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0447702
  • 上传时间:2024-08-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34.3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一、中国古代教育机构一、中国古代教育机构n私学教育私学教育 ————书院教育和家族教育书院教育和家族教育 n官学教育官学教育 ————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 •官学官学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 天子所设大学叫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辟雍” :招收贵族子弟:招收贵族子弟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泮pan4宫宫” :招收平民子弟:招收平民子弟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1.1.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的学校的学校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春秋战国—私学兴盛 春秋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 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束 “(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 3.汉代的官学n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 两汉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 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n ((1 1)教师: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教师: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春秋》》)) ((2 2)学生:博士弟子)学生:博士弟子n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n汉代的地方官学:汉代的地方官学: 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庠,在聚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庠,在聚称序。

      称序 3.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 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玄学、文学,史称“四学制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 4.4.唐代的官学唐代的官学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中央到地方学制体系完备国子监,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通称“六学二馆” 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等专业学校比如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三个专业,医学专业包括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角法(拔火罐)五科。

      针学专业学针灸,按摩专业学按摩治病和正骨术由于大唐教育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各国的留学生,比如日本来过十三批留学生,学习经史、法律、礼制、文学、医学等中国文化 当时的大唐长安成为东西方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 唐代地方学校按区划可分为四类:(1)京都学(包括京兆、河南、太原),教习经学和医学2)都督府学,分上、中、下三等,同习经、医3)州学,分上、中、下三等,同习经、医4)县学,除“京县”“畿县”外,分上、中、中下、下四等,专习经学 5.5.宋代的官学宋代的官学 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中央在京师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中央在京师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 “书院书院” ——民办、官办、民办官助 等 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鹭洞书院、湖南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鹭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等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等 6.6.元代的官学元代的官学 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

      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 元代官学于国学、乡学外,在乡村别立社学,将基层乡村行政管理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7.7.明清时期的官学明清时期的官学————国子监国子监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n著名的家训:《颜氏家训》、《包拯家训》、《曾国藩家训》等n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1.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 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秀才)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秀才)二、古代选士制度2.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除了察举孝廉、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除了察举孝廉、贤良方士、秀才仍沿两汉旧制外,又增贤良方士、秀才仍沿两汉旧制外,又增添了添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

      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实实行了行了400年;年;“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汉书汉书·韦贤传韦贤传》》 举孝廉图举孝廉图 时代代教育机构教育机构选士制度士制度夏商周夏商周国学、国学、乡学学  春秋春秋战国国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  汉代代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察察举制(孝廉、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良方正、茂才)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隋唐隋唐中央、地方、如六学二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科科举考考试制制宋元宋元中央、地方中央、地方科科举考考试制(元中断)制(元中断)明清明清中央、地方、如国子中央、地方、如国子监科科举考考试制(制(乡试、会、会试、殿、殿试)) 3.3.唐代唐代————科举制科举制 隋朝隋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唐朝唐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元宋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 明清明清-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 唐代取士之法,主要有唐代取士之法,主要有““生徒法生徒法””、、““贡举法贡举法””、、““制举法制举法””。

      乡试: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一名叫解元 会试: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 录取分三甲,赐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称号。

      称号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1500年前就发明了用考试来检验一个人的学识,并将此作为选拔官年前就发明了用考试来检验一个人的学识,并将此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方法这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智慧之举吏的重要方法这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智慧之举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有拼命用真本事的,也有用歪门邪道,用各种方法作弊的一、贿买考官一、贿买考官二、夹带经文二、夹带经文三、请人代考三、请人代考 三、三、 古代教育特点及现代启示古代教育特点及现代启示 •古代教育的特点:1.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2.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的启示中国古代教育的启示 1 1.教书育人,以德修身2.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3.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4.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5.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n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n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n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n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n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古代教育家:古代教育家: 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韩愈、柳宗元、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贽、徐光启、王夫之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贽、徐光启、王夫之…… 墨墨子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墨子墨子孔子孔子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