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刀具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docx
15页数控刀具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一、 国内机床行业发展状况(一)中国机床行业数控化率空间大,带动数控机床及刀具需求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09-2011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从200亿美元增长至390.90亿美元,2年复合增速39.80%;2011-2018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有所波动,7年复合增长率为-4.11%;受去产能、去库存以及高档机床渗透率提升的影响,2019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为223.1亿美元,相比2018年降幅达到23.41%;2020年降幅较上一年度明显收窄长期来看,受益于5G渗透加速、新能源汽车销量提高以及国防、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机床行业将迎来新发展契机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预计我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在2020年达到50%,在2025年达到64%,而目前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一般为80%以上,相对而言,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程度的提升空间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20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的比例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的比例为43.19%。
根据预测,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未来将稳定较快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5,728亿元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的提升将带动数控机床易耗部件数控刀具的消费需求二)数控机床行业竞争格局全球数控机床行业中,德国、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企业起步较早,山崎马扎克、通快集团、德马吉森精机等企业为国际领先的数控机床厂商,年产值和销售额达人民币百亿级,以上企业的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无论在精度、速度、工作效率、稳定性、智能化程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国内企业,且拥有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和经销商网络在规模和总体实力上来讲,国内中高档机床企业与之仍有较大差距海天精工、日发精机、华中数控等均是国内先进的数控机床研发、制造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交流等方式在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等方面努力追赶国际领先企业,在中高档机床市场发力,同国际领先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目前全球数控机床企业正在经历产品结构升级,向更高端高技术含量机床市场突破,并加快实现由规模经济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数控机床产业的升级也拉动了数控刀具的技术发展,促进我国数控刀具企业制造能力、产品质量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三)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数控机床行业面临的有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数控机床行业在整个智能制造业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制订一系列发展政策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重点发展的对象,有力促进了数控机床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重要阶段,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是满足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落脚点,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将带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技术升级,增加中高档数控机床市场需求三是高端进口替代空间可观我国机床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于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仍依赖于进口,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也有所不足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崛起,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环节、完善智能制造装备相关核心技术体系和产品序列,逐渐进入数控机床中高端市场,未来高端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可观数控机床行业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机床产品的性能,如丝杠、伺服电机、数控系统、传感器等对制造装备的精度、效率、可靠度及维护成本影响较大目前国家已出台政策鼓励数控系统及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但短期内部分核心部件仍以进口为主,限制了我国数控机床全方位发展;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数控机床行业内企业数量多,集中度较低,规模化以上企业较少,融资渠道单一导致资金投入少、技术创新落后的问题较为明显,削弱了国产机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行业人才储备不足数控机床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工程团队和生产员工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而高级数控机床人才培养周期长,目前行业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对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四)数控机床及刀具应用领域的发展状况3C行业:3C加工是数控机床及刀具主要应用领域,与下游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行业加工生产及升级更新的需要密切相关,市场需求庞大汽车行业: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传动轴、制动器等零部件制造广泛采用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汽车零部件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整个制造过程中分工极其细致、数控化程度较高,对数控机床及刀具需求量较大根据Prismark数据,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为9,730万辆,预计2022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达到10,76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汽车行业具有较大市场空间,汽车工业对于数控机床及刀具的需求也将持续存在其他行业:除以上3C、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和结构变化对数控机床及刀具需求产生影响外,模具、石墨加工、医疗等行业的发展,也将带动数控机床及刀具需求的增长。
