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纲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人教大纲 (1).pptx
34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和钠的氧化物,复习目标展示,1.掌握钠的性质、用途与制法2能够从结构、性质、应用等几方面比较钠的氧化物知识点1 钠的性质、用途、制法等,问题1:从试剂瓶中取钠及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中,你能总结出,钠具有哪些性质?,1从煤油中取出钠,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用小刀切割钠,,可观察到钠呈,银白,色,同时说明钠的,硬度,小;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观察到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且钠的,熔点,低,(比水的沸点低)问题2:钠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2(1)与非金属反应,2NaCl,2,2NaCl,现象:钠在Cl,2,中燃烧有白烟生成,2NaS Na,2,S现象:,有白色固体生成,2NaO,2,Na,2,O,2,现象:钠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4NaO,2,2Na,2,O现象: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2)与水的反应,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
实验现象及解释:,a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b熔化成小球,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熔点低,;,c四处游动放出气体;,d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生成了强碱NaOH,3)与盐溶液的反应,Na投入到NH,4,Cl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4,Cl 2NaClH,2,2NH,3,现象:与水反应的现象相同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Na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CuSO,4,=H,2,Cu(OH),2,Na,2,SO,4,现象:与水反应的现象相同,并产生蓝色沉淀问题3: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如何保存钠?,3(1)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NaCl,还有,Na,2,SO,4,、Na,2,CO,3,、NaNO,3,等2)钠密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空气和水,3)钠的用途:钠和钾制成液态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作还原剂制取某些稀有金属(钛、锆等);制作高压钠灯等4)钠的工业制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思维延伸】,问题4:如何从组成、性质、用途等几方面比较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思维延伸】,考点1 纳与水溶液的反应规律,钠投入到CuSO,4,(aq)中,不是先与浓度较大、氧化性较强的Cu,2,反,应,而是先与H,2,O电离出的H,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先想再看下面的整合),CuSO,4,溶液中存在Cu,2,、H,、SO 、OH,,Cu,2,比H,易获电子,但,Cu,2,是以水合铜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即Cu,2,周围有一水,层,若欲与Cu,2,反应,须先破坏水层,所以钠是先与水电离出的H(由,于Cu,2,水解,,c,(H)10,7,molL,1,)反应,放出H,2,,生成的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
例1】,把钠放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现象不易观察到的是(),A钠浮在水面上 B溶液中产生较多气泡,C水溶液变为蓝色 D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游动,解析,:,钠投入到石蕊试液(水)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石,蕊反应,钠浮在水面上,整个过程中均不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答案:,B,方法总结:,钠投入到任何水溶液中,都是先与H反应,放出H,2,,使,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增大了H,2,O的电离程度)然后OH,可能与,溶液中的某阳离子(如Fe,3,、Ag,、NH 、Cu,2,、Al,3,、Mg,2,),或某物质发生反应变式练习,1(2010改编题)(1)取一支大试管,加入15 mL的水与15 mL的苯,(,0.87 gcm,3,),静置取黄豆大的金属钠(,0.97 gcm,3,)轻,轻放入这支装有水和苯的试管中,试推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浸在煤油里的钠块要取用金属钠进行上述,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是,钠在苯和水的分界面处上下跳动,有气泡产生同解析,解析:,(1)钠的密度比苯大而比水小,苯和水互不相溶,因此,,钠块将悬浮在苯和水的分界面上,与水反应产生气泡,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苯的分,界面附近,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直至钠反应耗尽,逐,渐消失(发生有趣的跳动现象)。
2)用镊子取出钠块,用滤纸擦净表面上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的煤油里考点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及有关计算,1物质的量(或体积)的关系,若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时,原,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固体质量关系,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或H,2,O中的“H,2,”;可,以得出关系式: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因此W g通式符合(CO),m,(H,2,),n,的物质在O,2,中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固体质量增重W g3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例2】(2010南京师大附中期中考题),由CO,2,、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共,a,mol,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x,。
