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doc
37页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 生活况味精品赏读1 项 链一.认真读读下列词语,然后用正楷在下列方格内抄写两遍请同学们认真书写并记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1. 原文填空2. 从以上文段看出,路瓦栽夫人一面是浅薄、世俗的,为虚荣而白白耗费了青春的人;另一面是清白无辜,纯洁善良,勇敢坚强的人3. 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是, 以有限的细节, 把十年的辛劳, 甚至“英雄”气概的轮廓勾勒出来4. 本文是以第三人物的叙述,语言隐含着讽喻,这种讽喻主要表现在用语的情感分量的过重,略带夸张、过度形容,如漂亮、高雅、迷人、狂热、兴奋、沉迷、欢乐、陶醉、美貌、成功、光荣、赞美、幸福的云雾、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 所有这一切都产生于女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觉里,还有“英雄”一词大词小用,都流露出微妙的讽喻意味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四单元 机缘巧合精品赏读7 麦琪的礼物一、给加点字注意,并从其中任选四个词语,写一段中心明确的话diān zǎn chóu chǒu huáng zhōu kuì二、吉姆和德拉夫妻俩的生活贫困如从没装过信的信箱,从没人按过的电铃,破旧的红地毯,破旧的小睡椅,几乎不能用的公寓壁镜三、如 :极力节俭以求为吉姆买礼物;卖掉引以为豪的头发为吉姆买礼物;听到吉姆的脚步声时感到紧张;祈求上帝,让吉姆觉得自己还是漂亮等等。
四、理解关键性词语1.在镜子前,德拉看到自己引以为豪的漂亮头发,但是她想到自己就要卖掉这心爱的头发,感到伤心,因而面色失去了色彩2. 吉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德拉剪掉头发了形象变了倒还在其次,自己卖掉引以自豪的金表而买来的礼物却几成废物了这让吉姆受不了,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才会如此3.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和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匹配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4. 他们的聪明表现为: 他们懂得为了真情, 而牺牲自己心爱的财富; 虽然失去了财富,但却加深了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真挚的爱情第二个问题,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五、可自由展开,能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即可如,人生在世应努力创造价值,避免生活的拮据;贫穷并不会让纯真的爱情黯然失色,富有也不是一定就能得到纯真的爱情;等等六.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美丽的谎言1. “这块心病”指的是辰交给老教授的三张 jia bi ;“可怜兮兮”因为辰不仅以为由于自己没及时交钱而导致教授丢了钱, 而且以为教授始终不知道其中有 jia bi 2. 老教授不断鼓励辰,使辰越发感到对不起他,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老教授的损失3. 这谎言保护了一个穷困但上进的学生的尊严,使他积极向上,完成学业,做出成绩。
4. 学习老教授高尚的师德、高洁的人格5. 示例:辰不该把 jia bi 交给老教授,但事后辰能够努力拼搏,勇于认错,时刻不忘补过, 是应当肯定的老教授设身处地为一个贫困生着想,极力保护其自尊,催其向上,是个人格高尚的好老师 (亦可认为老教授不可纵容辰的过失,以免其走上歧途 )8 艺术品一、伏笔如,“萨沙·斯米尔诺夫 露出愁眉苦脸的神情,走进柯谢尔科夫医师的诊室” “只有一点我觉得惋惜:大烛台只有一个,没法配成一对”“真是可惜:没有配成对!太可惜了!”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 他帮助萨沙· 斯米尔诺夫并不是为了得到礼物, 如果收受礼物反而有损自己的快乐2.喜之不尽,是因为这艺术品的美丽;战战兢兢,是因为这艺术品不文雅,害怕它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3. 喜剧演员的动作流露出他内心对于不文雅的礼物的无奈和厌烦 4.萨沙·斯米尔诺夫对医师怀着真诚的感激:先前因自己的礼物无法配成对而烦恼, 后来又得到大烛台时以为能让医师拥有一对这样的艺术品而感到高兴5.他刚让这不文雅的礼物脱了手,不曾想,这礼物居然又回到自己这边来了他不能拒绝真诚的萨沙的好意,又不能把这烛台配成一对,内心十分尴尬和苦涩 三、在文中找出一两处,说说你微笑的原因即可。
四.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窗(澳大利亚)泰格特1. 为病友,也为自己排遣寂寞和无聊2. 一是人物对照法,两位病友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并隐藏着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二是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尾,使故事更加曲折,更令人深思3. 展开你有想像, 续写“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后的心理活动提示:惊讶、懊悔、自责*4. 对人物的评价,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评价比较·探究悔的边缘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 他为偷了善良老人的钱包而后悔,但又不相信世上还有好人,是否要把钱包还给老人,年轻人为此而犹豫徘徊2. 老人为自己帮助了个可恶的小偷而后悔,他为是否可以信任一个陌生人而困惑, 但终于老人认定应该多以热心助人的行动来增加这社会的人际温暖与亲善 二、阅读下文《没有作业的暑假》 (佚名),尝试为它添加一个与《悔的边缘》类似的结尾模仿课文添加一个“内心动作式”的结尾,主要写“我”的内心活动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1、选择恰当的词填空而且;俨然;浸润2、原文中的三个四字句作答:惜语如金,礼数必周,戒心必张3. 作用:盲人歌者的话表达了他们渴望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的心愿,表明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沟通,突出了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超越功利、互相信任、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和渴望。
