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的商业职业教育.docx
13页清末直隶的商业职业教育 陈凯(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192)Reference:清末“新政”兴办新式学堂期间,直隶各类大、中、小学堂和众多专业学堂相继开办,唯独商业学堂尚付阙如直至1906年,直隶的商业学堂终于兴办直隶开办商业学堂的特点是由地方商会出面操持,由于适应了客观需要,一些县、镇亦有兴办,由此使培养商业人才在传统的“学徒制”之外又增添了一个符合近代文明的培训形式Keys:商业学堂;学徒制;学堂章程G719 :A :1672-5727(2015)09-0092-05作者简介:陈凯(1936—),男,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已退休),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史商业职业教育的新式“学堂”是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传统中国社会中规模或大或小的商业(个体经营者除外),其从业人员通常是依靠带有封建色彩的“学徒制”一代又一代传递训练的,民间俗称“学买卖”、“学生意”,以区别于掌握物质生产操作技能的“学手艺”在商业范畴内的“学徒”,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杂工”做起,清理卫生,端茶倒水,搬运物品,乃至为已升为先生、掌柜的人搭床、收拾铺盖、倒溺器(夜壶),并且还要为掌柜的家庭提供服务……且不时遭到训斥,人的平等、尊严对学徒而言是不存在的。
学徒一般以三年为期,在这一过程中,从对商务活动的观察逐渐到学习直接操作,如识别商品、盘点货物、打算盘、记账目,等等学徒期满出师,成为正式店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做到“挣钱养家”,日后或可升为高级店员甚至掌柜,如同民间俗语所说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正是这一“前景”,使众多学徒忍受着丧失人的体面和尊严的三年生活事物总是具有二重性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洋人在掠夺中国物产资源、输入外洋商品的同时,也把近代商务活动的理念和形式带进中国,使国人眼界洞开各种商务活动,特别是与外国的商务交往逐渐增多,诸如近代西方的银行、保险、商品进出口、海运,等等,大都是中国传统商业从业人员所未曾掌握的而西方“洋行”及其“练习生”制度的出现,便成为打破中国上千年“学徒制”的突破口中国需要培养与近代文明相适应的商务后备人才已成迫在眉睫之事,这也正是中国开始兴办商务学堂最直接的因素清末“新政”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朝廷发动的又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改革兴办新式学堂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04年,商部左参议王清穆所呈《各省设立商务学堂折》称:“值此列国竞争,以商战为主义洋商之来华者,类皆谙习商法,洞明财政,为各国商业学堂卒业之士。
我国商人未当学问,于阜通货贿之义,盈虚消息之机,未能洞悉,彼明此闇,形见势绌,互市数十年动为洋商所持者以此”故“各省宜先体查情形,宽筹经费,将应设之学堂,预为布置”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下属、直隶提学使有《照会》天津商会文称:“天津为北洋巨埠,亟宜创设此项(商务)学堂,且直隶农工两项学堂业已开办数年,独商学尚付阙如,亦合埠巨商之耻也……应按照定章科目,酌量程度,专设此项学堂”②另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兼官银号督办周学熙也曾写道:“市面之不兴,实由商务人才之过乏”,“推原其故,总由无教无学所致”方今为