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节牙鲆养殖.ppt
74页第八节 牙鲆的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是名贵的海产鱼类,又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 个体硕大,肉质细嫩鲜美,是做生鱼片的上好材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十分广阔,经济价值很高 牙鲆在我国的渔业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过量捕捞和环境污染造成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供需矛盾,促使人们走养殖的道路我国的牙鲆人工育苗始于50年代末起步虽不算晚,但中间停顿的时间较长,至70年代末才开始进入规模苗种生产研究 现在国内牙鲆苗种生产技术突飞猛进,育苗厂家遍布山东、河北、辽宁等省 牙鲆最适生长水温16-22℃,北方沿海水温冬低夏高,故近年已逐步由海面网箱转向室内工厂化养殖大菱鲆,漠斑牙鲆,半滑舌鳎,牙鲆,授课内容,一、牙鲆的生物学特性 二、牙鲆的人工繁殖 三、牙鲆的养殖 四、病害防治 五、牙鲆的工厂化养殖探讨,,一、牙鲆的生物学特性,,牙鲆属于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 牙鲆属的鱼类在南、北美洲东西岸较多,已知的有近20种,而亚洲沿岸只有牙鲆一种,是东北亚沿岸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朝鲜、日本、俄国远东沿岸海区。
1、分类及分布,2、形态及特征,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褐色,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 尾柄长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为头长的3.4-3.9倍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尖锐,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发达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 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尾鳍后缘呈双截形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3、生态习性,(1)栖息环境 牙鲆为冷水性底栖鱼类,具有潜砂性,多栖息在靠近沿岸水深20米-50米潮流畅通的海域,底质多为砂泥、砂石或岩礁地带 幼鱼多生活在水深10米以上、有机质少,易形成涡流的河口地带,夏季在此肥育1)栖息环境,当秋季水温下降时逐步向较深的海域移动; 一般9、10月份移向50m以下的外海; 11月份-12月份向南移至水深90m或者更深的海底越冬; 春季游回近岸水深约30m-70m的浅海水域进行产卵繁殖2)生活习性,牙鲆在冬季水温为2℃仍能存活,致死水温在2℃以下当水温降到1.6℃以下,幼鱼几乎会全部死亡在水温高达33℃时,有的成鱼只能短暂存活2)生活习性,牙鲆仔、稚鱼培育生长的最适水温为17℃-20℃; 成鱼生长的适温为8℃-24℃,最适水温为16℃-21℃; 养殖牙鲆在水温5℃以下不摄食,13℃以下、23℃以上摄食减少,10℃以下、25℃以上不大摄食并停止生长; 水温在13℃-23℃范围内随着水温增高摄食量逐渐增加。
2)生活习性,牙鲆为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 牙鲆对低溶氧的耐受能力要比真鲷、鱼师鱼等游泳性鱼类强,致死浓度为0.6mg/L-0.8mg/L3)摄食习性,天然牙鲆仔鱼:无脊椎动物的卵及轮虫、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等浮游生物; 后期仔鱼:等足类、端足类、裂足类的幼体,至变态开始时大量摄食尾足类; 营底栖生活后稚鱼:以糠虾类为主,也捕食剑水蚤和其他稚鱼;,(3)摄食习性,全长3厘米后:逐渐转向捕食沙丁鱼和鰕虎鱼等的幼鱼 15厘米的牙鲆捕食的天然饵料中有近90%是鱼类 幼鱼和成鱼摄食鱼类的种类包括:鲲鱼、小型虾虎鱼、玉筋鱼、沙丁鱼和鲐鱼等的幼鱼及乌贼类4)生活习性,我国黄渤海沿岸牙鲆的产卵期为4月-6月,盛期为5月份,属多次产卵型鱼类,产卵的适宜水温范围为10℃-21℃,最适水温为15℃ 体长45cm-70cm的野生雌鱼每尾怀卵量为36万粒-40万粒,养殖鱼类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90万粒-100万粒4)生活习性,受精卵经2天-3天即可孵化浮游仔鱼生活在20m以上的表、中层水域,此时仔鱼左右对称 全长11mm-12.5mm时右眼开始自头的背部向身体左侧移动,16mm左右,右眼上移至左侧完成变态,开始伏底,营底栖生活。