二、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行业供给市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切削刀具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汽车、航空、、模具、制冷、电力等精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中国刀具产值从2015年的76.2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15.54亿元三、 切削刀具行业概况切削刀具行业上游主要为钨钢等金属原材料生产企业及金属切削机床生产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PCB制造企业切削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被称为机床的牙齿,与金属切削机床共同作为切削加工的基础工艺装备刀具材料的选择既影响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也影响切削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刀具材料主要包括硬质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陶瓷和超硬材料(人造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CBN)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刀具材料各自发展,相互配合,又彼此竞争,通过组合应用,为现代切削加工提供解决方案从刀具材料发展历史来看,硬质合金的出现与发展,替代了很大一部分高速钢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更加优异,使用领域最为广泛硬质合金刀具是指用硬质合金作为切削刃口的工具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硬质合金刀具的主要类型有硬质合金刀片、铣削刀具、孔加工刀具等,其中硬质合金刀片的销售占比最高,为49.65%;铣削刀具、孔加工刀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27.63%、18.00%。
四、 全球切削刀具行业发展总体规模2020年,全球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到了21768.85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3851.51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1-2027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国际切削刀具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这几个国家和地区既是切削工具的生产大国也是切削工具的消费大国发达国家制造业近年来大量采用现代高效切削刀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年为制造业节约成本达1000亿美元,远远高于在刀具上的投入另外,在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规律十分明显,为制造业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装备潜力的最佳配置和解决方案在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正常年份,每年的刀具消费规模,大体稳定在机床消费的1/2左右国内切削刀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日系市场份额占的偏大,具体包括三菱(MITSUBISHI)、京瓷(KYOCERA)、住友(SUMITOMO)、OSG等其次是欧美刀具,欧美刀具虽然品质好,但售价偏高,对于国内模具制造业,接受程度略有保守,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欧美刀具在国内的销售额,主要原因是使用者欧美刀具的客户主要以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为主。
而且,近年来,随着欧美先进机床引进的增多,拉动了欧美刀具的销售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金属切削刀具主要包括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和其他刀具(包括陶瓷,钻石等)其中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在切削刀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Sandvik、IMCGroup、Mitsubishi、Kennametal和OSG等,2020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41%,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五、 切削刀具行业全球发展情况(一)全球刀具行业发展状况根据QYResearch数据,2016-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耗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美元、34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389.84亿美元,2016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硬质合金工业体系成熟,对材料基础原理和涂层原理的研究成果较多,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硬质合金材质、涂层和刀具结构,提高硬质合金刀具的高效加工性能,使硬质合金刀具能够最大范围地应用到各种领域在世界范围内,2018年硬质合金刀具占切削刀具的主导地位,比重超过60%二)全球PCB行业发展状况1、全球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下游行业景气度是PCB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PCB行业的发展。
在当前云技术、5G网络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工业4.0、物联网等加速演变的大环境下,PCB行业将成为整个电子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基础力量随着5G时代的来临,原有基站改造和新基站建设为通讯行业带来了巨大市场需求,同时激发出新通信技术终端设备的市场需求,通讯电子的产值在近几年将会迎来高峰;计算机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产值较为稳定;消费电子方面,受共享经济、物联网等概念影响,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渐被新的概念产品取代,包括支持概念产品的硬件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化家居和汽车电子等产品,为消费电子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电气化提升将长期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根据Prismark预测,2023年全球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24,850亿美元,较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18%其中通讯电子总产值达6,840亿美元,较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21%;计算机预计总产值约为5,920亿美元,增长幅度较为平稳,较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60%;通讯设备与消费电子增长速度则较为突出,预计总产值将分别达到2,900亿美元、3,480亿美元,较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5.49%、3.79%。
2、全球PCB产业进入稳步增长期,对钻针需求量逐步提升根据Prismark统计,受全球主要电子行业领域如个人电脑、智能增速放缓因素影响,2015年及2016年全球PCB总产值较为低迷,年增长率分别为-3.68%及-2.02%2017年全球PCB产值恢复增长态势,2017-2018年全球PCB年增长率分别为8.55%及6.04%2019年受中美贸易战、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全球PCB产值有小幅下滑,年增长率为-1.76%;根据Prismark分析,虽然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承压,但疫情催生线上活动进而提升了电子产品的需求(数据中心、PC等),同时5G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使得2020年全球PCB产品需求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62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未来全球PCB行业将保持温和增长,5G、汽车电子、工业4.0、云端服务器等将成为驱动PCB需求增长的新方向预计2024年全球PCB产值达到758.46亿美元,2019-2024年期间复合增长率约为4.35%根据Prismark数据,2020年全球PCB钻针产值约为5.90亿美元,预计2025年PCB钻针产值增长至7.40亿美元,2020-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