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50541886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作为两个互相对立的心理学派别,是铁钦纳1898年在《构造心理学的公设》一文中提出来的两者的对立可以说是以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和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意动心理学之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继续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其导师冯特内容心理学中具有标志特征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波林是在其《实验心理学史》的《‘新’的内容心理学》一章标题下介绍铁钦纳的尽管如此,构造主义学派仍是由铁钦纳所创立的,而冯特仅仅是构造主义的前驱因为铁钦纳虽在一般观点上接受了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但他本人有具体的研究和著述,在一些具体的观点上也不同于冯特,他的构造主义体系也没有包含冯特心理学的全部思想同时,铁钦纳主要是用他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所以,米西亚克等人指出:“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是铁钦纳的产物,并由他提出,完全可以称为‘铁钦纳主义’我们与其说冯特是构造主义者,毋宁说构造主义是新型的冯特,是发展了的冯特 机能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包括欧洲的机能心理学和作为美国心理学总倾向的机能主义前者主张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机能而不是意识的内容,但并不特别强调意识在人对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后者则特别重视意识在适应中的作用并注重个人之间的差异。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则是指旗帜鲜明地与构造主义对立的心理学派别,即芝加哥学派的机能主义而代表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总倾向的则是哥伦比亚学派的机能主义第一节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爱德华·布雷德福·铁钦纳(1867—1927)出生于英国南部的奇切斯特他先在莫尔文学院求学,后来转入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在英国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哲学气氛影响下,铁钦纳对于新兴的冯特生理心理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尽管当时牛津的学者们对心理学之类的新科学不屑一顾,铁钦纳还是将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第3版译成英文1890年他带着译稿去莱比锡求教于冯特1892年他以单眼刺激对双眼的影响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铁钦纳获得学位后原本想回牛津大学执教,但颇具绅士风度的牛津大学学者们对生理心理学依然不屑一顾在牛津找不到自己的专业位置,25岁的铁钦纳只好应同窗好友之邀赴美国主持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从此终身执教于此铁钦纳在康奈尔大学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35年中,共授予54个心理学博士学位,其中不少成为美国心理学界的知名人士;发表了216篇文章 和评论,翻译了许多冯特和屈尔佩的著作铁钦纳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纲要》(1896)、《心理学入门》(1898)、《实验心理学》(4卷本,1901—1905)、《心理学教科书》(1909—1910)。

      他晚年曾致力于撰写《系统心理学》一书,可惜未能完成便于1927年去世,只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章节,后由韦尔德编成一卷《系统心理学:绪论》(1929),作为遗著出版 尽管铁钦纳所倡导的构造心理学与当时美国的时代精神相去甚远,但他是一位性格刚毅和好辩的心理学家他治学严谨,文章明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快就在康乃尔大学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构造主义学派,而与机能主义学派长期对峙1904年铁钦纳在康乃尔大学组成了一个称为“实验者”俱乐部,这是一种非正式的学术团体在铁钦纳逝世后,该俱乐部改组成为今天的美国实验心理学会,但以他为中心的构造主义学派则不复存在了一、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但他又不同意冯特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区分他认为间接经验在意义上是矛盾的,因为科学总离不开观察,“假使自然科学的经验是间接的,那又如何可以观察呢?既说是对象又如何是间接的呢?”所以,他宁愿接受经验实证论者阿芬那留斯的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的学说,以为心理学和物理学都直接地研究经验,但是从不同的观点来考查人类经验的物理学是研究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是研究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例如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研究光和声,但物理学家是从物理过程来看这些现象的,而心理学家则是根据这些声、光现象怎样为人类观察者所经验来考查它们。

      所以,铁钦纳说,我们“把心理定义为人类经验的总和,认为人类经验依赖于经验着的人他还进一步指出,“‘经验着的人’……即作为有机体的个人而言……可以把有生命的个体归结为神经系统及其附属物这样,心理就成为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人类经验的总和但他同时又认为“心理不是脑的机能”,而“身体只是心理的条件”这样铁钦纳又把神经系统与心理割裂开来了,从而复归到早期冯特的心身平行论观点 铁钦纳还进一步说明了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他看来,人类经验始终是进行着的过程、发生着的事变,而且人类经验依赖于神经系统的方面正是它的心理方面所以我们可更简单地说,“心理是心理过程的总和……‘总和’意为我们所探讨的是整个经验世界,不是它的一个有限部分;‘心理’意指我们所探讨的是受神经系统制约的那种经验;‘过程’意指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像河水那样的一种流动,是连续不断的一种变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对象的集合由此可见,铁钦纳所理解的心理,是基于它的活动过程、变化过程和连续过程,这似乎类似于詹姆士的“意识流”概念由于心理作为一种过程,我们是难以把握和研究的,但我们可以研究心理过程中意识到的片断这样铁钦纳就把心理与意识加以区分。

