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池治污生物技术小细菌清新运粮河.doc
4页滇池治污生物技术小细菌清新运粮河通过投放一种叫科利尔菌群的细菌“吞噬”污水中的有 机物沉淀后,原本发黑发臭的河水变得无臭、透明,甚至还 有锦鲤游动……这是记者27日在新运粮河下游生物技术治 理试验区看到的一幕据介绍,这种技术可以让河道污水整 治后透明度达到1. 1米,有机物去除率达到50%据悉,这是日前由云南省、市环保部门支持试验的入滇 河道污水原地处理技术的“新招式”它所采用的是“曝气 一生物菌种处理一生态修复”的生物治污技术,也是目前国 内在河道治理中广泛推广的污水原地处理手段之一今年1 月,由中美合资企业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家引进昆 明入滇河道综合整治中,新运粮河成为第一条使用细菌治污 的河道2 7日下午,记者在南过境下段西侧新运粮河支流的试 验区看到,从城区下流、乌亮发黑的污水被一道挡水坝网拦 住漂浮物,河堤上一条蓝色管道有序地向河道内排下细管道 宽约20余米河面污水不断冒气泡上翻过了沉淀池,黑水 逐渐变清,恶臭也逐渐消失在支流与干流交汇点附近,建 有一道坝,坝外是一个10余平方米的水池七八厘米深的 池水清澈见底,池面上飘浮着一些水草丛,数十尾红色锦鲤 戏游其间据科亮公司负责人张峻伟介绍,整个河段实验处理分为 “生化反应区”和“生态修复沉淀区”两个部分,使用技术 为该公司的科利尔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工艺,其核心产品包括科利尔复合菌活菌净水剂、生物带和微孔曝气管三个方面 “河道中的小气泡就是微孔曝气管作用形成,景观鱼池里的 水就是处理过后的污水。
用这种工艺处理污水,不会对河水造成二次污染 张峻伟介绍,科利尔菌群是从自然状态的污泥中筛选、分离 出来的野生菌通过生物安全性鉴定,不存在生物安全性担 忧此外,采用此技术净化河道污水不需大兴土建,不涉及 大量管网建设、施工期短、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为 污染河流整治提供技术支撑及工程示范,有效地削减滇池入 湖污染负荷据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杨逢乐高级工 程师说,运粮河支流污水处理实验工程实施后,经过取样检 测试点区域处理后的水透明度在0. 8米至1米之间,最大透 明度可以达到1.1米,有机物去除率达到50%该技术在上 海、浙江、湖北等地有成功治理河道污染案例据了解,早在去年3月16日,云南省环保局专家组一行 8人曾到上海市对“科利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治理的上海 苏州河水系夏长浦河道进行考察杨逢乐认为云南高源湖泊 城市河道甚多,支流分散,建管网和建管网投资巨大,若直 接能在河道内进行治理则解决了这些困难,生物技术原地治 污适合在云南推广运用昆明市滇管局局长李昆敏:生物处理是河道治污的方向“新运粮河中运用生物技术治污示范工程的做法对其 他入滇河道治理有一定借鉴,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河道污水处 理的方向之一,但一定要注重生态河道修复和生物处理技术 整治的有机结合。
谈及对入滇河道的污水处理,市滇管局 局长李昆敏肯定地说李昆敏说,河道治污是滇池治理之本,要从滇池治理大 目标出发,最大限度地恢复河道生态能力是入滇河道综合整 治的目的城市河道往往具有改善水环境、提升城市景观、 防洪泄洪等功能,综合治理必须多方面考虑平衡,其中改善 水环境是河道综合整治最突出的中心内容今后,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科学治水、综 合治理,河道整治不能一律搞‘三面光’他认为,在入滇 河道的综合治理中,要科学、全面、前瞻地考虑河道功能的 多样性,尽可能建生态河堤,最大可能的恢复、发挥河道自 净能力,改善和提升河道和水体的景观目前,生物化处理 是国内河道治理效果较为明显的技术,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在对入滇河道整治中,尤其是对城市河道的整治,要根 据各河道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在生物处理的技术运用同 时,一定要结合城市建设、水环境整治和河道泄洪功能,尽 可能最大化的生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