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doc
3页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 中级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一)消费者均衡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 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面对一条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 将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有三种情况,如图2—8所示 1.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1相交时于M和N点不难看出,虽然交点在预算线上,且可以满足消费者一定的满足程度,但却不是最受偏好的选择,因为消费者在不改变预算线的前提下,通过消费数量的调整,可以提高其满足程度如将消费组合移动至MN点之间时,消费者花费同样的预算,却可以得到程度更高的满足 2.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3,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虽然无差异曲线I3的每一点,例如P点的商品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满足程度,但因超过了现有的购买能力而无法实现 3.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C点C点既在预算线AB上,又在无差异曲线上,也就是说,C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既是消费 者用现有收入可以买到的,同时它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
可见,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 相切的切点上 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根据前面的分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即: MRS = P1/P2 上式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即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现在假定偏好不变和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从而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 如图2—9上半部分所示,假设消费者的 偏好和收入不变,并假 设只有商品1的价格发 生变化,商品2的价格 保持不变开始,商品1的价格为P11时,预算线AB0与无差异曲线I3相切于M点,M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此时商品1的消费量为Xm假设商品1的价格下降为P12,预算线移动为AB1,AB1与无差异曲线I2 相切在N点,此时消费者在N点消费获得最大满足,商品1的消费量为X12。
同理, 在商品1的价格为P13时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商品1的消费量为X13,所以商品1的上述价格与消费量的对应点都是其需求曲线上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商品1的需求曲线,如图2—9下半部分所示 从图2—9可以看到,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把这些均衡点,如图中的M、N、P,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价格一 消费曲线价格一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由价格一消费曲线可以看出,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无差异曲 线向外转,因而商品1的需求量上升,所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下 倾斜的同时,不同价格条件下的消费量,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上对应的数量,所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人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 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一种商品价格的降低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两种商品之间的最佳替换率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去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比例,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现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消费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通常会同时出现。





