言,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在变局中寻求新定位,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创新中打造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加快推进,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全社会重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共识已形成并持续深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创新摆上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我省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产业链不强不稳、不安全等问题;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趋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国内区域竞争加剧,各地纷纷出台重磅政策抢滩布局新经济,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区域发展分化态势明显,新经济、新业态的优质资源加速向发达地区流入,马太效应日益凸显,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巨大挑战从省内看,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和强大动能;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万企转型专项行动,推动我省制造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京津冀巨大的内需潜力,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重塑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都市圈经济、临空经济、沿海经济加快发展,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碳达峰、碳中和对以高能耗产业为主导的我省产业结构约束更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不够,新型城镇化进程滞后,资源环境容量紧张,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我省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新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不足,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必须立足本省实际,在强约束中培育新动能,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塑比较优势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加快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阶段,是竞争优势重塑期、产业升级攻坚期、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期,也是制造业爬坡过坎、提质增效,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机遇期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河北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刻认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开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二、 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去产能、调结构、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全省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和工业转型升级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省GDP增速0.1个百分点1、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和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实现翻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达到9400家,跻身全国前十;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超过1万家,总数突破8.7万家;培育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超2000家;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9家;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3家,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覆盖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建成投用2、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提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累计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73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19.4%前15家钢铁企业产能规模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54.2%提升到2020年的76%;中高端钢材占比77%,家电板、商用车特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汽车制造业成为装备制造业第一大行业,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从无到有。

      重点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20台/万人乳制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3、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09万亿,占GDP比重31.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5年的49.2%提高到2020年的55.3%,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以上,居全国第五位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数字化车间368个,推动1.2万余家工业企业上云全省运营服务器规模超180万台,累计建成5G基站2.3万个,基本实现各市、雄安新区主城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5G网络全覆盖4、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0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22.5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15.2立方米,用水效率居全国第五位累计压减钢铁产能8212.4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4999万重量箱、焦化产能3144.4万吨,均超额完成任务完成84家城市重点污染工业企业和3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退城搬迁改造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95家,位列全国第七,钢铁行业绿色工厂数量全国第一;培育节水型企业500余家。

      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4.2万辆标准车5、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省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最高值达到84.18,首次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246家,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40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到5家,26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全覆盖,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集群2个、超100亿元集群60个6、开放合作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加速集聚,全省累计承接京津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171个,总投资1.1万亿元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21个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制造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经受住了疫情的大战大考,生产快速恢复,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短板迅速补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累计生产口罩18.1亿只、防护服278.8万套,有效保障了防控医疗物资生产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产业保障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制造业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体量不匹配,研发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和产品多,头部企业和高端高值产品少;产业结构仍需优化,钢铁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于广东、江苏等工业大省,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能耗排放相对较高,质量效益有待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 新型显示加快高端液晶面板、柔性面板等技术研发,支持新型显示材料、光学薄膜等核心配套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实施固基强屏建端工程,进一步提升单色液晶材料、薄膜晶体管液晶(TFT-LCD)材料、液晶玻璃基板、光学膜、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材料、彩色光刻胶、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技术水平,巩固国内市场优势地位提升现有中小尺寸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TFT-LCD模组、单色液晶显示屏等质量工艺水平积极引进高世代显示面板,推进大尺寸AMOLED面板、中小尺寸AMOLED柔性折叠屏、全面屏、微显示(Micro-LED)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等研发及产业化培育引进、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骨干企业四、 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一)钢铁产业坚持主体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绿色化、经营管理智慧化、过程控制智能化、产品结构高端化、企业组织集团化、空间布局合理化发展方向,推动钢铁行业由总量去产能向系统性优产能转变,优化提升钢铁产业链条。

      加快推进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产品质量上档、节能减排上水平,努力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创新中心、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钢铁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生产过程绿色化水平,加快高端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研发和生产,推动钢铁向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筑用钢结构等下游产品延伸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领军企业实施跨国界、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加快邢钢等主城区钢厂退城搬迁有序推进钢铁产能向临港沿铁集聚,发挥唐山港、黄骅港优势,重点建设曹妃甸、京唐港(乐亭)、丰南沿海工业区、渤海新区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发挥水曹、迁曹和邯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推进沿线企业组团发展,重点建设迁安、武安两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关键、高端钢材品种有效供给质量和能力增强,优质钢材品种和高附加值钢铁新材料比重增加,实现特优普产品全覆盖并向生产性服务业、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延伸拓展,短流程电炉钢占比进一步提高,临海靠港和资源富集地产能占全省70%以上,努力形成规模适度、装备先进、产品多元、布局合理、环保一流的现代钢铁产业体系,打造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基地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引领区。

      1、钢铁原辅材料合理开发利用省内铁矿石资源,鼓励钢铁企业在海外建立铁矿生产基地,与世界铁矿巨头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构建全球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稳定上游产业供应,增强铁矿石资源掌控力、市场话语权推动焦化企业与钢铁产业布局同步调整,产能向钢焦一体企业聚集,保持与钢铁相匹配的焦炭生产能力进一步拓宽废钢回收和流通渠道,加强废钢筛选分类,提升废钢加工工艺,支持短流程电弧炉炼钢发展适度发展石灰石、耐火材料、碳素制品等上游相关行业,增强对钢铁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2、钢铁制造加强与汽车、家电、造船等下游企业的近终端合作,加快汽车板、家电板、硅钢等高端板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拓展高档汽车面板、新能源汽车用钢市场,打造冷轧薄板、镀层板、涂层板等高附加值板材生产集群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支持企业积极研发生产强度高、耐腐蚀、耐低温等高端产品,共同打造H型钢、角钢、槽钢、钢板桩等品种多样、规格齐全的型钢生产基地鼓励线棒材生产企业开展5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的研发生产,引领产品升级,推动钢筋、线材产品延深加工,开发轴承钢、齿轮钢等优特钢产品3、钢铁产业服务化延伸钢材深加工产业链条,鼓励钢铁冶炼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促进标准件、丝网、汽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