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88页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学校:虹桥小学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1)班任课教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十单元………………………………………………………………总复习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题名称)课时备注12.263.1开学报名,教学准备023.23.8四则运算433.93.15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及分析443.163.22观察物体(二)、单元检测及分析453.233.29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463.304.5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单元检测及分析474.64.12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484.134.19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494.204.26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104.275.3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4115.45.10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及分析4125.115.17三角形5135.185.24三角形、单元检测及分析4145.255.3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156.16.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检测及分析4166.86.14图形的运动、单元检测及分析4176.156.21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及分析5186.226.28数学广角鸡兔冋笼、单元检测及分析4196.297.5总复习4207.67.13复习迎考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内容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学情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减法的意义)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五、布置作业练习一4、5题。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X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三3=412三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X因数一个因数=积三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三除数除数=被除数三商被除数=商乂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做一做5、教学例3.关于0在除法中的特性,启发同学想: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老师提问:为什么相除的结果都是0?教师强调: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学生讨论: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教师说明:女口5三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三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课堂巩固完成练习二1-3题四、总结、布置作业练习二4、5题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商=被除数三除数除数=被除数三商因数=积三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乂除数任何数加上0还是0任何数乘0都等于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0不能做除数11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