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产科护理学归纳.doc
20页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1.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 ,有勃起性.仅阴蒂头暴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 为性反应器官 .2.阴道前庭:(1)前庭球(2) 前庭大腺(3)尿道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 3.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4.环绕子宫颈周围的组织称为阴道穹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较深,其顶端与子宫直肠陷贴接,后者是腹腔的最低部分,当该凹陷有积液时,可经阴道后穹隆进行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某些疾病或实施手术的途径6.成人的子宫约重 50g,长约 7~8cm,宽 4~5cm,厚 2~3cm(8,4,2,1);宫腔的容积约 5ml7.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约长 1cm8.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9.(简答)子宫借助于 4 对韧带以及骨盆底肌肉和荕膜的支托作用,来维持正常的位置①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②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③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④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的位置10.输卵管壶腹部为正常情况下受精的部位。
伞部有“拾卵”作业11.卵巢产生卵子和激素卵巢表面无腹膜,这样有利于成熟卵子的排出,但同时也易于卵巢癌的恶性细胞播散12.骨盆的分界:骶耻线: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13.骨盆的类型:①女性型 ②男性型 ③类人猿型 ④扁平型 其中女性型骨盆宽,骨盆腔浅,结构薄且平滑,有利于胎儿的娩出14.月经周期一般为 21~35 天,平均 28 天月经血呈暗红色,其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15.卵巢的功能:①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②卵巢分泌的激素16:卵泡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分泌雌激素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 14 日,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17.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18.子宫内膜的变化:①增殖期 ②分泌期 ③月经期19.子宫颈的变化:排卵前取粘液于玻片,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状结晶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粘液分泌量减少,变浑浊粘稠,拉丝易断,不利于精子通过,涂片干后,可见成排的椭圆体第三章1.盆腔检查为妇科特有的检查。
2.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第四章1.成熟卵子受精时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时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平均约 40 周2.精子具有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3.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同时,借助输卵管蠕动和输卵管上皮纤毛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约在受精后第 3 日,分裂成 16 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称桑葚胚4.蜕膜的形成:(1).底蜕膜 2).包蜕膜)( 3).真蜕膜(5.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6.(简答) 胎盘功能:(1 )气体交换 (2 )营养物质供应 (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4)防御功能 (5)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足月胎儿的脐带表面由羊膜覆盖,内有一条管腔大而管壁薄的脐静脉和两条官腔小而管壁厚的脐动脉8.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 1000~1500ml.9.妊娠期生殖系统变化:子宫体明显增大变软,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速度最快宫颈鳞柱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称假性糜烂卵巢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糊状,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10.妊娠期乳房的变化: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Montgomery tubercles).11.循环及血液系统:心搏出量至妊娠 32~34 周时达到高峰,临产后,尤其是第二产程期间,心搏出量显著增加。
血容量至妊娠 32~34 周时达高峰,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出现生理性贫血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 32~34 周、分娩期及产褥期最初 3 日内,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力衰竭孕妇易发生痔、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如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为适应红细胞增生、胎儿生长和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应在妊娠中、晚期补充铁剂,以防缺铁性贫血12.泌尿系统:肾血浆流量(renal plasma flow,RPF)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均受体位影响,孕妇仰卧位是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尿频或尿液外溢现象产后可逐渐消失,孕妇无须减少液体摄入量来缓解症状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增粗,蠕动减弱,尿流缓慢,且右侧输尿管受右旋子宫压迫,孕妇易发生肾盂肾炎,且以右侧多见13.呼吸系统:妊娠中期孕妇有过度通气现象,后期孕妇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后期因横隔上升,平卧后有呼吸困难感,睡眠时稍垫高头部可减轻症状。