      他说:“当我们讲到心理时,我们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发生的心理过程的总和,我们讲到意识时,则是指发生于现在或任何特定‘时刻’的心理过程的总和这样,意识将是心流(Mind-Stream)的一个部分,一个段落可见在铁钦纳看来,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这四个概念的内涵是递增的,但外延是递减的所以他指出:“虽然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但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却往往是意识只有把心理学的对象最终落实到意识上,才便于他对意识元素进行分析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形态学相似因此,“实验心理学家的主要目的一直在于分析心理的结构;把基本过程从意识的缠结(Tangle)中清理出来,或者把一定的意识组织的组成部分分离出来他的任务类似一种活体解剖,但这种活体解剖要产生结构性的而非机能性的结果他们极力要发现的,首先是在意识中有些什么东西和这些东西有多少数量,而不是要发现它有什么用处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他反对机能主义的理由之一就是,认为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学技术,不是心理学本身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好比生物科学中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之上一样。

      铁钦纳这种把意识的构造或内容和它的机能截然分开的观点,含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因素,因为事实上心理的构造是不能离开它的机能而加以理解的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铁钦纳认为,既然物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同,都是经验,那么它们的研究方法也相同,都是观察只是由于观察的具体内容不同,才导致物理学的观察与心理学的观察有所区别前者是观察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因而是一种外部观察(A Looking-at)即检查(Inspection);后者是观察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因而是一种内部观察(A Looking-within)即内省(Introspection)他指出:“名字上的这种差异不要使我们看不清两种方法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具体地说,内省是对意识经验的自我观察内省首先要注意分析,分析可以是区分的,如把指定的一个正方体区分为组成部分;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通过观察从指定的正方体之中选出某些特点或属性 铁钦纳的内省法是对冯特内省法的继承和发展,但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加严格,为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第一,铁钦纳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第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这样内省就变成了回忆,内省考察变成了事后考察。

      而老练的观察者则会养成一种内省态度,因而他在观察进程中不仅可以在心里默记时而不干扰他的意识,甚至还可以做笔记,犹如组织学家眼睛看着显微镜同时还能做笔记一样第三,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部分注意必须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记录必须像照相一样地精确第四,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周围环境安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第五,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否则就会把心理过程与被观察的对象即感觉与刺激相混淆,从而犯下“刺激错误”最后,铁钦纳赞同冯特把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做法他认为心理学的观察实质上不仅是内省的,也必然是实验的他一丝不苟地遵守科学实验的严格规则,并指出:“为了确保清晰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科学必须求助于实验实验是一种可以重复、分离和加以变化的观察心理学实验室的一切实验设备和实验设计都要考虑到这一点 总之,铁钦纳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只是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加以改造如果说冯特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实验的话,那么铁钦纳的实验内省法则重在内省,只不过他对内省的限制比冯特更加严格而已但在此我们需要指出,铁钦纳晚年十分注意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他似乎逐渐放弃了以内省分析方法发现感觉元素的观点而赞同现象学的描述感觉属性的各个维度。

      正如波林所说:“铁钦纳本曾驳斥符茨堡的现象学,始终是一个守旧者;但是现在则欲试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并嘱其学生共同试用他常对内省的、受束缚的、严格的报告与现象学的自由的报告严加区别,但是他也显然对于新方法有很大的信仰铁钦纳晚年之所以有意从内省法转向现象学方法,是因为撇开实验控制而对意识经验的纯内省描述与对意识经验的纯现象学描述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主观的描述方法三、关于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在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问题上,铁钦纳与冯特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在一些细节上稍有不同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同自然科学的任务是一致的,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元素;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确定这些元素如何结合和结合的规律;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把这些元素跟它们的生理条件(神经过程)联系起来这三个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有助于对其他两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在心理科学上的进步程度要由我们对所有这三个问题作出回答的能力如何而定 像冯特一样,铁钦纳也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但他又在冯特的感觉元素与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即意象这样,人的一切意识经验或心理过程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在这三种意识元素中,铁钦纳研究最多的是感觉,其次是情感,最少的是意象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包括声音、光线、味道等经验,它们是由当时环境的物理对象引起的铁钦纳还根据内省的相似性,作为其发生条件的感官的不同以及由所制约的刺激类型等标准把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动、机体七种形态他发现的感觉种类多达44 000种以上,其中大多数是视觉(32 820种)和听觉(11 600种)意象是观念的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铁钦纳认为意象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虽然可同感觉分开,但两者具有相似性情感是情绪的元素,表现在爱、恨、忧愁等经验之中铁钦纳反对冯特的情感三维度说,认为情感只有一个维度即愉快—不愉快而冯特所说的紧张—松弛、兴奋—平静实际上都是机体感觉和真正情感的结合,可以称为“感觉—情感”关于意识元素的属性,铁钦纳也在冯特提出的性质、强度基础上增加了持续性、外延性和清晰性性质是指一个元素区别于另一个元素的特征,如热的、红的、苦的;强度是指性质从低到高的序列,如明亮—阴暗、坚硬—柔软、愉快—不愉快等;持续性是指意识元素的时间特性;外延性是指意识元素的空间特性;清晰性是指一个意识元素在注意中的地位,当一个元素处在注意的中心时,就获得了最大的清晰性,而处在注意的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