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练习题(八)及答案.docx
41页2023年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练习题(八)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2013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总铍B.总锌C.总锰D.总铜【答案】 A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标准系数法B.扩大系数法C.标准指数法D.综合指数法【答案】 C3、下列废物中,哪类废物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6年)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答案】 D4、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 )监测值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A.月平均B.监测总数平均C.一次最大D.日平均【答案】 C5、(2016年)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适用于船舶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B.标准适用于染料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C.标准适用于汽车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D.标准适用于电子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答案】 A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尚不具备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的是( )。
A.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运量达到设计能力50%,但运行稳定的铁路工程B.已正常运行但产油量只达到50%的油田开发工程C.生产能力达到80%的矿山采选工程D.生产能力达到60%的农业开发工程【答案】 A7、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3dB(A),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答案】 C8、环境影响预测之预测时期: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体自净能力最不利以及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应作为重点预测时期A.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B.水环境现状补资料收集时期C.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D.水环境影响结论时期【答案】 A9、调查范围:对于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受影响水体为河流、湖库时,除覆盖评价范围外,()评价还应包括库区及支流回水影响区、坝下至下一个梯级或河口、受水区、退水影响区A.一级B.二级C.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D.一级、二级【答案】 D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般(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A.GB14554—96;优于B.GB14554—93;优于C.GB14554—96;后于D.GB14554—93;后于【答案】 B11、(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 )A.水温B.径流过程C.流深D.水量【答案】 C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质预测时,关于污染源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水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B.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C.排入大湖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D.排入小湖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答案】 A13、(2019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A.TSPB.氟化物C.NOxD.CO【答案】 D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答案】 C15、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D16、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5m A.0.2B.0.5C.0.8D.1【答案】 B17、 引起土壤环境污染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温度变化B.人为因素C.生物作用D.季节更替【答案】 B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B.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5个C.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D.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3个【答案】 C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答案】 C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非点源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实测非点源源强B.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方式C.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数据D.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去向【答案】 A2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属于()建设项目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答案】 C22、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需要考虑因素是()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B.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C.地理环境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答案】 C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答案】 D2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不包括()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技术导则B.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浆造纸C.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答案】 D25、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的情况下进行。
A.75%B.75%以下C.75%以上D.100%【答案】 C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7~11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答案】 A27、环境影响评价选取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等分析其适用性A.影响方式B.影响性质C.影响强度D.影响范围【答案】 B2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事故源强设定可采用计算法和()A.经验估算法B.类比法C.指数法D.矩阵法【答案】 A29、某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河段宽100米,水深4米,弯曲系数为1.25,采用模型预测时该河段应概化为()A.弯曲矩形河流B.平直矩形河流C.弯曲非矩形河流D.平直非矩形河流【答案】 B30、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邻近货场货物装卸区一侧厂界处夜间噪声评价量应包括( )A.频发声级和偶发声级B.脉冲声级和最大声级C.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D.稳态声级和非稳态声级【答案】 C31、风景名胜区和一般的工业区分别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答案】 A32、简单地形是指距离污染源中心点( )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 A.2B.3C.4D.5【答案】 D33、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大于40kmB.小于40 kmC.小于50 kmD.大于50 km【答案】 C34、报告书的结论就是( )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A.部分评价B.各环境要素评价C.各专题评价D.全部评价【答案】 D35、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答案】 A36、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距离的依据是( )。
A.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B.环境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