二、牙鲆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两个来源:一是天然捕获经饲养后作为亲鱼;二是用人工苗种经饲养后用作亲鱼 天然亲鱼:年龄是三到十龄,全长47-80cm,体重1.6-7.0千克; 人工养成的亲鱼:比天然亲鱼雌雄性均可以提前一年使用;但人工养成的低龄亲鱼,因鱼体小,产卵量少,所以最好是四龄以上的亲鱼2、诱食,诱食方法:把饵料系住或用细铁丝钓住,在牙鲆的头上方附近,像活鱼那样摇动; 也可利用进水口的水流,使饵料慢慢活动,靠饵料的摆动诱其摄食; 与已开始摄食的亲鱼一起饲养,以带动其进食同时应注意尽量避免人为的干扰,保持安静 个体越小的亲鱼开始摄饵的时间越早3、投饵,亲鱼的饵料鱼:沙丁鱼类、鲐鱼、玉筋鱼、秋刀鱼、竹荚鱼等多为冷冻鱼 投饵方法:小鱼整尾投入,大的则切细或绞成碎肉碎肉饵可添加营养剂(1-2%),利于亲鱼生长,有助于提高卵的质量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一般一天投喂1-2次4、水质,水质:必须使用过滤海水,换水次数越多越好,一般一天循环4-28次水温8-25℃牙鲆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亲鱼放养密度为1-2尾/平方米 为防冲撞及藻类繁殖,培育光照不宜过亮5、催产与产卵,牙鲆鱼的雌雄辨别:生殖孔为红色且圆者为雌性,细长且不发红者为雄性。
从海区捕获的亲鱼,如性腺已发育到4期,在池中暂养,一般都能发育到成熟产卵,可采用注射催产激素 剂量为用LRH-A 50-100ug/kg,或用HCG 1000IU/kg5、催产与产卵,牙鲆亲鱼的挤卵、挤精液的方法是从后向前挤压 成熟卵只宜轻轻挤压就能流出,流出的卵子不粘合成块 卵子呈圆球形,浅黄,透明,大小均匀5、催产与产卵,人工授精用干法、湿法均可 授精时避免在阳光直射下进行用清洁海水冲洗 牙鲆雄鱼成熟较早,排放精子也较早,因此雄鱼不宜过少,一般雌雄比为1:1或1:1.5 如果亲鱼在池中自然产卵受精,雌雄比为1:2或1:3为好在人工条件下培育的成熟亲鱼,在池中可自然产卵受精产卵期水温为13-17℃牙鲆的产卵期约为两个月,在这期间内可数次产卵6、采卵与孵化,牙鲆为分批成熟、多次产卵鱼类,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6月中旬且随各地水温不同而略有差异开始产卵水温为10℃,盛期水温为14-16℃ 牙鲆卵子孵化水温为7-27℃,最适水温为14-17℃水温过高,死卵易污染水质 孵化适宜盐度为28‰-33‰ 孵化方法较简单,可用孵化网箱或孵化水槽,也可直接在育苗池中孵化孵化密度一般为1-5万粒/平方微量充气。
有个别牙鲆亲鱼的受精卵是沉性的,则孵化器需用底部为漏斗形的,从底部注入水或充气,使卵子在水体中浮动,防止下沉7、幼体培育,因牙鲆鱼有变态营底层生活的习性,故其幼体培育分为: 前期幼体培育:从孵化到底层生活阶段的培育; 后期幼体培育:从营底层生活到全长50mm阶段的培育1)前期幼体培育,①培育池:因春季温度变动较大,育苗池最好建于室内建在室外的也至少要有顶篷,且光线不要太强 育苗池一般以5-10立方米水池较合适池的形状以圆形为最好,水深1米足够,底面积大些为好池底应有一定的坡度②水质:海水必须经过过滤前期培育的水温最好控制在15-22℃盐度以27‰-35‰为好 ③充气:使用散气石进行通气,充气量初期时少量,随着仔鱼生长慢慢增加 ④光照:临近变态期的牙鲆需要一定程度照度 ⑤放养密度:初孵仔鱼密度为2-4万尾/立方米,待体长为13-15mm沉底期时密度为1万尾/立方米⑥投饵:培育到完成变态(15mm),所用饵料以轮虫、卤虫为主体,辅助使用糠虾浸汁,天然桡足类,配合饵料等 投饵宜早不宜迟当卵黄接近完全吸收,仔鱼能水平游动到表层摄食时,此时应开始投放轮虫,投放密度最少2个/mL,最好5-10个/mL,每天投喂3-4次。