14.体重于妊娠 12 周前无明显变化,以后体重平均每周增加 350g,正常不应超过 500g,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约增加 12.5g.15.妊娠 13 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第 14~27 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 28 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16.约有半数左右的妇女,在停经 6 周左右出现晨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喜食酸物或偏食,称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s).17.子宫增大变软,妊娠 6~8 周时,阴道粘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Hegar sign).18.超声检查是检查早期妊娠快速精确的方法19.胎动每小时约 3~5 次胎心音每分钟 120~160 次20.胎儿身体纵轴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fetal lie).21.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22.P50.(必考)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fetal position),简称胎位23.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EC)、坐骨结节间径(transverse outlet,TO)24.症状护理:(1)恶心、呕吐 在此期间应避免空腹,清晨起床时先吃几块饼干或面包,起床时宜缓慢,避免突然起身;少量多餐。
2)尿频、尿急 无需通过减少液体摄入量来缓解(3)白带增多 保持外阴部清洁(4)水肿 孕妇在妊娠后期易发生下肢水肿,经休息后可消退,属正常如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不消退者,应及时诊治嘱孕妇左侧卧位,下肢稍垫高5)下肢、外阴静脉曲张(6 )便秘(7)腰背痛(8)下肢痉挛(9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0)失眠(11 )贫血25.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即将临产的症状,称之为先兆临产(threatened labor).(1)假临产(false labor)(2)胎儿下降感 (3)见红(show) 在分娩发动前 24~28 小时,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颈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想混排出,称之为见红,时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的征象第五章1.妊娠满 28 周(196 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delivery) 妊娠满 28 周至不满 37 足周(196~258 日)期间分娩,称为早产(preterm delivery); 妊娠满 37 周至不满 42 足周(259~293)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term delivery); 妊娠满 42 周(294 日)及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 。
2.决定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3.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4.子宫收缩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5.骨盆入口面共有 4 条径线:(1 )入口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 (2)入口横泾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6.中骨盆平面(pelvic midplane)为骨盆最小平面,有 2 条径线:(1)中骨盆前后径 (2 )中骨盆横泾:也称坐骨棘间径7.骨盆出口平面(pelvic outlet plane)有 4 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 (2)出口横泾:也称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平均 9cm (3)出口前矢状径 (4 )出口后矢状径:若出口横泾稍短,而出口横泾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 时,正常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8.胎儿大小:(1)抬头颅骨 (2 )胎儿径线:双顶径足月时平均约为 9.3cn9.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的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称1)衔接(engagement)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2)下降(descent) 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3)俯屈(flexion)(4)内旋转(internal rotation)(5)仰伸(extention) (6)复位及外旋转(restitu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7)胎肩及胎儿娩出10.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1 )规律宫缩(regular uterine contraction) (2)宫口扩张(dilatation of cervix) (3)胎先露下降(descent of presentation) (4)胎膜破裂(rupture of menbranes)11.第二产程的临床表现:(1 )子宫收缩增强 (2)胎儿下降及娩出 胎头于宫缩时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head visible on vulval gapping).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crowning of head).12.第三产程的临床表现:(1 )子宫收缩 (2)胎盘娩出新生儿 Apgar 评分法体征 0 1 分 2 分每分钟心率 0 <100 次 ≥100 次每分钟呼吸 0 浅、慢,不规则 佳肌张力 松弛 四肢稍屈曲 四肢屈曲,活动好喉反射 无反射 有些动作 咳嗽,恶心皮肤颜色 全身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粉红13.新生儿肌张力恢复越快,则预后越好。
第六章1.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involution of uterus),主要表现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颈恢复和子宫下段变化、子宫血管变化2.产后 7 日内分泌的乳汁称初乳(colostrum ).3.哺乳期产妇月经复潮延迟4.产褥期表现:(1)发热(2 )恶露(lochia) (3)会阴伤口水肿或疼痛(4)产后宫缩痛(5 )褥汗(6 )排尿困难及便秘(7)乳房胀痛或皲裂(8)乳腺炎(9)产后压抑5.喂养注意事项:①每次哺乳时都应该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②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 1~2 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③哺乳后产妇佩戴合适棉质乳罩;④乳汁确实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⑤哺乳期以 10 个月至 1 年为宜6.足月新生儿系指孕龄满 37 周至不足 42 周第七章1.高危妊娠(high risk pregnancy)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和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2.胎儿窘迫的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