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硕士近两年真题.pdf
6页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硕士近两年真题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硕士艺术概论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艺术真实艺术思潮书为心画园林卓别林接受美学艺术的自律性审美距离集体无意识艺术文化学二、简答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家的职业修养三、论述灵感的理解艺术格调(雅与俗)问题的思考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硕士艺术概论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艺术类型艺术构思蒙太奇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佛罗伊德艺术想象共鸣形象思维二、简答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什么特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三、论述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论述你对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化艺术的理解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硕士艺术概论真题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艺术真实:(仅供参考)艺术真实是经过艺术家提炼、 加工的,能够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内在本质和规律的逼真的艺术形象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所谓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艺术作品的视觉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 这是一般再现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艺术中的再现离不开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再现的真实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2、艺术反应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性,除上面所说的反映客观世界从现象至本质的真实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 即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 亦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 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等等。
艺术思潮:(仅供参考)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迄今为止, 在艺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 新的艺术思想, 群体性潮流艺术思潮产生的条件如下: 艺术思潮的产生, 离不开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艺术思潮的产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书为心画:(仅供参考)关于书法艺术的抒情本质古人早有认识,传统书论中的抒情说在汉代就被提出来了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揭示了书法与创作主体内心世界的关系 人们将自己的精神意蕴、 生命情思、 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浓或淡、 或润或枯的线条, 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应出人的审美经验 这说明笔墨是受感情支配的,线条是感情活动的痕迹, 也就是说,书法的形式与人的情感之间有一种“异质同构”的审美对应关系,人们通过书法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思, 又从书法线条中看到自我, 看到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
书为心画既阐明书写内容与作者创作情感的内在关系,也说明书法创作是书法家抒发情感的艺术活动,把抒情说具体化了 正是由于认识到人之情感与书法形式之间的这种“异质同构”的审美对应关系中国古代书论中有“书如其人”的说法,主张书法是人的心灵、性格、品质的写照,人的不同性格特征会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园林:(仅供参考)1、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同时具有三个要素: (1)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 能够容纳人的游园活动 (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2、园林的类型: 园林一般指各种游憩境域有庭院、宅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绿化地带和自然风景区等从世界范围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1)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呈规整性的集合图案,花坛、道路、水池、草坪和修剪过的矮树等互相配合,平坦宽阔、一览无余其中有精美的雕像,华丽、高雅如凡尔赛宫园林2)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巴比伦和波斯因干旱缺水,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花圃下沉,低于地面,以利保持水分。
建筑物位于园地一端该格局成为一种传统,遍及中东、北非、西班牙和印度等地3)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皇宫苑已具很大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一池三山” 的格局,形成中国园林的传统 中国园林分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大派,北方园林如颐和园,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园林如苏州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3、园林与建筑的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 就会带上园林 从中国园林看, 用于园林的建筑, 一般是亭、台、桥、廊和水榭、塔、楼、堂、馆等卓别林:(仅供参考)(考生需要答出著作、内容、评价)查理卓别林,1889年 4 月 16日生于英国伦敦, 英国影视演员、 导演、编剧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 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 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 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 1919 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 费尔班克斯等人, 但直到 1923 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
之后1925 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1931 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 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52 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 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接受美学:(仅供参考)20 世纪 60年代兴起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瑟尔,亦称“康士坦茨学派”尧斯 1967 年发表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文,是该学派的宣言性文献1.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读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着审美再创造2. 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艺术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表现在它能够影响艺术家的创作3.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接受之中, 它集中表现在接受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 兴趣爱好, 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再创造艺术的自律性:(仅供参考)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第二,从艺术发展的横向来看, 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联系与融合。
审美距离(仅供参考)(考生需要答出提出人、著作、内容、评价):西方美学 - 布洛的审美距离说指出, 在审美中必须保持一定的 距离 ,使得客观现象无从与现实的自我发生钩搭,因而能使它充分显示其本色比如在航海业尚不发达的时代乘船遇雾,如果不能摆脱现实的利害, 抛弃患得患失的心理,由海雾所造成的景象就会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负担,使我们除了忧虑自身的安危之外,再也顾不了别的反之,我们如将自身的安危置于度外,尽情观赏海雾所造成的奇观,眼前的奇景便可使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美感体验集体无意识(仅供参考)瑞士心理学家, 精神病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著名论断将无意识分为:(处于表层的)个体无意识和(处于深层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从人的祖先继承下来的原始经验的总和,是与生俱来的, 凭借遗产蓄积在每个个体心灵深处, 成为种族的心理积淀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人类生理进化方面的本能集体无意识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民族艺术风格)集体无意识在艺术家身上体现得是十分突出的人类没有本能无意识就不可能发展为意识, 没有意识就没有习惯意识, 没有习惯意识就不可能发展为习惯无意识其中,意识居于领导地位, 因为意识是人类自觉地进行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各种无意识都需要意识的指导和统一调度。
艺术文化学(仅供参考)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大批艺术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讨论艺术问题、 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艺术文化学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它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 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简答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题要点)(1)“情感”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人的需要和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情感也有高低层次之分2)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I 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II 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和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是艺术区别于哲学、科学的标志3)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I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的变形作用任何艺术形象都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形: 情感使艺术家观察到的是变了形的物象,情感使艺术形象对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形象有所改变II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的动力作用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III情感在艺术中的感人作用艺术表现情感,因而以情感人。
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往往是随着他对作品的审美理解而产生的,而认识与理解愈深刻,他的美感愈强烈,正是这种审美情感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感到非常兴奋满足艺术家的职业修养: (答题要点)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的创造,而创造的根本条件在于其深厚的修养艺术家的修养应当是围绕着艺术创作进行的,最终的目的是为创作水平的提高服务它主要包括:一、应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1. 天赋只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潜在可能,最终能否成为专业的艺术家首先要取决于这种天赋是否得到开发和施展的机会这就是走向专业艺术家所必须的第一步,即专业技能的训练2. 同样的专业技能训练不可能培训出相同水平的艺术家,其中原因除了其他修养的原因外, 还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天赋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天赋高的艺术家往往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比其他人的水平要高3. 如果一味依赖与自己的天赋而轻视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话,那么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也只是妄想, 原来再高的艺术天赋也会因此受到抑制因此,对于一切选择艺术事业的人来说,无论他天赋有多高, 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都是未来创作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的必要修养二、应具备进步的审艺观念和高尚的艺术情趣:审艺观念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中按照自己对艺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 判断和观照,最后形成了自己关于艺的看法和态度。
艺术情趣是在审艺观念确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艺术某一方面特殊效果和偏爱作为严肃的艺术家, 审艺观念及相应的艺术趣味应当是进步和高尚的三、应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准: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知识结构就艺术家而言, 首先是与艺术相关或相近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如舞蹈、音乐、戏剧、摄影等等,再就是实际创作中可能涉及到的其他学科或门类的专业知识,如文学、历史、地理、民俗、服装,再推而广之又会涉及到政治、经济、语言等众多领域艺术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只是出于知识结构上的目的, 更重要的在于从其他领域的修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会有助于艺术家思想水平的提高四、应具有深切的现实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艺术家一切的艺术行为都被打上了生活的烙印, 都是其生活体验的反映 艺术家深入生活既求广泛和深入,又不应事无巨细地去面面无遗地体察,而是应从创作的实际要求出发尽可能全面地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艺术家对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