⑦清污:只有在浮游期方可进行池底清污要求至少每三天一次或每天一次2)后期幼体培育,①网箱培育: 网箱进行培育:即在鱼苗将着底前或刚开始着底时移入网箱培育因网箱便于鱼苗出池,换水较易,残饵不易积存,投饵量受限制少,成活率较高等网箱大小不限,网目最初为2-3mm,随鱼苗长大要换网,并要常洗网 当然,后期培育也可继续使用与前期培育同样类型的育苗池②水质:水深1米,后期培育的适宜水温为18-25℃随着体长的增加,稚鱼会增强对低盐度的耐受性,换水率取决于所投喂的饵料种类和数量 ③放养密度:体全长13-15mm的底层生活期稚鱼放养密度为1万尾/立方米;体长30mm的稚鱼放养密度为1000-2000尾/立方米全长30mm时的稚鱼正处于残食阶段,密度过高会降低成活率④移苗方法:从早期育苗池移入网箱可用虹吸的办法将苗吸出,用桶或勺等工具将鱼苗带水一起舀入网箱 ⑤投饵:牙鲆从营底层生活开始,其生理上要发生变化,因此必须选定与之相适合的饵料种类同时随着摄食量的增加,需大量投喂大型饵料,如用卤虫成体或其他个体较大的饵料,或者使用肉糜等 投喂死饵料如肉糜时,投喂量基本应当天吃完,天黑前应将残饵及污物吸掉在牙鲆鱼人工育苗过程中同样有三个危险期: 一是在卵黄囊接近吸收完,仔鱼开始摄食以后的几天里最易死亡; 二是鱼苗开始着底也是一个死亡高峰; 三是完成变态后,开始出现相互残食现象,造成成活率降低。
死亡原因,一是仔鱼除了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外,捕食能力、忍受饥饿能力不够,不能及时捕到食物,以致死亡; 二是鱼苗开始营底层生活后,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习性都发生较大的变化防止残食的办法,及时更换饵料,投喂充足,同时要适时分苗,将大小苗分养 分苗办法可采用将鱼苗移到网箱,让小的游出来或漏出来,达到分苗目的 网箱须用粗网线制作,以防鱼苗挂在网上三、牙鲆的养殖,,1、养成池条件,池子的形状结构和育苗池基本相同,但面积要较大较深,一般规格为30-40平方米,池深70-80cm,池底锅底式,排污口底在池底中间,并用直径100mm的带孔塑料管套在排污口,以防逃鱼和缓慢水流 另外因牙鲆有时要露出水面,因此池壁应比实际水深高出30-50cm 要配备相应的水、气、暖设备采用常流水,常充气,日换水量保持在10-20倍冬季通过加温调节保持水温适宜2、鱼苗运输,可用专用充氧塑料袋装运每袋装体长5cm鱼苗300-500尾 袋内放新鲜海水1/2,充氧气1/2,扎紧袋口,装进纸箱,每箱装两袋 高温季节还应在纸箱内放一小塑料袋冰块,起降温作用在气温低于26℃情况下可连续运输25-30小时,成活率可达96%3、放养密度,牙鲆鱼苗的商品规格必须在5cm以上。
放养密度与换水量有密切关系,换水量大,密度可大一些 水温高时也要求换水量大些若无法增加换水量,则密度要小一些 放养密度一般为5-15千克/平方米高温季度(25℃以上),每两小时换水一次4、养成水温,牙鲆养成中要特别注意水温,饲养的适宜水温为10-27℃水温过高或过低的时间较长,都易造成牙鲆的死亡 一般说,牙鲆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越冬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这样越冬后的牙鲆较健壮5、投铒,牙鲆人工养成中的饵料主要以鲜小杂鱼或冷冻鱼经粉碎后的小块投喂日投饵量约为养殖鱼体重的1%-3%,每天投两次 因鱼的摄食量与鱼体大小、水温、水质相关,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饵时要耐心细喂,保证饵料在化散前被鱼吃掉四、病害防治,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示鳍出血 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示体表出血,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示肝脏伪膜 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鱼,示肠管脱出,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示腹部膨大 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示血样腹水,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 牙鲆自然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 示肝脏坏死灶及纤维素性伪膜 示血样腹水及肾脏肿胀,显示肝脏肿胀及腹水 显示肝脏及肾脏肿胀 显示肠道内淡黄白色黏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