将该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装有,1 mol Na,2,O,2,的真空管,充分反应后,维持1.0110,5,Pa,120时收集,所得气体,冷却、称量,真空管中固体质量增加,y,g1)若,a,1,则,y,_(用含,x,代数式表示)2)若,a,2,,x,0.3时,,y,_3)若,a,2,试讨论:,x,取值不同时,反应后所得气体成分及,y,的表达,式(不一定填满)x,的取值范围,反应后所得气体成分,y,的表达式,y=26x+2,y=17.6,0 x0.5 H,2,O、O,2,52x+2,x=0.5 H,2,O、O,2,28,05x1 H,2,O、CO,2,、O,2,28,(4)若,a,1.25,试作图表示,y,与,x,的关系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切入点是,“,在搞清楚Na,2,O,2,先与CO,2,反应后,再与水反应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物质的量,”,运用好以上三个关系解析,:,(1)a=1 mol时,混合气体与Na,2,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O,2,为0.5,mol,此时固体增重为:,m=44ax+18a(1-x)-16=26x+22)a=2,x=0.3时,0.6 mol CO2与Na,2,O,2,反应,0.4 mol H,2,O与Na,2,O,2,反,应,此时放出的氧气仍为0.5 mol,则固体增重为m=0.644+0.418-,16=17.6 g。
3)0 x0.5时,有2x mol CO,2,与Na,2,O,2,反应,剩余的Na,2,O,2,与H,2,O反应;,x0.5时只有CO,2,与Na,2,O,2,反应4)y与x的函数关系是:当0 x0.8时,y=32.5x+2,0.8x1时y=282(2010改编题)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残留的固体物质只有Na,2,CO,3,B密闭容器内只发生了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C排出的气体只有O,2,D排出的气体只有H,2,O(g)和O,2,变式练习,解析:,根据反应式: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H,2,O 4NaOHO,2,,2Na,2,O,2,2CO,2,O,2,2Na,2,CO,3,;从计量关系可知2 mol NaHCO,3,生成CO,2,和H,2,O各1 mol,Na,2,O,2,只有1 mol,可认为Na,2,O,2,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仅剩余Na,2,CO,3,。
可见A、D两项正确,答案:,AD,客观题,钠与水及水溶液的反应,过氧化钠与CO,2,和H,2,O的反应及钠、,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题一】,(2009上海)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审题视点:,钠和重水反应与钠和水反应的相同点是钠是还原剂、氢离子,被氧化;不同点是前者生成D,2,,后者生成H,2,标准答案:B,高分解密,学生不能掌握重水的组成,忽视D(重氢原子)中含有一个中子主观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的探究,【考题二】,(12分)2009年10月1日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了很多先进武器和装备,其中海军潜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NaHCO,3,溶液,C,D,CaCO,3,2HCl CaCl,2,H,2,OCO,2,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过氧化钠,与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2Na,2,O,2,2CO,2,2Na,2,CO,3,O,2,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作答与批改实录,点评,显然A装置是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CO,2,,而这样制得的CO,2,中由于含有HCl、H,2,O(g)等杂质气体会影响后面实验的验证,所以B装置是用来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杂质HCl,C装置是潮湿的CO,2,与Na,2,O,2,反应的装置,为了防止没有反应完的CO,2,对后面氧气的收集及检验造成干扰,因此,在装置D中应装入NaOH溶液以除去O,2,中混有的CO,2,点拨,利用物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作为考查物质性质的切入点,一是考查知识,二是联系了实际,符合高考命题的规律题后反思,研究和学习物质的性质就是为更好的利用物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在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训练提高能力1(5分)(2010模拟)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与金属钾形成一种合金,B金属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转化为NaHCO,3,C氧化钠在某些呼吸面具中用于制备氧气,DNa,2,CO,3,溶液能跟酸溶液反应,但不能跟碱溶液反应,解析,:,本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主要涉及钠的活泼,性、用途、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的性质,较易。
因为金属钠很活,泼,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生成无水碳酸,钠,故B错误;用于呼吸面具的是过氧化钠,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时均有氧气生成,故C不对;碳酸钠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某些碱反应,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故D也不正确答案:,A,2(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