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课件25张.pptx
25页古诗词诵读登快阁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初 步 导 入 云收雨歇,天色向晚,登阁倚栏,本来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但是诗人的心情却有不同那诗人究竟为何心事重重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庭坚的名作登快阁学 习 目 标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及写作背景2.赏析诗歌,把握意象传意,用典言志的写作方法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知 人 论 世(一)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一、知人论世知 人 论 世 相关链接文学成就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艺求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其诗多写个人生活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
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知 人 论 世 相关链接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方回瀛奎律髓提出”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是指杜甫,而三宗则分别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黄庭坚草书知 人 论 世(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当时在吉州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知县任上黄庭坚进入仕途之后,先任叶县尉,后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县)国子监教授,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是副手,就是闲职,心中不无失志之感他在元丰三年改知吉州太和县,太和虽然偏在南隅,知县却是主事之官,按说可以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理想了,但是他与现实政治的矛盾使得他萌生了归隐之志在这种情况下寄情山水就成了诗人抒发胸臆、寻求解脱的途径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历来被推为黄诗之压卷之作,得到很高的评价知 人 论 世(三)题解 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诵 读 感 悟(一)明确字词1.重点字音了却(lio)澄江(chng)2.重点词语痴儿:作者自指。
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聊:姑且与白鸥盟: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倚:倚靠二、诵读感悟1.听名家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感受意境,初步体味作者的情感2.全班齐读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二)初读本诗,把握节奏深 入 探 究1.请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两个词的内涵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鉴赏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三、深入探究深 入 探 究2.首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内容?鉴赏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晋书晋书傅玄传傅玄传:“生子痴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痴,复为快耳!”诗中自嘲,怀才不遇诗中自嘲,怀才不遇杜甫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转目寒江倚山阁”李商隐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万古贞魂倚暮霞”深 入 探 究2.首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
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表达出了诗人为官事所困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表现诗人工作了一天后,登上快阁,尽览美景的愉悦心情鉴赏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深 入 探 究1.颔联使用了哪些意象?意境上有何特点?重叠的千山,无边的落木,高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清明的夜(秋)月;辽阔、空旷、悠远、明净鉴赏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深 入 探 究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手法:用典 描绘出开阔、明净的深秋美景,表现了诗人了却官事之后登上快阁欣赏美景的无比愉悦心情鉴赏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谢朓“余霞散成链,澄江静如练”第一课时课堂练习试比较本诗的颈联和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表现的意境的异同相同点: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矿大的意境不同点: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 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出诗人宽 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深 入 探 究1.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颈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感叹自已心怀志事,世无知音,所以如伯牙之绝琴,不再弹奏,聊且借金樽美酒遣怀自娱写出了诗人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解愁的苦闷和感慨鉴赏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深 入 探 究1.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运用典故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弃官归隐 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鉴赏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高考链接:闲适类意象闲适类意象闲适类意象(或闲适类意象(或表达表达清闲恬淡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向往)1.五柳隐者的代称2.东篱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3.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4.渔樵绿蓑青笠)归隐后闲适自由的生活5.渔竿隐逸的代称。
6.鹭约鸥盟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7.山林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高考链接: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1.在写景抒情题材诗中,典故的作用主要是拓宽意境,使文章起到典雅含蓄的效果例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2.在咏物言志题材诗中,运用典故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例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行路难(其一)3.在即事感怀题材诗中,作者采用典故是为了加深怀亲、思乡、念友等感情,或抒发自己遭遇情感等例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在怀古咏史题材诗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来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海桑田、世事多变的感慨例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杜牧赤壁)5.在边塞征战题材诗中,作者借典故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雄浑,笔势豪放。
例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秋思)u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u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u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u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四、总结全诗诗歌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记叙 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写景 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抒情 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明志 弃官归隐,向往自由四、总结全诗适用主题: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梦想与奋斗等宋朝的官场是混乱的,王安石变法的弊端,造成拉帮结派、阿谀奉承、新旧党争但在这乱世浊俗中有一个人,他虽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他出淤泥而不染,他与世俗同流而不污,他和而不同,他就是黄山谷(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黄庭坚正如他的词所写那样,胸中对理想的渴望终将冲破一切阻挡,赋予我们敢与天地试锋芒的勇气通向理想的路,有时被花木掩映,有时被云雾笼罩,但是只要信念足够坚定,我们就能不断向前奔跑五、素材拓展拓 展 延 伸第二课时当堂训练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灏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注】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经过岳阳,写下此诗问题: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首诗塑造出一位胸襟开阔,不畏磨难,在政局动荡之际坚守理想和节操的卓立不群的诗人形象作 业 布 置1.背诵并默写本诗3.完成课后配套习题2.练习诵读本诗,体会诗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