商战之天下,各国以商战实皆以学战,每办一事必设一学,故商业学校尤为外洋振兴商务之基宫保(袁世凯)讲求新政,志在百废俱兴本督办等银号备员,亦有维持商务之责将欲挽回天津市面,非开商智、兴商学不可”并断言“商学一日不兴,商务一日不振”③如上种种言论,足见创办商业学堂要求之迫切笔者拟就直隶兴办商业学堂方面的若干史料做些梳理,或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直隶商业教育的发端据相关文献载,迄止1906年6月,直督袁世凯呈上的《缕陈直隶历年学务情形嗣后责成提学司续加推广折》奏称:“五洲之强弱,视其教育之重轻,经国要图,莫此为巨”。
教育之道,无智无愚,必使人人有普通之道德、智识、技能,而后国民之程度增高,国力亦与之俱进”继而历数了直隶创设各大、中、小学堂和“技能”性的工、农、师范、图算、电报等专业学堂的名单,但唯独进行商业职业教育的“商业学堂”尚付阙如④而恰在同年7月,天津一所中等商业学堂开办了自然,该商业学堂的筹备无疑要早于此时而且紧随天津之后,直隶省城保定的另一所商业学堂也在筹建之中史料《直隶提学司详天津商会筹设商业学堂办理情形文并批》载:“天津总商会于本年闰四月移称,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案奉 宫保扎开,天津为北洋巨埠,应设商业学堂,饬敝会筹定经费,条议章程商承学务处覆核呈夺等因,嗣准前学务处照会,拟照奏定学堂章程,先于津郡筹设商业教员讲习所,一面设立商业补习普通学堂,为商业教员讲习所实地练习之助,且以补各半日学堂教育之不及”随后,又据商会章程第二十七条规定称:“商学不讲,率多遇事迁掣,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务……暂在东马路育婴新堂创立天津公立第一商务学堂,应俟商会公地告成,并为一气,以期简便”学堂以内拟分两科,一曰速成科,一曰完全科,并附设商业教员讲习所,按星期由本学堂教员讲习一切商业,以资开通。
所有经费统由敝会商同会董筹措并招各行商子弟入学”至于学堂内一切事务,皆由商会会董会同学堂监督办理又称“学堂奏章并无商务名目,仍应改为中等商业学堂,以符定章”关于招生,“完全科拟招收小学高等毕业学生,俟年终各高等小学毕业再行招考,以免滥竽充数”其“简易科”,就是前称的“速成科”,“课目较简,学期较短,特为年长之学生”而设,且已于“七月初九开学”该呈文附有《天津中等商业学堂简章》,计十二条,摘录如下一、名称中等商业学堂二、地址暂租东门南大马路旧育婴堂开学,俟商会择地盖房再行迁徙三、宗旨以造就商业人才为宗旨特分两科,一完全科,以高等小学堂毕业者收入;一简易科,以初等小学堂毕业者收入四、学额两科各六十人,各分两班合计一百二十人,四个班五、毕业年限及进阶(升级)完全科五年毕业,发给文凭,保送京师实业学堂及各高等学堂简易科二年毕业,发给文凭,保送各行号及津外盐务,如愿入完全科者,必须考验及格方能升入六、学费正额概不收费倘再添设,视经费盈绌为准七、课程完全科预科二年,设十二门:读经、商业道德、商律、国文、书法、算学、中外簿记、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经济学、英文、体操完全科本科三年,设二十一门:商业道德、商律、国文、商业算数、商业地理、商业历史、中外簿记、机械、工学、商品、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私法、商业行政法、国际法、商业学、商业实践、英文、日文、体操。
简易科设十一门:读经、修身、国文、商业地理、商业学、中外簿记、珠笔算、真草书法、尺牍、英语、体操八、(管理层)职任及权限监督一人,总理全堂事务汉文教员四人(兼监学二人,专司教务二人),洋文教员二人,专司洋文教务体操、庶务、司账兼书记各一人总计十人另于“堂外”设董事六人,经理一人,概由商会公推,“遇有应行改革事宜,应互相妥商,随时改良,以期完善”九、经费暂由商会总、协理督率会董“拟摊”,俟有“的款”(确定可靠的款项)应随时禀明立案十、报销商会报销十一、罚款简易科学生入学后,足一月各具志愿书,如无故退学者,按每月三元罚缴学费,以示限制惟有大故及开除者不在此例十二、凡堂内放假日期,上下班及一切规则均仿照各中学堂办理⑤不久,于1907年初,商会又呈禀商部,开办第一初等商业学堂,称“学堂有中初之别,学业有深浅之分,既设商业中学,自应举办初等,以备升进之阶”遂择城中天后宫,“创设民立第一初等商业学堂,先立一斋,招齐学生三十名,兹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学”商会总、协理对此予以“热心学界,深堪嘉许”的评价⑥又据史料记载,该中等商业学堂自1906年7月开办,截至1911年,共收捐赠32笔,计3.2万余元,其中商会总董王竹林个人捐助2.4万余元;每年经费支出6千余元。
