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0页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宋神宗元丰三年,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派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派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据此可知元丰改制A. 完全恢复了隋唐三省六部制B. 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C.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宋朝由于官职的冗多,导致官员多、虚职多,造成了中央行政效率的低下,元丰改制,恢复了唐时期的三省规模,三省各司其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D选项正确;元丰改制,恢复了唐时期的三省规模,三省各司其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还是存在区别的,故A选项错误;三冗问题在宋朝一直存在,题中元丰改制恢复了唐时期的三省规模,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冗官问题,但并不能根本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故B选项错误;题中元丰改制恢复了唐时期的三省规模,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冗官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选项表述太绝对,错误。
2.“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 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B. 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效劳C. 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D. 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相权对皇权来说是有一定威胁的,而不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故A错误宰相的职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宰相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是为皇权效劳的,皇帝的需求决定着相权的大小,因此,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效劳的,故B正确宰相虽然具备这两个特点,但并不是相权的本质,故C D项错误3.1997年6月30日23时42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讲话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23时59分,“米字旗〞降下,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①“一国两制〞的提出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③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④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仪式是香港的回归,这一事件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③正确,“一国两制〞的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祖国统一大业的尚未最终完成,①④错误,选择B项正确。
点睛】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是国家主权实体,它要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是不能拥有外交、国防方面的自治权4.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法律效力〞,成为帝国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表达出罗马法A. 逐步由开展走向衰落B. 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C. 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D. 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创制法律具有随意性,表达了当时罗马帝国君主专制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现象并不代表罗马法的衰落,排除C项,此时习惯法已被成文法所取代,排除D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公布使贵族垄断法律解释的权力已被打破,排除5.2022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最终以365票对173票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中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由此说明①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③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④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排除。
此题答案为B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实立与开展•美国1787年宪法•两党制6.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百姓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A. 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B. 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 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D. 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还没有正式确立,老百姓中拥有对土地的所有的权的相当少,即使无法生活也不能买卖土地,故A项正确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排除B项C、D两项不是题干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土地制度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 可分析出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运动国防的近代化〞表达了洋务运动的“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进一步〞的举动就是“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应选C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8.有学者认为,北京政府〔1912—1928〕无力干预经济,市场近似于一个自由市场,民营工业有了中国工业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这一时期A. 政府开始放宽设厂限制B. 纺织和面粉业开展最为迅速C. 欧美、日本均无暇东顾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得以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北京政府〔1912—1928年〕统治下民营工业的“黄金时期〞,指的是民国初期,当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纺织和面粉业开展最为迅速,B项正确;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始于是19世纪末, A项错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美国和日本乘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的时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故D项错误9.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开展,这种开展主要表现在A. 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B. 重新定位政府经济职能C. 建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D. 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表达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故B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不是增强自由,故A项错误调整劳资关系、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属于政府经济职能内容之一,故C项排除,D项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10.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成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孔子韩非子墨子B. 孔子韩非子老子C. 老子孔子韩非子D. 墨子孔子老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①反映了孔子复兴周礼的愿望,②表达了要求变革现状,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③要求个人自由,顺应自然,反映了老子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1.汉武帝在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又下诏书说,州郡吏民只要具备将相之才,或不辱外交使命,即可破格提拔重用,而不问其是否为儒生后来还传令:“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儒学成为正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B. 汉武帝时期人才开展的社会环境薄弱C. 董仲舒的建议在实际中并未完全照办D. 诸子百端之学在州郡得到了保护宽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在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在用人标准上并不专以儒生为主,而是广纳才学功勋之士,故C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并非表达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历程,排除B项,题干现象反映汉武帝时期人才开展的社会环境宽松,有利于真正人才的选拔,故排除D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12.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朱熹问:“父亲,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以下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A.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B.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答案】A【解析】朱熹属于理学家,提出万物根源是天理,故A项正确;B是王阳明思想主张;C属陆九渊思想主张;D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民主为法治奠定根底,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1〕材料一反映出雅典民主政体有什么突出特点?伯里克利所指的“多数人〞是指雅典城邦哪一社会群体?据此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2〕材料二中的宪法表达出哪两大原那么?它反映出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制度设计如何表达这一理念的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公民民主、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群体:公民得:使全体公民都有时机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失:只是公民的民主〔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阔奴隶专政的根底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原那么: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那么;群众监督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得出人民主权;根据“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得出法律至上。
群体:结合所学,伯里克利所指的“多数人〞是雅典公民得:根据所学,答复雅典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