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农业的基本知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74263780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农业的基本知识它的主要内容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 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 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 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 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于促 进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征(一)、传统农业的概念和特征什么是传统农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定义为“完全以农民世代 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史蒂文斯 和杰巴拉指出:“传统农业可定义为这样一种农业,在这种农业中,使用的技术是 通过那些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而发展起来的……,建立在 本地区农业的多年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艺术,它通过口授和示范 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农业主 要有以下特征:(1) 、传统农业的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农户或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属于自然经济 或半自然经济的性质。

      2) 、传统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模式3) 、传统农业一般表现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不但 反映在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分割,而且还表现于农村经济的非单一的农业经 营,即农村中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并存4) 、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具有长期不变的特点就我国目前的农业整体情况而言,农业既不完全是传统农业,也没有进入现代农 业,而是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1)、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 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 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 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 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①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 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②(农业部长杜青林的概述)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 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 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 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 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 志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 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 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 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 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 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 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 90%以 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 100%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 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 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 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 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 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 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 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第六,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 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 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 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 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第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 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第九,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 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表一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征比较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自供自产自销自用生产规模小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农业成为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开发实现更多的产出努力推进农业的生物化,以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家庭和农庄的自然经济生产模式公司形式的农场和家庭经营公司化,成为咼度商业化的产业以人、畜和简单机械动力生产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 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实现物质条件现 代化以粗放的,低技术含量的耕作和饲养为主。

      应用咼科技实现品种改良、提咼农具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粗放的、家庭的、传统的管理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有较咼的科技文化素质,接受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结构多元化,多数农户兼营几个产业、区域内未形成专业化生产立足市场分工,有专业的生产区域或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通过稅收、价格、土地等盘剥农业,支持工业有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一般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施阶 段、基本实现阶段、发达阶段1) 、准备阶段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有 较少现代因素进入农业系统如农业生产投入量已经较高,土地产出水平也已经较 高但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商品率还很低,资金投入水平、农民文化程度、农业 科技和农业管理水平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2) 、起步阶段本阶段为农业现代化进入阶段其特点表现为:①现代投入物 快速增长②生产目标从物品需求转变为商品需求;③现代因素(如技术等)对农 业发展和农村进步已经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在这一阶段,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已经开 始显露出来 3)、初步实现阶段本阶段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 进一步提高,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特征具体表现为现代物质投入水平较高, 农业产出水平,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 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等非经济因素还存在不协调问题4) 、基本实现阶段本阶段的现代农业特征十分明显:①现代物质投入已经处 于较大规模,较高的程度②资金对劳动和土地的替代率已达到较高水平;③现代 农业发展已经逐步适应工业化、商品化和信息化的要求;④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村整 体水平与商品化程度,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社会现代化已经处于较为协调的发展过程 中5) 、发达阶段它是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与同时 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其现代农业水平已基本一致,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 相比虽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是由于非农业系统因素造成,就农业和农村本身而 论,这种差距并不明显这一时期,现代农业水平、农村工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民 知识化建设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进入了比较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个阶段之间互相联系,不是 截然分开的 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制订指导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 系时,制定了量化的阶段性标准,分别从农业外部条件、农业本身生产条件和农业 生产效果三大方面着眼,将评价指标确定为十项: 1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农 村人均纯收入、 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 4科技进步贡献率、 5农业机械化 率、 6 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 7 农业劳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 8 农业劳均生产农 产品数量、 9每公顷耕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 10森林覆盖率, 1-3项为农业外部 条件指标, 4-6 项为农业生产本身条件指标, 7-10 项为农业生产效果指标由于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评价的具体标准应随时间的推进而作相应的调表二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单位起步阶段标准初步实施阶段标准基本实现阶段标准(1)社会人均GDP美元80015003000(2)农村人均纯收入元3000600010000(3)农业就业与社会就业比重%402010(4)科技进步贝献率%456080(5)农业机械化率%406080(6)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557080(7)农业劳均GDP美元60010002000(8)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量(粮食当量)吨3.06.010.0(9)每公顷耕地农业产值美元250050008000(10 )森林覆盖率%152025世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人少地多的美国模式, 二是人多地少的日本模式(包括韩国、台湾等)。

      无论那种模式,农业现代化起步 时期的共同特点是:(1) 人均GDP水平较高,达到1000美元以上2) 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很小,在30%以下3) 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较高,在30%以上 4)农产品商品率低,在 4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机,都是处于大致相当的国民经济 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上我国目前大致也处于这个水平我县 2005年人 均GDP达1098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15人民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 43%,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经验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特 点也不尽相同,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借 鉴,使我们少走弯路1)、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 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日、韩等国和我国台湾在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由于过分剥夺 而导致农业萎缩的情况,但都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分别于 60年代中期和 70 年代初期实行了对农业的反哺政策,从而使农业迅速强大起来。

      两国农业支持政策 的共同点是:政府对农业的反哺分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