纲总诸君”每年“公捐”2千元,其余4千元由商会总董王竹林捐助1910年,因王竹林“停捐”,学堂还曾“面临解散危险”⑦当天津成立了中等商业学堂,并创办了讲习所之后,直隶省会保定随之也呈文欲兴办商业学堂,并拟定了《试办章程》,计二十一条,比之天津的《简章》详细了许多为保持文献历史原貌,反映当年人们的理念和语言习俗,故基本照录如后,并对某些条款稍加点评一、名称督宪袁(世凯)振兴商务,在津创办实业讲习所,谨亦在保定省城仿照试办,规则依‘奏定实业学堂章程办理’,名为商业学堂”二、宗旨本堂课程均参酌商业科之科目悉心厘定,务以开特别之知识,擅独有之技能,使将来实能从事各种商业为宗旨”三、课程设十七门:商业道德、国文、格致、图画、习字、书信、历史、商业地理、理财学、簿记学、商品学、商业实践法、商业教文、商业法规、商业要项、外国语(东英文)、体操四、经费本堂开办之意原为开通风气起见,刻下庶事草创,均由陈列馆及武学书馆、纸艺局各处暂时筹拨拟酌提各项官铺盈余,以为学堂常年经费”点评:看来经费尚筹措不及,没有足够的可靠保障五、学格凡高等小学堂毕业,年十五岁以下,岁力相当而文理明通者亦准考选入学”六、学费每人每月收膳费银洋三元。
开办以后各学生如得班长或高才及有试任者,概不收费,以示鼓励倘有捐每年经费数至五十元者,准保送学生一名,不收膳费,然该生科学程度与本堂各生不甚相远,始能收入”点评:“学费”实为“膳费”,名实不符每月银洋三元非一般劳苦大众所能负担的,至少是小康以上人家的子弟方有可能入堂学习另以“捐助”换得入学资格,如实地反映了商业交易行为七、课时每八点为度,至冬季应否加添夜课,临时酌定”点评:似是指八小时学习制,冬季日短夜长,乃有“加添夜课”的打算八、休息端阳、中秋放假一日皇太后、皇上万寿,孔夫子诞日,开堂纪念日,各国庆贺日均放假一日”每年暑假以三十日为限,日期临时酌定;年假三十日以封开印为准”点评:皇室最高统治者“万寿”放假,时代色彩突出;学堂“开堂纪念”也放假,在今天的学校除特别重大的纪念日如百年大庆等之外,几乎是没有的九、规矩学生讲堂受课,须端坐静听,不准任意喧哗;其不解者自诣教习前请质至入堂时必须叙次列坐,不得攒前越后致起争端倘在堂外路遇本堂员司,亦当致敬道旁”点评:“规矩”多为合理、必要,唯最后一项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一个上万以致数万名学生规模的学校,若照此行事,必将阻塞交通十、履历凡学生愿入堂肄业者,必须身家清白,素无劣行及不染嗜好,方准报名;俟考取时呈愿学甘结一张,并录保结一张,内注姓名、年岁、籍贯、住址,保结人员亦须注明铺号、住址,庶知该生身家来历,以免倖进”。
点评:这一条也是过时的,“铺保”一说,对当今青年已是陌生名词十一、规则本堂学生皆须考验,方准入堂;入堂后不准半途任意退学;如有故意犯规,以冀斥革,及自行告退者,均应照章赔补经费,每年按五十元计算;如在暑假自行告退者,减收二十五元若资禀过于鲁钝,实在不堪造就及染患重病不能肄业者,不在此例”十二、换保凡学生铺保或迁徙或歇业,须声明本堂另觅代理保”十三、请假本堂学生如有请假时,须学生父兄等亲来或实有凭函;如系因病则须有医生诊据,倘时有实不得已事,则保人押印呈请方准给假,给假后给予凭单,销假时仍将凭单缴回,以备月终会计如旷功太多,无论因病因事,一律酌扣其功课所得分数倘无故不到者,应记大过一次”点评:规定相当郑重、严格如今却宽松了许多,甚至对“逃课”也不闻不问按理应当严格起来,虽不能照搬过去做法十四、惩罚凡学生违背本堂规则及品行不端者,当照章斥革,由入堂日计算缴罚学费其余之过亦分三种,一记过,二禁假,三出堂至出堂亦须照章补缴学费”十五、考试本堂考试分四种:(一)临时考试,无定期,各教员皆可随时出题考问二)学期考试,于学期终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