4. 两人都对陌生人不设防,善良纯朴,热情友善,热心助人鉴赏·评论百合花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 通讯员年轻稚气,生性腼腆,与异性交往显得十分拘谨,因而脸红口讷(针对这一点,可自由提出看法)2. 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3. 第一声“啊”是吃惊地发现了这是通讯员,引起了关切和挂念;第二声“啊” 是听到他牺牲的经过后, 痛惜、歉疚、崇敬之情一齐涌上心头,激起了她巨大的情感波澜二、细节印证:1. (1) 细节一: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2)细节二: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2.(1)细节一: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看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2)细节二:“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三、课文中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写?开放题认为“有必要”或“无必要”均可,但要说清理由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带缺口的馒头( 曹德权)1.概括四次:根性车陷炮弹坑、饥民抢吃馒头、饥民送还馒头、小翠 饿死了 2.如,令我感动的情节:饥民们送还馒头并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填弹坑。
令我感动的理由: 这种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生命之上、 舍生取义的壮举,令人感动不已3.心理或情感:(1) 包含“大胡子” 少校对饥民既同情又无奈的心理, 也表现出他对饥民不理解前线艰苦的痛心2) 包含少校和师长对尤小翠饿死的痛心与不安,并带有一种负罪的心 理 4.是饱受战争之苦而又单纯、可爱、懂得事理、勇于承受痛苦的孩子5 .能从战争之痛、渴求和平或军民之情、民族大义中的一个方面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即可从其他方面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也可体验成功一、积累与运用1. 播;瞪;悚;磕磕2. 根据题目要求说话》 (1)“拜托您了”等 (2)“请谅解”或“请包涵”等3. 示例:“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错穿了他的大衣”4. 只要你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意近即可 )5. 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有一个主题,语义连贯,内容合理即可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 6~9 题永远的蝴蝶( 陈启估)6. 不是樱子出了车祸,“我”内心发冷,悲伤至极,故而在春天里也觉得如深秋一般清冷;“遥远”一词,是因隔着生死两个世界而说的,与 “只离我五公尺”一说并不矛盾7. 流露出“我”的极度伤感之情8. “茫然”是因为我一下子适应不了樱子的死所带来的伤心、震撼而表现出的一无所知的样子;“永远”潜在的意思是:“我”会永远记住樱子的。
9. 揭示信的内容,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对樱子的珍惜,对樱子之死的悲伤; 也可以让上文的情节更好的在读者心中回复, 留有无限余味二)阅读下文,完成 10~12 题渴睡 [俄]契诃夫汝龙泽10. 反复,强调了瓦尔卡的极度疲倦11. 小孩不是瓦尔卡的敌人, 她的真正敌人是令她不得休息的主人, 是剥削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12. 不好结尾戛然而止,更能引发读者无尽思索与其留下疲懈无力的结尾,还不如在画蛇添足之前戛然而止三、作文第五单元 时政聚焦精品赏读9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根据拼音写词语摧枯拉朽;溃退二、标题中包含了一下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事件的主人公——我军; 二是事件内容——南渡长江; 三是当时渡江的兵力——三十万;四是渡江的情况——胜利三、主体中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反衬出我军的英勇善战;而“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 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则是通过正面叙述,表现我军“英雄式的战斗”四、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 导语部分为文中第 ①② 句话。
2. 横线部分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好处是:画龙点睛,精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以及敌军溃败的原因,表明了毛 泽东对我军取得渡江作战胜利的看法, 使新闻的主题更鲜明, 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3. 改作“就在 21 日那一天”不好因为原句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 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若说“就在 21 日那一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 21 日”重复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 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嘉宾;嘹亮;噙2. 以上语段属于:主体部分3. 改作“然后”“接着”两个词不好因为此处用“ 23 时 46 分”、“ 23 时 59分”如此精确的时间数字, 方可体现此时每一分钟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方可强调此时每一分钟的历史价值4. “零时整!”感叹号用得好它体现出“零时整!”这一瞬间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香港进入新时代的转折起点,也是令所有中国人振奋不已的瞬间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别了,“不列颠尼亚”1. 二者在主体部分叙述的角度不同在于:课文《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是从我国收回主权的角度进行报道;而《别了,不列颠尼亚》,则主要是从英国撤出殖民统治的角 度来写。
2. 用“ // ”划分这则消息的导语、主体和结语部分 第⑴段为导语;第⑵至⑽段为主体;第⑾段为结语部分 3.描画场景的含义是:此时的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 号成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的标志, 而紫荆花图案则是香港回归的标志,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构成 “日落仪式”的背景,也恰好诠释了这个仪式的历史意义4.运用的修辞和好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殖民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